近年來,各地中小學生中各種安全事故和傷亡事故屢屢發生,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文體、郊遊等集體活動中發生的傷亡事故,不僅給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無法彌補的損失,同時對社會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世界大多數國家中,意外傷害是青少年致傷、致殘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也進入了校園安全事故的多發期。有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數都在一萬人以上。2000年國家兒童少年“安康計劃”公布的數字顯示,1999年,我國中小學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殺而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於每天有一個班在消失。這種趨勢在不斷蔓延,嚴重危害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整個社會的安定。

對中小學生的安全穩定隱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是在遊玩中發生事故。學生在校外的遊玩往往是漫無目的的,隨心所欲,如不對他們進行教育或加以正確引導,他們生命安全就會存在著潛在的危機。

二是交通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在學生傷亡事故中占有相當比例,學校應對學生加強交通安全教育,使學生懂得最基本的交通常識。 我們常常看到不少學生夏季在大路上玩滑板,追逐車輛、爬車、騎自行車追扶機動車,冬季追著車輛在路上滑行。 這些學生連最起碼的交通安全意識都沒有,又怎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呢?

三是家庭內的不安全因素。家庭是孩子們溫暖的棲息地,如果不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生活安全常識教育,也同樣存在不安全因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家用電器、煤氣、灶具等家庭生活用品的使用普及,少年兒童缺乏使用常識就會導致觸電、煤氣泄露等不安全事故發生。

四是安全措施不完備的學習設施和危險建築。如在安全設施不完善的實驗室、食堂、廁所、宿舍等和危險建築意外倒塌引起的傷害以及集中在樓道、通道、台階、校門等處發生的擁堵擠壓造成的意外傷害。

五是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中的事故,如集會、春遊、勞動、運動會等等。這些集體運動中都存在著事故的隱患。與其他學校事故相比,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生的事故上升的最快,校外活動事故有一個特點,即常常是重大傷亡事故,因而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六是中小學生參加地下宗教教學點學習。新疆作為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區,信教群眾較多,宗教氛圍較為濃厚。有些父母把中小學生送到地下講經點學習,不僅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造成一定的損害, 而且因為那些講經點條件簡陋,加上殘酷的管理和教學,對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也會造成損傷。

上述問題和隱患歸根結蒂,都是因為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辨別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較差而造成的。這些問題和隱患隻有通過加強安全穩定教育,讓中小學生的安全穩定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得到有效的提升,讓中小學生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通過以上安全穩定隱患和可能發生傷亡事故的情況看來,中小學生安全穩定教育工作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安全穩定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人隻有在安全穩定的環境裏,得到安全感,才能進行各種實踐活動。如果沒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戰火災害不斷,人們隻會忙於保住自己的性命,無暇參與別的事情。中小學生是父母的寶貝,是祖國的未來。孩子安全健康,一個家庭就會幸福。孩子和學生安全健康成長,國家就會有希望。保護好每一個孩子,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讓他們能夠健康安全地成長,是學校乃至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同樣,安全穩定工作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證,安全穩定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壓倒一切的任務。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中小學要增強安全穩定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做好這個工作。

黨和政府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中小學生的安全穩定教育工作,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來保證中小學生的安全健康的成長,創造了有利於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把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定為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這一決定從根本上重視了對少年兒童的保護,把中小學生的安全穩定教育工作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危害中小學生安全健康成長的安全穩定隱患仍然存在,安全穩定工作是一場持久戰。我們更要牢記針對中小學生的安全穩定教育事關方方麵麵,涉及千家萬戶,是教育發展的重要保證。安全穩定教育一刻都不能鬆弛,要跟緊時代的步伐和新時期新形勢的要求,提高認識,豐富內容和方法,全麵有效的開展此項工作,為青少年的安全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