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人曾經把火當怪物甚至是敵人(1 / 1)

火,我們司空見慣,做飯、燒水、野外烤東西吃,都離不開火。那麼,人類最初的火是從哪裏來的呢?我們知道,火很熱,原始人類看見火的時候,會不會害怕呢?會不會把火當做怪物甚至是敵人看待呢?

人類學家告訴我們,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連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地吃了。後來,人類才懂得了用火。

開始的時候,人類用的是自然界的火,比如森林的火。那麼,森林的火是從哪裏來的呢?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裏也會起火。

可是原始人剛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嚐,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類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

火能夠取暖,還能煮熟食物。熟食有利於咀嚼消化,減少了疾病的產生。更重要的是,火的威力很大,能叫皮厚力大、爪尖牙利的猛獸為之驚慌恐懼。它成為人類最有力的武器。

可是自然界的火不是每天都有的,人們得到這樣的火種後,必須非常小心地保管著它,延續著它。如果因保管不慎造成火種熄滅,那麼就隻能等待再來一次偶然的雷火。在等到下一次產生火之前,全部落的人,將隻能吃生冷腥臭的食物,並失去了抵禦野獸最強有力的武器。

這樣的生活,我們的祖先過了很多很多年,直到一個很聰明的人出現,教會了人類如何自己取火。

這個人為了解脫民眾的苦難,想出獲取火種的方法,每天都在思考。他曾在天下四處遊走,一直想尋找一處如火焰山那樣可以長久提供火源的地方。

不知不覺,他竟然來到了南方數千裏的地方。那裏長著巨大的樹木,筆直參天。幾隻如同貓頭鷹一樣的鳥兒,繞樹盤旋,有時候停下來,用堅硬的嘴去啄樹,這種樹叫燧木。

這樣的很平凡的場景,卻讓他的眼睛一亮。因為,伴隨著鳥兒的啄擊,竟然迸出了火星。

他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他從這燧木上折下小枝,也在樹上鑽著。果然,隨著鑽動,也有火星迸發出來。而這火星,便能引燃枯枝樹葉,從而造就熊熊燃燒的大火。

於是,他趕快回去,將這種取火的方法教給了他的族人,從此他的部族的全部都會自己生火了,再後來,取火的方法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於是我們的祖先就都掌握了生火的技巧。

後來,人們覺得鑽木取火太麻煩,太費時間。於是他又開始思考怎麼樣更快得到火,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和尋找,又發現了一種石頭叫燧石。用兩塊燧石敲擊,可以很輕鬆地敲出火星來。這樣,人們取火就更快了。

從那以後,人類把火,從自然界的偶然獲得變成了自己隨時能夠生產、自己能夠掌握的工具,人類變得更強大了。因為取火方法的發現,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實在是太有用了,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尊稱他為燧人氏,“燧”是取火的意思,指其為會取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