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茹先生修麵鋪(1 / 2)

說來怕是誰都不信,偌大的相思古鎮隻有一個剪頭理發的鋪子,叫茹先生修麵鋪。

先是鎮子上的男人們感到奇怪,理發不叫理發叫修麵。女人們也覺得費解,茹先生不是先生居然還叫茹先生,搞不懂了。越是搞不懂就越想搞懂,相思古鎮的人們沒少費琢磨。

琢磨歸琢磨,可不耽誤上門來收拾頭發。男人們對修麵鋪裏可以轉圈兒的皮椅子最感興趣,坐上去軟和和的,像躺在暄暄乎乎的棉花垛上。

修麵鋪開在鎮子東頭古槐樹旁邊,門前是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兩邊全用青石砌就,留有一級一級的台階,女人們三三兩兩地下河淘菜洗衣,茹先生修麵鋪的大門正好對著那台階,女人們洗衣時也能忙中偷閑朝她那裏瞄上幾眼。

漸漸地,鎮子上女人們也開始留意茹先生的修麵鋪了。

女人們留意的原因隻是對茹先生這個人。

在這些如桃花般的女人眼中,茹先生長得中規中矩,不妖不媚。這樣的麵孔,對她們來說最安全。男人們都是偷腥的貓,看不見就會叼上一口野食。要真那樣,可太不讓女人們省心了。還有,茹先生本人的發型怎麼看都像是三四十年代的明星,鎮子上的女人隻是在畫上見過,眼熱得不得了。

菊子嫂第一個走進茹先生的修麵鋪,後麵還跟了幾個看熱鬧的女人,嘰嘰嘎嘎像群趕著下河的鴨子。茹先生不苟言笑,隻一句“儂來了”就緘口不語了,任憑菊子嫂比畫著剪這個剪那個的。未了,茹先生還是有自己的主意,嘁哩喀喳一陳忙活,菊子嫂就徹底變了模樣。

女人們圍著菊子嫂大驚小怪地嚷著,起碼年輕了十歲呢。假如菊子嫂年輕十歲的話也就是二十郎當歲,正是一枝花的年齡,菊子嫂沒準兒還能嫁到城裏呢!菊子嫂就美到天上去了。

茹先生年近四十,少言寡語。瘦高條個兒,白淨臉,長得蠻清爽。鋪子裏多熱鬧跟她沒關係,她隻是專心做活兒。若把手頭的活計做停當了,就拿麵鏡子放人身後左照右看,客人沒不滿意的。這時,茹先生嘴角旁才會浮起一絲笑意,抖抖手中的圍布,軟軟地說:下一個,臉上的笑意便收回酒窩裏了。

相思鎮的爺們兒來剃光頭,茹先生手中那把明光鋥亮如月牙般的剃刀就有了靈氣,上下翻飛極富節奏。茹先生剃頭不像其他人那樣搬著你的頭摁來擺去,讓人憋屈。她給人剃頭時,或高或低都是調整自己的姿勢,有時還半蹲著做活兒。頭剃幹淨了接善刮臉,全套活兒做下來,不多不少九九八十一刀,有人專門數過。還說剃頭這手藝看似“毫末技藝”,卻是“頭頂功夫”,茹先生手藝精湛,做活兒時不急不躁,頗有高手風範呢。

茹先生微微一笑,輕輕搖頭,一句“謝謝儂”就再沒話了。手下卻不停歇,一條熱毛巾捂住頭,待頭皮捂熱,再用十指按壓輕拍,那舒坦都沁到骨子縫兒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