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角研究園區40年的曆程
一、引言
美國的矽穀已是國內所熟悉的名詞。在矽穀高技術產業的市值1997年達到了4520億美元,占美國高技術產業市值份額的37%。該地計算機產業的就業人數占美國計算機行業就業人數從1972年的6%上升至1997年的13%左右。但是,矽穀高技術產業的形成有一個發展過程。理解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結合國情來製定促進創新的政策與機製。矽穀的發展,是大學研究所、投資機製的綜合產物。例如,斯坦福大學的電機工程教授弗萊德,給了他原來的兩個學生惠萊特與普卡538美元的貸款從事音頻振蕩器的生產,1939年,這兩個人發起建立了現在著名的惠普公司,後來發展到計算器、計算機和激光等產品的研製和生產。矽穀的另一個基因是1957年,原來在實驗室從事晶體管研究的8個年輕人,在矽穀創立了半導體公司,以後又衍生出英特爾等30多家公司。矽穀的發展至今已經有60年的曆史。同時期,美國的一些州也重視依靠大學及研究機構來調整其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
1999年是該三角研究園區拓寬市場與發展的第40年。受美國三角園區基金會的委托,美國經濟與發展H.S.G.A.谘詢機構於1999年2月完成了《三角研究園區的第一個40年曆程》的報告,評價了美國這一重要的技術中心對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及區域發展的影響。這份最新報告,對我們理解高科技園區的建設及運行機製有所裨益。
三角研究園區是三角研究地區和北卡羅萊納州,在總體上作為以技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的重要來源基地。在建立起區域內的大學與其吸引來的大、小、私人與公共的實體的合作與發展的40年的進程中,這一園區與三角區域成為國家的最重要技術中心之一。國家的調查也證實了該區域的生活質量排在高質量的行列。
要對三角研究園區這一機製的影響做出評價必須注意可量化與不可量化的數據。該園區一些量化的數據,例如建成了140-160萬平方米的建築物,具有約40000-50000名工作人員的數字雖然令人注目,但本報告卻把對主要的公司負責人、大學與經濟開發官員們的調查谘詢意見作為評價的一部分,並放在評估的第一位,因為這些人是重要媒介,是這些媒介才能把區域內的各大學緊密地聯合在一起,促成了與區域內技術企業的密切合作。
該評價報告所采用的調查研究方法可和我們所作的《北京市中小企業發展對策研究》課題相對照比較。為此,我們摘譯並綜合了該評價報告的一部分以供參考。
二、對三角研究園區的總的評價
1.北卡羅萊納州大學、企業與州領導的積極參與
通過與各類領導人物的麵談訪問,他們都一致認同三角研究園區對北卡羅萊納州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園區發展史中曾擔任北卡羅萊納州大學校長的威廉法拉第博士很好地表達了領導人物的觀點:
“北卡羅萊納州經濟的加速發展主要得益於三角研究園區。由於三角研究園區的建立及其影響,園區內與州的其它區域發展了許多大、小企業。它對州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並且它將是一種持續發展的動力。”
“其影響還將超出經濟範圍以外,區域還在認真地考慮建設一個主要的藝術表演中心,即北卡羅萊納交響樂隊,以經營主要體育活動,其它重要設施特許權的取得也受到園區發展的影響。”
“區域中的大學是園區內最早的夥伴,多年來它們也從園區獲得了許多重要的收益。或許其最基本的方麵是園區與大學的協同工作使三角區域與北卡羅萊納州成為了國家領先的科學與技術中心之一。”
2.國家最強的技術中心之一
三角研究園區現有143萬平方米的建築麵積,98家公司以及政府實驗室與其他實體,有4萬多名固定員工與1萬左右的合同工,是國家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技術中心之一。園區內還有約23萬平方米的建築物正在施工。三角研究園區鄰近建築物還吸引了其它企業與其它技術園區,擁有了約2.5萬名人員。因此,_三角研究園區與矽穀、波士頓城市一並成為了國家最高層次的科學與技術中心。
3.建築物與就業機會穩定而驚人的增長
當園區形成其初始的勢頭後,園區獲得了穩定的發展。1970年,園區有約22萬平方米的建築麵積。70年代增加了38萬平方米,80年代建築麵積又增加了57萬平方米,90年代至今又增加了26萬平方米,還有23萬平方米建築物正在施工。三角研究園區實體的就業人數,從1960年的300人,到1970年增加為6100人,1980年達到了10700人,1990年為31600人。現在則有4萬名永久性員工和1萬名合同員工。
4.三角研究園區是吸引技術公司到該區域的直接原因
通過對企業的個人調查,這些企業代表了三角研究園區約84%的人員,他們反映的意見是:如果不存在這一園區,他們“不可能”來到這三角研究區域。對各種數據的分析可以推斷,如果不是園區的影響,在區域內將會減少48460個直接就業人員。對經紀人的調查也證實了鄰近三角研究園區建築的許多承租人是因為這一鄰近關係才來的。
5.北卡羅萊納州三角研究園區的主要領導者促進了北卡羅萊納州由老工業向以技術為基礎經濟的轉變。
三角研究園區在40年曆程中,對促進北卡羅萊納州家具工業、森林工業、編織工業、農業等老產業,向新的、技術生產型產業的置換是非常驚人的。在區域內,新興的以技術為基礎的企業的就業人員從園區開始建設時占就業總人數的15%,到1995年占總就業人數的近50%。三角區域新興產業的份額遠超過國家的平均值。北卡羅萊納州在新興產業的就業人數比例,也從園區開始建立的12%以上升到1995年的約33%。
6.三角研究園區被認為是區域的增長及成為重要技術中心的催化劑
通過麵談與調查,園區內的實體和從事其他經濟發展的領導們有著一致的意見,都認為三角研究園區帶給區域與北卡羅萊納州競爭地位的唯一主要優勢是:它把區域的大學協調在一起而聯合追求他們各自的目標,這些目標包括了與三角研究園區和區域內技術企業的緊密聯係。
7.高收入的員工支持了區域的經濟發展
研究三角園區內員工的平均工資達54145美元。這區域的人均收入(1995年北卡羅萊納州的人均收入為20604美元)。
8.高的環境質量
三角研究園區的低密度與高發展的標準使園區達到了高標準的環境質量。建築群體有明確分區,各區之間留有較大的開放空間,並把土地限製為僅可用於研究及與研究有關的應用。三角研究園區是具有良好的研究與技術環境的國家典範。
9.三角研究園區發揮著持續地提髙區域內主要大學水平的作用
三角園內的其它主要成就是它給予區域大學以強烈的支持及結成夥伴關係。通過對一些高級行政人員包括三角區主要大學的校長們進行深入的麵談,他們都承認他們的機構通過與三角研究園區實體的各種交往而得到大大的加強,包括:研究合同的直接支持;直接捐款;隊伍研究基金的資助;學生們實習及永久就業的機會;全體教員們獲得提供谘詢服務的機會;特殊設備的聯合;合用企業高級職員為學校提供了訪問學者的資源;聯合支持提高職業水平的各種活動;重要高級教員的選擇;大學的圖書館和其它資源可以充分地為區域內的企業和機構所用等。
10.三角研究園區對北卡羅萊納州園區外大學也有重要的意義
對三角研究園區外部地區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校長們所作的調查也認為:三角研究園區的存在對所有機構學生的永久就業與半工半讀,對所有訪問學者與講師的研究基金與捐款的支持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許多校長都感到園區所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提高了州在技術與具有長遠發展觀念的形象。
11.動產與不動產稅收的顯著增加
1998年,三角研究園區實體所繳納的不動產稅達到了1780萬美元,其中1600萬美元交給縣,140萬美元給Wake縣,40萬美元給了三角研究園區的服務區。Wake縣還有許多待開發的土地。
12.三角研究園區就業人員對提高銷售營業的強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