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乞兒子衝(1 / 3)

中神州自古便有眾多的修仙者,然而真正能夠修有所成的並不多,原因無它,修仙清苦。不但修煉過程枯燥無味,還需要渡千劫、曆萬難,即使如此最後也不一定能夠修成大道。

正因為如此,雖然人人都知道修仙得道後,不但能為凡人所不能為之事,享凡人所不能享之福,而且能“一朝得道,雞犬升天”。卻仍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去苛修仙道。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們走上了修仙的道路,但是後來因為無法忍受其中的清苦,而放棄了對大道的修行,轉而修行一種“旁門左道”的功法,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借此升天。這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魔道。

正是因為有了魔道的出現,天下大道修行,由此兩分:一位正,一為邪。正邪互鬥,勢不兩立。於是第一次仙道大劫降臨。

然而世間萬物,有始便會有終。在經過了數百年的拚鬥之後,正邪兩道元氣大傷,尤其是剛剛產生不久的魔道,更可算得上是精英盡失。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足元氣,以便東山再起,魔道眾徒首先放棄爭鬥,全部退出了中神州地域,隱修至昆侖山麓的紫虛峰下,並傳言從此永不出世。

由於在持續數百年的爭鬥中,正道諸門同樣是被傷及了根本,他們意識到,想要在一朝一夕間徹底的掃除這些“孽障”是不實際的,再加上“魔道”已經宣布了不再出世,對他們來說已經構不成威脅,所以正道諸門也紛紛偃旗息鼓,進入了長時間的休整期。

在結束了與魔道的拚鬥後,在針對魔道的態度問題上,正道諸門出現了分歧。

以修仙大家道行宗為首的一批人,主張“自修自道,自得自果”,認為針對魔宗的橫行肆虐,正道諸門原本就不應該去幹涉,大家應該“自掃門前雪,各理瓦上霜”;以釋凝禪為首的一批人,則認為魔道之人雖則嗜殺,但決不能以殺止殺,應當以善法引導、普度眾邪,使他們遠離邪道,專修大成;而以女修仙者倪彩丹為首的眾多女修仙則認為,對剛橫蠻強的魔道修行者,當以溫情化之,以證得“百寸鋼化繞指柔”的完美結局;而惟有以赤練俠為首的一批血氣方剛的少壯派修仙者主張,對魔道妖魔就應該以暴易暴、以殺止殺,務求將魔宗修行者殺個幹幹淨淨,以還世道太平。

也就在這四方理念的基礎上,修仙界繼“正”、“魔”分化之後,再次出現了一場分離整和,從而最終形成了正道四宗與魔道一宗相持的局麵。而修仙界五宗格局也就出現了。

這五宗分別是:

天道宗:宗壇設立於中神州九華峰;宗門弟子均為男性;修行上講究“以幻為本,虛生萬物”、“天道有常,不治亦終”;其五行屬“土”,宗門弟子性格以沉穩、老練為主。

佛禪宗:宗壇設立於中神州太華峰;宗門弟子均為男性;修行上講究“明鏡無台,萬法皆空”、“枯榮有製,無妄無求”;其五行屬“木”,宗門弟子性格以木訥、大智若愚為主。

行俠宗:宗壇設立於中神州清江府;宗門弟子男女均有;修行上講究“持義行俠,度世除魔”、“天下大定、既我得道”;其五行屬“火”,宗門弟子性格以火暴、躁動為主。

霓丹宗:宗壇設立於中神州玉南府;宗門弟子均為女性;修行上講究“臨淵舞袖,色破紅塵”、“顛倒眾生,助我正果”;其五行屬“水”,宗門弟子性格以婉柔、飄逸為主。

血魔宗:宗壇設立於昆侖山紫虛峰,宗門弟子男女均有;修行上講究“我行我素、無戒無持”、“鄙睨眾生、草芥萬靈”;其五行屬“金”,宗門弟子性格以陰沉、冷冽為主。

就在這種四宗一魔分庭抗禮的局麵下,天下大道平和的局麵維持了上百年。但是好景不長,在經過了上百年的休整之後,由於各宗派修行理念的不同,各宗派的情況也有了很大差異。

由於天道宗與佛禪宗的修行講究“虛”、“無”,講究出世修行,所以在百年之後,兩大宗門逐漸退出了神州大地,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隱宗”,除了一些傳說故事之外,人們已經基本上找不到他們的蹤跡了。

而主張“入世”修行的行俠宗和霓丹宗,則由於介入俗事過深,宗門弟子的修行根基也日漸淺薄。尤其是霓丹宗,其宗下大多數的女弟子,已經基本上和那些青樓粉色沒有什麼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