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憤青抗日(1 / 1)

我是一個憤青,一個標準的憤青,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在網上發表各種反日言論,在生活中,我決不用日貨,雖然我是一個小市民,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個愛國者,我很想回到過去,和小日本一決高下。我喜歡閱讀各種架空小說,特別是屠日係列的,更是愛不釋手,我很羨慕《抗日之血肉長城》中程家驥和《抗日之星火燎原》的潘揚,可是我是一個文弱書生,除了理論知識豐富外,身體條件可是馬馬虎虎。

2006年9月2日的下午,我在庫房中,清理著各種藥品,庫房又是我的臥室,大學畢業後,我沒有找到工作,便在父親的藥品批發部打雜,父親的藥品批發部生意很好,很多縣的醫院、診所、藥店都從這裏進貨,每天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進出量很大,需要一個很大的庫房,但是,城裏的地價很高,所以父親才在郊區找到一個屬於部隊的倉庫,租了下來,我就住在這裏,負責管理這個庫房,由於最近抗生素很好賣,庫房裏很大一部分進的是抗生素。

“我是歐寶一號,發現目標,發現目標。”

外太空,來自阿爾法星係的科學考察船歐寶一號內,科學家歐寶正在看著屏幕,屏幕上的正是我。

“進行跨時空物質傳輸。”

……

1937年1月1日,山東膠東半島,一個小山洞內。

我慢慢的蘇醒過來,看著黑漆漆的周圍,我解下腰間別著的微型手電,看了看周圍,我發現周圍都是藥品,我的臥室裏的東西也在,特別是我的筆記本電腦。

在山洞外,我才知道我穿越了時空,現在是1937年初,抗日戰爭還有七個月就要打響了。

青島,這個國際城市,有很濃厚的德式風格。在變賣了幾盒西藥後,我雇了一輛大車,拉著十箱經過偽裝後的青黴素,一路風塵仆仆,來到了青島。

德國禮和洋行,今天來了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國人。

洋行大班威廉先生,正在客廳接見了我。

“威廉先生,我有一種新藥,想和你一起合作。”

“什麼新藥?”

“盤尼西林。”

“是英國人正在試驗的東西。”

“是的,我從美國一個科學家那裏搞到了一批成品,你知道,這十分昂貴,我想和你一起合作賺錢。”

“真是太好了。”

1937年,盤尼西林還正在實驗階段,直到1940年,才有真正用於臨床的盤尼西林問世,直到1943年,全世界才生產了13千克盤尼西林,我的這十箱青黴素,可是無價的,特別是我的青黴素是200萬單位/支(1.20g),就是稀釋200倍,也是1萬單位/支,這在50年代,也是很大的藥量了。

最後,這批青黴素以每支5兩黃金的價格賣出,這十箱共有1萬支,就是5萬兩黃金,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當然,這比這批藥品在這個時間真正的價值而言,是九牛一毛,40年代時,汪精衛病重,日本從本土用飛機隻空運了一盒盤尼西林,可見其價值。

我將這筆巨款全部換成美元,存入了花旗銀行,我回到了膠東北海地區。

在金元開路下,我托人從韓複渠的手中買到了膠東三縣保安團團長的職務。

北海縣城,是三縣保安團的駐地,我利用從德國人中得到的資金,在煙台開辦了商號、貨棧,在北海也開了買賣,但大部分資金,我派人到美國,建立了華爾西藥公司,利用我在醫學院藥學專業學到的有關知識和一定數量的西藥樣品,“開發”出盤尼西林等一批抗生素藥品,並獲得專利,由於青黴素被發現後,一直沒有人把它投入實用,所以這個巨大的商機被我搶先,一條源源不斷的財路正在建立起來。

幾個月過去了,我的生意是越做越大,我在膠東成了名人,為了在以後的抗日戰爭中有一番作為,我沒有安逸享受,而是把賺的錢全部用來建立武裝,我依靠和禮和洋行的關係,不斷從禮和洋行購進武器。

膠東民風強悍,闖關東就是這個地方的人,北海招兵處,在縣政府的“通力配合”下,我招到了三千名壯丁,其中絕大部分是從東北逃難來的難民,其中不乏有東北軍的流失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