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南美人(1)(1 / 3)

“女士們,先生們:本架飛機預定在15分鍾後到達浦江機場。現在地麵溫度是攝氏1度,華氏34度……”空姐柔美的聲音將秦文忠從夢境中喚醒,他直起身,伸了個小小的懶腰,揉揉迷糊的眼睛,還稍微回味了美夢:母親將剛煮好的童子雞端上來,正要伸手……秦文忠轉頭拉起遮光板,透過雲層,底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對,他最喜歡《桃花源記》中的這一句,而故鄉就是他的“桃花源”,紅瓦灰牆的居民區和農民新村整整齊齊,錯落有致的村莊如珍珠般鑲嵌在大地上,筆直的鄉間小道將碧綠的田野隔成一塊塊玲瓏“翡翠”,一股愛憐油然心頭,也許,這就是心醉的感覺吧。

秦文忠的家鄉在江南農村,由中國東南長江盡頭抵海,形成衝積平原,位於錢塘省北部嘉禾下的平江市,北與中國金融中心浦江市接壤,南臨錢塘灣,西接省會杭城,與兄弟市河州組成中國最著名的平原地區,被譽為天下糧倉。聽老人說,清朝老臣左宗棠新疆平叛阿古柏的軍糧一大部分來自秦文忠的家鄉,那裏自古風調雨順,人禍可免,天災不遇。一九九八年,長江流域大洪災,水也隻漫到房子的水泥地,21世紀初華南旱災時,平江市也沒有受到影響。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政策開放,家鄉很多農民從田裏走上來,有的出門打工掙錢後再回來創業,有的農田翻做經濟作物,有的進城成了第一批農轉非的幸運兒,反正是各顯神通,到了90年代,平江形成了箱包、服裝加工等幾大產業,小小縣城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公路兩邊車水馬龍,到處是代工小企業,運貨的大卡小卡晝夜沒有停歇,平江市各個小鎮上也有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投資的企業,成為產業的核心,甚至這樣的企業規模在整個東南亞都是屈指可數。平江地區的經濟呈現出飛速地發展態勢,農民們嚐到了甜頭,紛紛投身到鄉鎮企業的建設,有資本的自己幹,沒資本的進廠打工,家裏隻剩下饕餮老者與牙牙學語的小孩,手腳靈活者都在工廠……不過在秦文忠腦海裏,故鄉永遠是那個小橋流水,青草綠樹,斜陽西下,炊煙嫋嫋,吳儂軟語,崇文淳樸的典型江南小村莊……

想著想著,秦文忠倒也是觸景生情,他已經有五六年沒回老家了,首都大學中文係博士畢業後,就留校任教。期間,工作、家庭、妻兒塞滿了他的生活,這次回來真可說是機緣:前段時間,學校推薦他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文化研究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將在那邊待上一段時間。於是他向學院請了假,希望回家看望一下長輩和兄弟姐妹,當然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回家去看望由他發起的首都地區同鄉失學兒童援助基金會捐助對象。不過臨回前發生的一件事情弄得他挺納悶的:家中的老父親親自給他電話,叫他快點回來,父親之前從未主動打電話給他,並且電話中透出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焦慮。此後又接到一個匿名電話,一個年輕男性的聲音,提醒他如果回來,自己千萬要謹慎小心一點,再想進一步問問,對方就掛斷了,後來從網上查了一下電話號碼,就是老家的,秦文忠好似跌入諜戰的情景之中,百思不得其解。

伴著飛機輪胎與地麵輕微的摩擦聲,飛機穩穩降落在浦江機場,秦文忠隨手開了手機,發現有好幾個同一未知號碼打來的電話,也沒在意,拿了行李走出大廳。“文忠!文忠!哎,這邊……這邊……”出口處,有人喊著他的名字,秦文忠倒是一愣,這次回家幾乎就沒告訴過家人之外的其他人,也沒有讓家人過來接機,難道是在機場偶遇熟人?順著聲音,定睛一看,天!竟然是在根和保法,村子裏邊光屁股一起玩到大的兒時夥伴。在秦文忠村裏,在根家的“陸”姓和保法家的“吳”姓都是當地的大戶,關係盤根錯節,特別是陸姓,在那個不過二三十戶的生產隊裏邊更是占據超過七成,而“秦”姓據說是文忠爺爺的爺爺逃難遷徙過來的。自從大學以後,自己一直在外求學和工作,就相對比較少聯係,偶爾也是聽家裏人說起啥時結婚了,送過去一份禮金。兩個人都穿著一身羽絨服,敞著拉鏈,身體明顯比原來的時候發福了,相對年齡而言都顯得有點蒼老。秦文忠揮了揮手,微笑著疾步上去,“你們倆怎麼來了?正好在浦江辦事?”吳保法露出一絲微笑,看了一眼陸在根,低頭接過行李車向前推,陸在根隨即一隻手搭在秦文忠肩上,臉上綻放出甚是想念的笑容,“哪有?我和保法是專程來接你的,你看我們都這麼多年沒見了,兄弟都想念你了,這次聽說你要回來一段時間,就來機場想給你一個驚喜。”說著,從外衣內袋裏拿出一包軟中華遞給秦文忠,“不會還不抽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