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茶道
這一兩年,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斷被提出,如今,我們的孩子不缺吃穿,但卻常常不快樂。
我們的父輩,總會有比較多的孩子,工作辛苦,生活艱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長大,尊敬父母,友愛家人,在我的記憶中,這是中國人傳統的家庭結構。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隻有一個孩子,國人對孩子的關注度也是前所未有,長輩把最好的都奉獻給自己的孩子,但我們還是常常會聽見不和諧的聲音。
比如,因為一件在我們看來並不怎麼嚴重的事情,正在花季的孩子選擇跳樓自殺。家長無比悲痛和不舍,向來在嗬護中成長的孩子,居然如此決絕地舍棄生命。
又比如,我們看見這樣的新聞報道,在母親供養中繼續留學生涯的青年,居然向辛苦操勞的母親舉起了刀,血案後,母親還向法官求情,希望輕判。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
子女孝敬父母,應該也是天性吧,在孩子幼年的時候,總會在人群中注視自己的父母,向他們微笑。
然後,隨著孩子的長大,親子關係漸漸複雜起來。
作為一個人,首先是別人的孩子,然後其中的絕大多數才會變成父母。
我們的人生就在這樣的輪回中進步著,隨著呂玫小姐和“一茶一坐”合作的茶戀小說係列進入第七年,我們的七年之癢也第一次直麵這一人生的重要問題。
我們怎樣成為父母?成為父母之後,我們怎樣繼續自己的人生?
我是個愛喝茶的人,同時我也是一個父親,讀到呂玫小姐今年的小說,我產生了共鳴。
孩子的出生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真的是一個重要的發酵過程,我們因此而成長成熟,雖然我們不可能是最最完美的父母,但起碼,我一直希望能成為問心無愧的父親。
“一茶一坐”有很多員工,在這個大家庭裏完成了戀愛結婚生子的過程,看著他們年輕稚嫩的麵孔變得成熟堅定,我十分欣慰。
我常常像對待子侄一樣地跟他們閑聊,希望他們的生活能愉快而幸福,作為一個比他們年長一點的父親,我希望他們在學會品茶的同時,體驗到育兒的道理,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水溫和手法來沏泡;不同的孩子,也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對待。就像紅茶的味道和綠茶不可比一樣,孩子的成長也是不一樣的,不可比的。
如果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一定也能避開不少誤區吧!
人生如茶,會在濃烈之後變得平淡。
教育孩子一如茶道。了解茶性,才能泡出好茶;了解孩子,才能成為好的父母;了解你的員工,才會有好的企業;了解你的朋友,才會有長久的友誼;了解你的家人,你們才會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生育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如茶青一樣地發酵,提升自己的品質,我們的心靈會煥發出寶石一樣的光彩。
邀請你,分享這一杯祁門紅茶,也邀請你,一起體會我們自己的人生。
一茶一坐總裁:陳定宗
2011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