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從戈亞斯出發趕往薩爾瓦多,到時候就要看情況了,如果英軍沒有發現就發動突襲,如果英軍發現了,那就硬攻,六萬騎兵,就算五萬英軍全部在那裏又如何,楊忠已經大概估算出英軍的戰力,就算他們有火炮,他也不怵。
這樣走的話,每段路都是五六天時間,糧食的問題算是解決了,如果實在太累還可以在聖克魯斯和戈亞斯進行休整,在沒有鐵路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保險的行軍方式了。
計議一定,楊忠便不再猶豫,第二天一早,他便率領六萬騎兵,在西班牙向導的引領下出發了。
秘魯總督轄區這會兒領地也很大,不但包括秘魯和基多(後來的厄瓜多爾),還包括北邊哥倫比亞大部,東邊的玻利維亞大部和南邊的智利阿根廷大部,麵積和新西班牙總督轄區差不多。
聖克魯斯則是玻利維亞最東邊的一個城市,與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相距隻有兩百多裏。
經過將近六天的長途奔行,楊忠終於率六萬騎兵趕到聖克魯斯,這一路都在秘魯總督轄區境內,倒不用擔心遭遇英軍,行軍還比較輕鬆,休整了一天,補充了幹糧之後,他又率軍出發了。
聖克魯斯往東奔行一天,就進入了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一路上還是隻見土著,不見有英軍蹤跡,小心前行了六天,大軍終於趕到了第一個葡萄牙殖民據點戈亞斯。
這裏還是沒有英軍蹤跡,據當地駐軍介紹,英軍隻是在大西洋沿岸活動,並未深入巴西殖民地內陸,這一點倒是和新西班牙總督轄區有點像。
不過,從當地駐軍那裏,楊忠還了解到,圍攻薩爾瓦多的英軍僅有兩萬餘人,而且薩爾瓦多固若金湯,並未被英軍攻破。
這倒令他有點驚喜,騎兵可沒法攻城,如果薩爾瓦多被拿下了,他都要考慮轉換目標了。
而且六萬對兩萬總比六萬對三萬要好,畢竟搞不好人家調轉炮頭,自己所率的騎兵很有可能是要挨炮彈的。
在戈亞斯休整了兩天,又補充了八天的幹糧,楊忠繼續率軍出發,不過這次的向導換成了戈亞斯的葡萄牙駐軍將領。
有熟悉地形的人帶路,一路行軍還是比較順利的,不到五天,大軍便抵達薩爾瓦多附近。
幸運的是,英軍這次還是沒有發現聯軍已經摸到了他們身後,也許是新西班牙那邊的消息還沒傳過來,也許是英軍習慣性的認為葡萄牙已經沒有援軍了,總之,英軍沒有任何異動,突襲依然可行。
第六天一早,還是老戰術,楊忠直接命六萬騎兵下馬慢慢前行,靠近英軍崗哨再上馬突襲。
英軍也是老樣子,崗哨才派出去四五裏,防備鬆懈無比。
又是一次經典的閃電突襲,兩萬英軍主力不到一刻鍾便崩潰了,薩爾瓦多之圍瞬間解除,葡萄牙殖民地的形勢也瞬間逆轉。
至此,協助盟友奪回美洲殖民地的戰略目標初步達成,剩下的就是對各地殘餘英軍的清剿了,楊忠也率軍參與了巴西殖民地的清剿行動,巴西殖民地的英軍更是雪崩式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