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shé
繁體:佘
佘氏來源
1.出自餘氏音變後轉化而來。據《姓氏尋源》載:“古有餘無佘,餘轉韻為遮切,音蛇。”在漢代以前無佘氏,因此在周、春秋、戰國時代都無“佘”氏的記載。後來“佘”字是從“餘”字音變後轉化而來的。那麼“佘”氏也應是有一些餘氏的後人改變而來的,遂形成佘氏。
2.出自以地名為氏。漢後有佘山(今上海市青浦縣東南),居住在佘山的周圍的居民,其中就也有以山名為姓氏,稱為佘氏。
佘氏遷徙分布
古時,佘姓望居新蔡(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新鄭(今河南省中部新鄭縣)。
佘氏曆史名人
佘熙璋:清朝著名書畫家,祖籍江蘇省楊州人,居直隸宛平縣。能做詩、做文章,而以書法和繪畫特別出色,擅長畫竹,他的圖章也刻得很好。
佘國觀:祖籍江蘇省楊州人,居直隸宛平縣,佘熙璋之子。字容若,號竺西,又號石癲、石顛。父熙璋善畫,為麓台高弟。佘石癲能世其學,善篆刻,尤工蘭竹兼鐵筆。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