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 )為了安撫福吉,也為了爭取到更多對抗伏地魔的力量,鄧布利多把一切的來龍去脈,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張羊皮紙,甚至為了加強說服力,他還把自己當時在現場的記憶,裝了一份,和信件一同發給福吉,希望這能有助於福吉做出偏向自己一方的決定。

不過鄧布利多明顯看錯了福吉的為人,像福吉這樣膽小怕事的家夥,在沒有明顯征兆表示伏地魔已經複活的時候,不管怎麼擺事實講道理,為了維護他自身的利益,他都會假裝天下太平的,對於這樣的軟骨頭,反而是一些直接而強硬的手段更為有效一些呢。

而事實上,盡管鄧布利多的證據比原著中第四部末更為真實而有力,但是福吉依舊選擇了視而不見,或者更不客氣的說,他從心底裏知道鄧布利多說的是真的,證據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他依舊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鄧布利多不過在虛張聲勢,那段記憶也不過是被他篡改過的記憶,為的就是讓自己相信伏地魔已經複活,所以為了對抗伏地魔,他才重新召集鳳凰社,而不是為了推翻現任魔法部,自己擔任魔法部部長。

已經被權力蒙蔽雙眼的福吉,不僅沒有聽從鄧布利多的勸誡,反而和對方不歡而散,而且還意圖插手霍格沃茲,因為擔憂鄧布利多取代自己成為魔法部部長的福吉,終於意識到,霍格沃茲被掌握在鄧不利多手中是何等的可怕,魔法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從霍格沃茲走出來的,可見鄧布利多的潛在人脈有多廣。

高估福吉的智商與眼光的後果就是,鄧布利多發現,他現在不僅要麵對伏地魔這個對魔法界虎視眈眈的敵人,還要應付來自魔法界內部的以福吉為首的人背後下絆子,耍花招。

而就在福吉上竄下跳,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來削弱鄧布利多、哈利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插手霍格沃茲以減小鄧布利多的影響力的時候,在福吉和鄧布利多關注不到的地方,魔法部的勢力正在進行著大洗牌,除了少數死忠於二人的魔法部成員,其他的成員家中都有陌生的黑衣人拜訪。

這自然是費奇的手筆,不提一旁漁翁得利的費奇,鄧布利多和福吉經過一番博弈,最終隻能各退一步,鄧布利多是不希望損失太多潛在的力量,畢竟真正麵對伏地魔勢力的時候,福吉絕對不會站錯隊,而福吉就是單純的拚不過。

固然擔任魔法部部長這些年他積攢了一些私人武裝,但是和以對付伏地魔為目的成立的鳳凰社,尤其其中有不少還是從那個黑暗年代活下來的經驗豐富的巫師,他手裏這點力量確實不夠看。

暫時成為聯盟的鄧布利多和福吉,一方得到了名分上的支持,在有需要的時候能打出魔法部的旗號,占據道義的製高點。另一方也成功的把手伸進了霍格沃茲,鄧布利多答應福吉可以安排一名魔法部成員,以調查員的身份進入霍格沃茲,而這個人選自然落到了福吉的心腹。烏姆裏奇身上。

另外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雖然沒有洗刷小天狼星布萊克的冤屈,但是福吉也撤銷了對小天狼星布萊克的通緝,同時原本由魔法部保管的布萊克老宅也一並歸還。

從總體上來說,因為福吉勢力不夠強,所以相對要放棄的利益就更多一些,而鄧布利多這方則正好相反。

不過對於福吉本人來說,因為布萊克家族最值錢的產業早已被魔法部和貴族們二一添作五分掉了,既然實利已經到手,用像布萊克老宅這樣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財物,來換取一個插手霍格沃茲的機會,他還賺了呢。

而鄧布利多自然也沒陪,以他對霍格沃茲的掌控,區區一個烏姆裏奇,又怎麼能翻得起浪花來,而有了布萊克老宅,以小天狼星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身份,鳳凰社就有了一個固定且安全的駐地了不是麼。

乍一看,這一場交鋒雙方都沒有吃虧,隻有隱身幕後的費奇才明白,在鄧布利多和福吉所謂的雙贏背後,自己這個掌握了魔法部將近百分之八十力量的人,才是最大的贏家。

不提魔法界的動蕩,回到德思禮家的哈利,不出預料的,再次獲得了冷遇,被連著折騰了兩次的德思禮家,已經吸取到了足夠的教訓,他們現在也不對哈利惡語相向,更不要說動手打哈利,他們完全就當哈利不存在。

被當作透明人的哈利,不僅沒有不快,反而覺得這樣也挺好的,盡力了眾多事情之後,哈利也開始變得成熟,有所成長,如果是三年前的他,可能還會覺得這是一種虐待,但是現在更為冷靜的他,反而覺得這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