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千重,水千重①,身在千重雲水中。月明收釣筒②。頭未童③,耳未聾,得酒猶能雙臉紅。一樽誰與同?橋如虹④,水如空,一葉飄然煙雨中⑤。天教稱放翁⑥。側船篷⑦,使江風,蟹舍參差漁市東⑧。到時聞暮鍾⑨。麵蒼然,鬢皤然⑩,滿腹詩書不值錢。官閑常晝眠。畫淩煙,上甘泉,自古功名屬少年。知心唯杜鵑。暮山青,暮霞明,夢筆橋頭艇子橫。蘋風吹酒醒。看潮生,看潮平,小住西陵莫較程。蓴絲初可烹。悟浮生,厭浮名。回視千鍾一發輕。從今心太平。愛鬆聲,愛泉聲,寫向孤桐誰解聽?空江秋月明。
【題解】
此五詞作於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八月,陸遊64歲,在山陰三山別業。詞人權嚴州軍州事任滿,於七月十日回到故鄉,以為從此不再出官,故選取“長相思”詞牌,采用連章體,表明今後將逍遙於清山秀水之中,過上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當然內中不是沒有牢騷。從自書此五詞,末署“淳熙戊申八月下浣笠澤陸遊書”的情況看(見明倪濤《六藝之一錄》卷三百九十二),詞人對此五詞是非常重視的。笠澤即太湖,為詞人遠從祖陸龜蒙隱居之地。
【注釋】
①水千重:《詩稿》卷十四《壬寅新春》:“門外煙波三百裏,此心惟與白鷗親。”自注:“鏡湖三百裏。”②釣筒:一種捕蟹的漁具。截取一米多長的毛竹,將竹節打通,兩端放置磚塊,投入水中,引河蟹入內,按時撈取。陸龜蒙《漁具詩序》:“緡而竿者,總謂之筌。筌之流,日筒,日車。”③頭未童:頭發未全脫落。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稗?”④橋如虹:指虹橋,一作紅橋。距三山別業約二裏。《嘉泰會稽誌》卷十一:“虹橋,在(山陰)縣西七裏迎恩門外。”《詩稿》卷十三《舟中作》:“紅橋日未斜,白塔已昏鍾。”卷十七有《秋夕虹橋舟中偶賦》詩。⑤一葉:指小船。⑥稱放翁:孝宗淳熙三年(1176),陸遊自號放翁。《宋史·陸遊傳》:“範成大帥蜀,遊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詩稿》卷七《和範待製秋興》:“門前剝啄誰相覓,賀我今年號放翁?”又卷九《病酒述懷》:“閑處天教著放翁,草廬高臥筰橋東。”⑦側船篷:船篷側放,作帆使用。⑧蟹舍:搭在湖中或江上的小茅屋,漁家暫時居住。張誌和《漁歌子》:“鬆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參差(cēncí):高低不齊。⑨ 聞暮鍾:《詩稿》卷十三《午醉徑睡,比覺,已甲夜矣》:“一醉輒至暮,臥聞湖寺鍾。”又《病中絕句》其三:“酒味醺入睡味濃,午時高枕到昏鍾。”⑩鬢皤(pó)然:鬢發斑白稀疏的樣子。官閑:閑居,不再做官。畫淩煙:在淩煙閣畫像,指代建立功名。唐劉肅《大唐新語·褒賜》:“貞觀十七年,太宗圖畫太原倡義及秦府功臣……二十四人於淩煙閣。太宗親為之讚,褚遂良題閣,閻立本畫。”上甘泉:指得到皇帝征召侍從。《漢書·揚雄傳》:“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陰、後土,以求繼嗣,召雄待詔承明之庭。正月,從上甘泉。還,奏《甘泉賦》以風。”“自古”句:杜甫《乾元中寓居同穀縣作歌七首》其七:“長安卿相多少年,富貴應須致身早。”“知心”句: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杜鵑鳥,一種候鳥,啼聲淒苦,像“不如歸去”。夢筆橋: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嘉泰會稽誌》卷四:“蕭山縣有夢筆驛,在縣東北百三十步。”《入蜀記第一》:“(乾道六年閏五月十九日)申後,至蕭山縣,憩夢筆驛。驛在覺苑寺旁,世傳寺乃江文通(淹)舊居也。”《詩稿》卷十七《舟中感懷》:“夢筆亭邊擁鼻吟,壯圖蹭蹬老侵尋。”橋當在驛亭旁。艇子:小船。蘋風:微風。宋玉《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看潮”二句:觀看錢塘江口潮水。古代西陵(今西興)為觀潮勝地。潮平:即潮落。西陵: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西十裏,原為錢塘江渡口。春秋時稱固陵,為越國軍事要地。吳越時錢繆改稱西興。《詩稿》卷十七有《西興泊舟》詩。蓴絲:蓴菜切成的絲。西陵不遠處的湘湖以產蓴菜聞名。浮生:認為世事無定,生命短促。浮名:虛名。陸龜蒙《浮萍》:“不用臨池更相笑,最無根蒂是浮名。”千鍾:劉向《說苑》:“季成子食采千鍾。”鍾,古容量單位,受六斛四鬥,十釜一鍾。心太平:《詩稿》卷九有《心太平庵》詩,自注:“餘取《黃庭》語,名所寓室。”又卷一《獨學》:“少年妄起功名念,豈信身閑心太平?”自注:“《黃庭經》:‘閑暇無事心太平。’卷九《晚起》其二:“學道逍遙心太平,幽窗鼻息撼床聲。”孤桐:琴。《尚書·夏書·禹貢》:“羽畎夏翟,嶧陽孤桐。”舊題漢孔安國傳:“孤,特也。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琴瑟。”解聽:聽得懂,聽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