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雲韜日不成晴①,野水通池漸欲平。
綠葉忽低知鳥立,青萍微動覺魚行②。
醉遊放蕩初何適③?睡起逍遙未易名④。
忽遇湖邊隱君子⑤,相攜一笑慰餘生⑥。
【題解】
此詩作於寧宗開禧元年(1205)初夏,陸遊81歲,在會稽石帆別業。詩人於嘉泰三年(1203)五月十四日離開臨安,可謂徹底告別了官場。有時在山陰三山別業,有時在會稽石帆別業,悠閑自在。此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石帆山一帶的初夏景色和閑步其間的優遊神態,移步換形,逍遙自得。與隱士相逢一笑,最能表現詩人晚年的自慰情致。
【注釋】
①韜(tāo):藏。②青萍:即浮萍。③放蕩:不受拘束,任意而行。適:往。④逍遙:優遊自得的樣子。名:說明白。⑤隱君子:隱居的人。《詩稿》卷三十二《夜坐聞湖中漁歌》:“明星已高聲未已,疑是湖中隱君子。”又卷四十三有《寄贈湖中隱者》詩,又卷六十九有《寄隱士》詩。⑥相攜:手拉手。餘生: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