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古寺尋訪(1 / 3)

幾天後的一個上午!風和日麗!

從山海村某農家院裏麵走出一對少男少女,正是唐郎和他堂妹唐嫣!唐嫣打著傘,和唐郎有說有著,走到路邊,上了一輛城鎮公交車,上了高速去。

這山海村,名字如果說在城裏,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不過,對唐郎來說,不管有多麼的變化,即使政府規劃,把其列為XX單位XX號XX之類的,不變的依然是唐郎小時候記得的名字:山海村!

雖然正是盛夏7月,南中國的大地經常下雨,不是陰雨綿綿,就是*,不過,遇上晴天,靠海的地方,藍天白雲,還是海風習習,風和日麗的,除了太陽比較曬外,基本上天氣都比較好!

正是選好了這個好天氣,唐郎決定讓唐嫣陪自己走一趟,去拜訪附近的寺廟,解開自己心中之謎。

這些日子來,唐郎利用爺爺留下的書籍手稿進行大補惡補,總算扭轉了自己以往的觀念了,可以說,經過了一個比較特殊比較特別的洗禮。自己這些天來窩在家,如同泄氣的皮球得到了氣源一樣,如同旱田逢甘霖,從中如饑似渴地吸取佛教的知識,對一些佛法佛理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甚至是了然於心。

而且,唐郎感到自己的心逐漸定了下來,這給了他莫大的信心。

唐郎深信,自己打開的不是潘多拉的魔盒,而是打開了另一個時空之門,打開了通向無上之路的光明大道,而他,正在這條大道上,邁開第一步。

很多時候,往往某個事件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唐郎覺得自己很幸運,有這麼一個爺爺在前麵帶路,自己才契入佛境。

那些佛經,雖然不是唐郎一時能看懂的,不過他從最通俗的入門,從基礎從知識從了解,甚至從科學入門,才發現,佛法比自己想象的還要……

一句話:不可思議,無比殊勝!

而且,佛經並非一律深奧難懂,梵文的經書,經過中國古代的高僧大德組織翻譯後,語言優美精煉,不僅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也有很多實際的價值。比如在閱讀方便,即使在今天,那些經文,也並非如同中國的古文言文一樣深奧,而是如同白話文一樣,朗朗上口,書麵意思很容易看懂。

譬如《阿彌陀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唐郎很喜歡讀這種經的感覺,就是喜歡,至於經文的實際意思和含義,他也不必去追尋了,古人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如同此理。

如果一件事能讓自己歡喜,那也沒有什麼更進一步的苛刻要求了。

其他的還有《金剛經》等等,當然也是有看不懂的,唐郎略知看了一下,頭大,看不了,如《華嚴經》。

所以,唐郎基本上是從能看懂的看起,然後打開自己的多媒體電腦,上網查閱資料,找注解和翻譯。不過,這一切剛起步。佛經典籍浩如煙海,光是一部經的注解,都不知道有多少種的注法了。

不過唐郎自己一點也不急,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利根之人,如果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樣,一下就明心見性了,得了大智慧,所以隻有慢慢來。他更喜歡親自實證。

這幾天,唐郎可謂身心精神有了一個改變,亮堂堂的,好比髒了的鏡子被慢慢擦幹淨一樣,人的氣質都變了。精、神、氣、血澎湃著氣息和生長的力量。

覺得自己雖然有了改變了,但是心中對那夜裏中年人的感激,依然係在心間,所以,趁著唐嫣比自己熟悉,就打算到寺廟看看了,訪問和尋找一下那神通大成者。

唐嫣在市裏讀高中一年級,比唐郎小三歲,經常回家,比唐郎熟悉老家多了。

如今距離唐郎爺爺的時代已經過去二三十年了!現在已經是公元2055年,但是經過閱讀爺爺的手稿,唐郎覺得時間和事件仿佛就在昨天。

通過和唐風交流後,唐郎知道,他爺爺唐智的確是個在家修佛者,也就是居士,以前一般叫做學佛人!三十年前,正是中年五十歲的時候遇上了佛法的,十多年後,在唐郎出生一年後,唐智安然往生,往生殿裏麵正是他的往生後的舍利子,至於往生品位就不得而知了。

唐郎感到,他這個爺爺已經出離了三界。理由是,一般能火化後有舍利子成就是比較大或者比較殊勝的,可能已經超凡入聖。

唐郎知道,這個往生,是另一個生命開始的說法,一般是指比較好的方麵而言,含有明顯的褒義,如果墮落到地獄了,就可能不叫往生了。

以前,在幻想小說裏麵,往往叫飛升天道和天界!意味著生命的提升和淨化。如今,唐郎隻得,這往生和那個幻想小說裏麵的飛升是不一樣的,往生是識神或者神識、意識的新的一種生命的開始,有多種形式,可能是化生、胎生、卵生等等,是不帶肉身的。而飛升,一般則是指精神和肉身功能本領得到了提高,一起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和領域,或者進入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