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的山尖哪去了
明光西南五十裏左右有一座山,由北向南綿延十多裏逐漸高聳,南沿陡峭,但山頂齊整,少了山尖,這就是明光和定遠交界的橫山。
山尖哪哪去了?當地老百姓都會告訴你,是很久以前被楊二郎橫掃一槍,齊肩削掉了山尖。山尖向南飛去,帶著驚天的呼嘯落在四十裏開外,後來被人叫岱山(定遠縣和滁州市交界處)。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據說那花果山的美猴王,大鬧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惹火了玉帝,玉帝派楊二郎下界捉拿這猴頭。美猴王和楊二郎鬥法七十二回合,從明光東五十多裏處的鯰魚窪一路打到這橫山附近。當時那美猴王變作一隻小鳥在前麵飛,楊二郎變成一隻雄鷹在後麵追。眼看就要追上,那美猴王一頭鑽進了橫山頂上的荊棘叢裏,抓耳撓腮做鬼臉,惹得楊二郎火冒三丈,舉槍橫掃過去。“嘭”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碎石帶哨、塵土飛揚,巨大的橫山山頂如流星帶著火光發出長嘯聲,飛落在四十裏開外處。那美猴王一個跟鬥翻下,又變作一個樵夫背著一捆幹柴鑽入橫山西南七八裏處的城中,混入人群。
當時楊二郎那一槍掃得真乃驚天地,泣鬼神。偌大一座城池,萬民一瞬啞然,後而驚慌失措,不知是夫崩還是地裂。頃刻後,城東橫山上空碎石塵土飛揚遮日,天昏地暗。當人們緩過神來時,發現橫山的山尖被齊紮紮削去,又是一陣嘩然。
楊二郎睜開腦門上的那隻天眼,看到美猴王變化成樵夫混在人群中,隨即也變成一名威武差官追趕入城。當楊二郎一手抓住那美猴王時,猴頭真會煸情,滿臉委屈樣,淚水在眼眶中直轉,大聲喊:“我沒犯法,為什麼抓我?”一時間圍過許多看熱鬧的人。人群中也有愛管閑事,打抱不平的,指責楊二郎。正在這時來了個真差官,一見麵前這威武官差,心中直是犯疑:這同行怎麼從來沒見過?看來不像是本城差官。差官想問個究竟,那楊二郎急得“哇哇呀”一陣大叫,那美猴王也趁機來個金蟬脫殼,一縮身一個跟著翻入天空向南逃去。楊二郎氣得撕碎了手中的衣服,恢複原形,怒目圓睜,駕起雲頭向南追去。就在楊二郎恢複原形的那一瞬,有人認出了他,喊:“啊!是二郎神。”那美猴王當時還無人認得。
楊二郎向南追去,跑不出幾裏,感覺鞋中不適,按住雲頭停住腳,脫鞋一看,原來是橫掃橫山尖飛起的碎石塵土灌入鞋中。楊二郎脫下鞋將塵土倒出後,繼續向南追趕美猴王去了。
楊二郎鞋裏倒出的塵土,落地後形成了兩個凸起的土堆,後來被人叫做“南雙墩”,至今仍保存完好。
鯰魚窪的故事
明光東28公裏處,有一個容水7830萬立方米,水麵12200畝,周邊長約60公裏的中型水庫。因它是淮河水域與長江水域的分界點,取名為分嶺水庫。萬畝水麵碧波蕩漾,清澈透底。老嘉山、中嘉山、白雲山、杏山、烏石山等環繞其周圍。山連水、水繞山,港汊交錯,蜿蜒曲折,鬆柏翠綠,百鳥歸棲。
20世紀50年代興修水利,這座水庫形同一個巨大的鯰頭頭,被人稱為鯰魚頭水庫。在此以前人們稱它鯰魚窪。在這群山環抱,島嶼眾多,美似仙境的地方,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如:桃花島、牯牛嶺、九丫樹、棋盤石、變兒城、金鍬窩、歇馬亭等等,這裏筆者搜集整理幾則趣事,以饗讀者。
(一)鯰魚窪
相傳,勤奮耿直的小烏龍被龍王爺下令捆起來扔到明光東北女山湖南岸幹死後長出一座山,老百姓敬重小烏龍,家家戶戶在山上種草植樹,不讓小烏龍的軀體裸露在太陽下。這件事土地很快向玉帝稟明,玉帝很生氣,召龍王爺上天宮怒責了一頓。龍王爺經過調查,才知道自己糊塗聽信了白龍、黃龍、黑龍的讒言,冤枉了小烏龍。
這日,龍王爺從南到北親自查看人間災情,每到一處都一片怨聲,不是百日無雨,就是下個不停,告白龍狀的最多。這白龍平日是玩耍無度,正事不足,邪事有餘。前幾日龍王爺接到玉帝旨意:濠州一帶缺雨,城內商賈眾多,市井繁榮,行雨時要城內小雨,城外大雨,灌滿塘壩。白龍領命,來到了濠州上空,隻顧翻身擺尾,傾盆大雨倒向城內,不一會街成河流,一些老房子牆倒屋塌。到了城外,卻隻打了兩個噴嚏灑下幾點小雨,猛一翻身,擺了兩下尾巴就回宮複命去了。城外農田沒有得到雨,反被白龍擺尾巴時帶起的大負刮倒了大片禾苗。
狀告黃龍的也不少。一日黃龍到魯州行雨,他一心隻記著快些回龍宮找那些如花似玉的蚌精玩耍,還沒到魯州地界就下起了雨,好一場大雨卻下到黃海裏,還吭一聲打了個炸雷,劈沉了一條漁船,淹死了一家老小五口人。
也有狀告那黑龍的。一日派它去遼城行雨,它喝了三天三夜的酒,醉熏熏地來到遼城上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哇啦、哇啦”,不知是吐酒還是行雨,天昏地暗腥臭難聞,斷斷續續下了三天三夜,一座遼城被淹了一半,後來這個城發生地陷,沉入渤海。
龍王爺越查越氣,回到龍宮立即派人把白龍、黃龍、黑龍抓住捆起來,扔到明光東28公裏處的山窩窩裏,取一定海神釘,把白龍、黃龍、黑龍三龍頭疊在一起釘在山窪裏,並罰它們一萬年不得複身。
那釘住三個龍頭神釘的釘頭露在水外就是後來的桃花島。三條龍的龍身、龍尾朝東、西、南三個方向。朝東的一條是白龍,時間久了龍鱗脫落,經雨水不停地衝刷,形成白色沙石。朝南的一條是黃龍,龍鱗脫落下來形成黃色沙石。朝西的一條是黑龍,黑龍由於嗜酒鱗易腐,脫落後很快形成黑泥。龍王爺怕人知道這裏釘著三條罪龍,有辱龍族,就把釘龍頭的前邊整成鯰魚頭的形狀,後人就稱它為“鯰魚窪”。
(二)桃花島
在鯰魚窪的萬畝碧波中,有一座麵積約200畝的橢圓形小島,島上常年綠樹成蔭。
一日,楊二郎奉玉帝旨意捉拿花果山美猴王。這美猴王偷吃了一仙桃,它一邊跑、一邊吃,楊二郎攆得急,美猴王跑得累,見眼前一片水,搖身一變變成了一條魚鑽入水中。楊二郎正攆著,前麵不見了美猴王,便按住雲頭,睜開腦門上的第三隻眼在水麵搜索,發現美猴王變成一條魚在水中戲遊。二郎神“嘿嘿”一笑,一晃身變成了一隻長腿白鷺,對準美猴王變的魚直衝而下。美猴王一見慌忙一躍複了原形,三蹦兩跳躲進島上的樹林裏。二郎神俯衝太快,眼見美猴王又鑽進樹林,也連忙調頭飛進樹林。島上樹木枝繁葉茂,就在二郎神臨落地變回形形的一瞬間,樹枝刮落了兩根白色的羽毛。二郎神剛一立地,美猴王衝他作了個鬼臉,一用氣口中吐出一物,直飛二郎神腦門。二郎神伸手接住一看是個桃核,氣得“哇呀,哇呀”一陣大叫,舉起手中丈二長槍,直挑美猴王咽喉處,美猴王頭一縮,一個跟鬥翻入空中,又變成了一隻飛鳥向西追去,此後的故事,待下回詳說。
鬥轉星移,春秋交替,不知過了多少年,美猴王吐擊二郎神的那顆桃核,經過風雨孕育生根發芽,長成一棵桃樹。桃樹開花結果,果再發芽成樹,幾年的時間,整個島成了世外桃園。每天春天萬花齊放,火紅一片,與碧水相映,那美景令人陶醉,不知天上還是人間。所以,八仙中的張果老每逢陽春三月要來賞花,呂洞賓、何仙尋、鐵拐李也常來島上賞花,看鷺、下棋、修煉。山上打柴的,湖裏逮魚的,灘上放牛的,時常見到仙人在這裏出現,因此也有人把此島叫“仙人島”的。然而看到仙人的人畢竟很少,可春天裏滿島盛開的桃花卻是家喻戶曉,因此叫“桃花島”的人越來越多。
再說二郎神被樹枝刮落的那兩根白色羽毛,因是神仙身上落下的東西有靈性,經過許多年風雨雷電的洗滌培育,長成一對白鷺,又經過許多年的生息繁衍,最多時有幾萬隻,遠遠看去,一片雪白,成了一大奇觀。因此也有人叫“白鷺洲”的。
直到現在,每逢春天桃花盛開和夏天樹繁葉茂之時,上萬隻白鷺落滿枝頭,歎為觀止,遊人總是絡繹不絕,成為分水嶺旅遊區諸多景觀之首。
(三)棋盤石
鯰魚窪遠離村鎮,人煙稀少,群山環抱,山水相連,是仙家修煉的絕好境地。每年陽春三月,桃花島成了花的世界。這時,八仙中的張果老必來此處。有時呂洞賓、何仙姑也來賞花、觀鷺、下棋。
這八仙中,呂洞賓和何仙姑的棋藝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常常一局能廝殺三天三夜,但大家都是以和告終。
這日,呂洞賓、何仙姑、張果老三人又去桃花島修煉。一路上,呂洞賓對何仙姑的“神卒”不服,何仙姑對呂洞賓的“回頭馬”也有疑意。何仙姑說:“一般下棋之人對弈起來常忽視卒的威力,用不好時叫小兵,卒用神了那才是神卒呢,”說完斜了呂洞賓一眼。這呂洞賓知道何仙姑說的是他,也不分辯,得意地誇起自己的回頭馬,說:“我的馬不用揚鞭自奮蹄。”張果老插話說:“你的神卒神,他的回頭馬烈,是卒勝馬,還是馬贏卒,到了地方你們再殺上一局。”說完一拍毛驢屁股,小毛驢揚起四蹄,跑在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