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美女的五個致命問題(1 / 2)

選美最重要的元素當然是美女。在開始介紹選美活動的曆史、流程、黑幕及各種離奇的故事之前,請讓我先在這裏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和美女緊密相關的幾個曆史遺留話題和現實問題。

《詩經》裏有大量的情愛詩歌。比如有直抒胸臆並一言道出普天之下好色男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在春光明媚之日與美女相約徜徉水邊嬉戲的“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有與美女幽會並做出大膽舉措的“白茅純束,有女如玉。有女懷春,吉士誘之。舒而脫脫兮”;有想美女成疾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思婦怨夫詩,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大家都知道,《詩經》產生和反映的社會生活背景大約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其中與美女相關的詩歌占據著相當大的篇幅。並且,其流傳最廣泛的作品也多與美女有關。

班固在《漢書?食貨誌》中記載“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於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此說首見於漢代,周秦典籍並無記載,曆史學家曾斷定,班固所言隻是根據武帝的“立樂府,采詩夜誦”所做出的簡單臆測。《國語?周語上》則言:“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曚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

如此看來,不論是“采詩說”還是“獻詩說”,這種以詩歌作為娛樂消遣載體的文化活動都與“上層”官方有著較為緊密的關係,甚至可以說都是由官方所組織的。

至漢代,又有“孔子刪詩”之說,其大意是《詩經》原來有三千多篇,孔子報著禮儀仁信智的心態刪去了大部分篇幅,隻留下今天的三百餘篇(首)。假若刪詩說成立,我們不妨試想一下,那刪去的兩千多篇(首)到底是什麼內容呢?這是一個不難想象的問題,孔子是個什麼人啊?他是聖人,他怎麼能容忍那麼多“靡靡之音”存在並大行於世呢?這不與他所主張的仁義道德相違背嗎?由此我們可以放心地猜測,那刪去的兩千多篇肯定大多也與美女有關,諸如思婦、暗戀、示愛、意淫等等。或許還有關於性愛生活的記錄呢!隻不過那些文字或許太赤裸了,讓我們偉大的孔聖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怒之下,就全給刪除。

盡管孔子可以“刪詩”,秦始皇可以“廢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書又可以“焚書坑儒”,但他們誰也不能擺脫與美女的關聯,不論他個人的權勢有多大,知識有多淵博,境界有多麼高深。就算一個出家或得道之人,誰也弄不清楚他到底有沒有對美女動過惻隱之心,現在沒有不代表曾經沒有,曾經沒有也不代表以後永遠都沒有。

以上,大量事實證明,我們的曆史、文化、藝術、政治、經濟、生活無不與美女有過“曖昧”的關係。那麼,時代發展至今天,這種症狀有沒有什麼改變呢? 且以下五個與美女有關的問題及調查結果,你或許就會知曉。

一、男人是否願意娶美女為妻?

美國一家專門從事婚姻調查的機構曾發布這樣一份調查報告:娶漂亮女人為妻的男人比其他男人的壽命平均要短12歲。

91%的男人認為娶美貌的女人做妻子是件冒險的事業;7%的男人認為容貌隻是女人的生命代碼,與做妻子沒有太大的關係;81%的男人希望妻子漂亮可愛,但不一定百裏挑一;3%的男人把娶一個美豔超群的妻子做為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