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基本原理和要求,筆者曾與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Z校合作進行了為期將近一年的實踐探索,希望通過基於學校的實踐行動,探索一些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整合開發與利用方麵的有益經驗。
Z校屬於餘杭區教育局直屬農村九年一貫製學校,該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麵做了一些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並且已經能基本做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化實施,在餘杭區處於比較領先的地位。目前,該校有一位兼職教師專門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其他幾位兼職教師負責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的指導。該校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分領域開設的,每周一節,共3節。另外在非指定領域,Z校也會定期組織一些活動,如班隊活動、心理健康、學校傳統節日(科技節、藝術節),還有一些競賽活動等,可以說Z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麵做了大量的實際工作。但是,Z校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學校不太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缺乏開發課程資源的主體意識、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率不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單一化傾向等普遍問題。基於提升該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質量的考慮,經得該校領導同意,我們與該校合作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實踐探索活動。
一、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領導小組
為了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組織保障,我們首先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領導小組。其架構如下圖所示:
整個領導小組的職責和分工如下:校長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和監督各部門的工作進展和成效,負責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資金落實和專家聘請。研發組由教導處行政人員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專兼職教師組成,負責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整個行動計劃的製訂和人員的安排與落實;擬訂活動主題、目標及製訂課程資源開發計劃;組織師生申報課程資源開發項目等工作。學工組由團委、大隊部行政人員和學生會學生幹部組成,主要負責對學生需求的調查和學生參與活動的發動與組織;對外聯絡與宣傳工作。研學輔導中心由科研室行政人員、有關專家組成,負責課程資源的現狀評估;編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開發的指導綱要;課程資源優劣的評價;建立和完善課程資源管理數據庫。
浙江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規範明確指出,要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就必須首先了解學校周邊的資源,了解學校周邊的活動資源(包括社區、少工委、文明辦等單位的人力資源、場所資源、網絡資源)。注意和家長、社區、鄉鎮等方麵保持聯係,建立互信互助的關係,爭取活動開展的多方麵支持並對其進行分析,才能更好地進行開發與利用。根據浙江省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Z校的實際,我們利用SWOT分析法對該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進行了解和分析。
(一)SWOT的基本內涵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企業內部分析方法,以資源學派學者為代表,將企業的內部分析與產業競爭環境的外部分析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結構化的平衡係統分析體係。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其中,S、W是內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SWOT分析法是一種能夠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現實的情況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從中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免的東西,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明確以後的發展方向。根據這個分析,可以將問題按輕重緩急分類,有利於領導者和管理者在單位的發展上作出正確的決策和規劃。現在,很多學者將這種企業內部的分析方法引入教育研究中,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本研究,我們希望借助SWOT分析法對Z校的校內外課程資源進行評估,以此為基礎分析資源開發的主題方向。
(二)Z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現狀的SWOT分析
對Z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現狀分析分為兩個部分進行。一是對Z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進行了總體分析,在整體上把握該校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利弊條件;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專項分析,對師資資源、物力資源、校外資源這三個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對策。
(1)師資分析及應對策略
我們從學校現有教師的人數、學曆水平、專業、職稱、勝任的學科、興趣特長等方麵進行了統計,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
學校有專職教師1人,兼職教師5人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隊伍。基本都是本科學曆,學曆層次較高,多數教師出生於農村家庭,最重要的是學校教師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進取精神。
1.Z校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在數量上偏少,每個兼職教師課業負擔較重;
2.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教學經驗豐富,但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缺乏經驗;
3.部分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觀念有待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方法和工作狀態有待進一步改進。
應對策略
1.加強校本培訓,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課程資源意識。
通過校本培訓,使教師形成正確的課程資源觀,加深對課程資源理論的認知和自身角色的定位,明確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應該用積極主動的新形象來取代長期以來消極被動的“教書匠”形象,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體。
2.注重科研和開發相結合,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優勢和機會
劣勢和挑戰
應對策略
教育科研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的重要因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實踐在教育科研基礎之上的。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帶動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3.加強合作,倡導合作性的學校文化。
教師缺乏合作意識是由教師職業發展造成的。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建立合作的學校文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依靠單個教師的力量絕不可能完成,它要求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吸收彼此的經驗,推動課程的發展。這種合作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教師之間的合作,可以是單個教師之間,也可以是教師小組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加強和學生、其他的校外人員之間的合作。
應對策略
組織人力、物力,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外資源,建立校外可利用資源庫,加強校外資源的管理,建立共享的機製。同時依托校外資源開發有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三、確定主題
經過對Z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SWOT分析,我們發現,Z校地處農村,校內外各種資源主要是自然與農業上產方麵的,再加上學校留有一塊較大麵積的空地,所以我們決定選擇“種植係列主題活動”為綜合實踐活動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切入點,根據第四章所倡導的“整合式”主題組織方式開展活動。這一活動的具體設想是:嚐試以學生身心全麵發展為終極目標,以培養學生多方麵素質為主要任務,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以還給學生完整生活為實踐出發點,借助農村田野實踐為向導,通過設計實施“種植係列活動”主題,應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整合模式,探索實現培養學生成為“整體的人”的教學目標。具體構想如下圖所示:
四、製訂計劃
確定了“種植係列”這一活動主題後,接下來的任務是製訂計劃。為了從整合角度開發與利用綜合實踐課程資源,學校同意了研發組和研學輔導中心共同製定的計劃
五、實踐探索——資源整合開發與利用的初步嚐試
(一)非指定領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開辟綜合實踐活動種植基地
在Z學校操場的空地上,有一塊較小的土地,以前隻是學校的一塊空地,因為在學校不起眼的角落,雜草叢生。經學校領導同意,準備將這塊閑置的土地開發成綜合實踐活動種植基地,在指導教師、705班班主任和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完成了對這塊“不毛之地”的加工改造,一直荒廢的土地資源終於可以利用起來了。此外,學校還專門撥了一定的綜合實踐活動經費,用來購買種子和化肥等農資材料,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資源。
2.選擇農業實踐活動種植作物
開辟了綜合實踐活動種植基地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選擇種植的作物。因為是一個班,所以相對簡單一點,首先是提供種植的菜單讓學生選擇,並把學生分成四組,由組長根據組員的選擇情況確定一種種植作物。最後確定學生每組種植的作物是蘿卜、番茄、茄子、黃豆。
(二)指定領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信息技術領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為了讓學生認識要種植的作物,了解作物的種植方法,我們利用網絡資源,在信息技術領域開設——如何網上搜索查閱相關資料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針對自己要種植的作物,通過網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認識作物,了解作物的種植方法,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走進蔬菜世界之一——認識蘿卜、番茄、茄子、黃豆
活動時間:2010年3月10日
活動班級:705
活動地點:計算機房
活動目標:
1.通過上網查詢搜集,初步了解蘿卜、番茄、茄子、黃豆的種植的方法與技術等方麵的知識與信息;
2.培養查找、搜集並簡單處理資料的能力。
活動準備:分組,推選組長,準備電腦。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在確定了研究的植物蘿卜、番茄、茄子、黃豆的基礎上啟發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你想獲取有關它們的哪些知識?
2.活動實施:
①小組討論:有關蘿卜、番茄、茄子、黃豆你想了解哪些方麵的知識?
②學生反饋討論結果集體梳理,確立小組想要研究的問題;
③學生分組上網查閱資料,記錄有關文檔或圖片。
3.總結交流:學生利用電腦或筆記分享各小組的資料與信息。
4.拓展延伸:還可以從植物的保健作用、美食飲品、雕拚製作、營養價值等方麵開展調查研究。
2.勞動技術領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學生了解了一些種植的方法,對種植作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就應該讓學生體驗種植過程,因為在實踐中,學生的感觸可能更深。以下是種植作物的教學設計:
活動時間:2010年3月20日
活動班級:705班
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和學生家長(農民)
活動地點:綜合實踐活動種植基地
活動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種植作物(蘿卜、番茄、茄子、黃豆)的生長過程和培養方法。
2.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學生實踐作物的種植方法。
3.通過實踐活動開展,學生認識到種植作物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了解勞動的辛苦,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以及珍惜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1.種植作物的種子或幼苗;
2.鋤頭、水桶、灑水壺以及合適的肥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