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蕭秋的簡曆(1 / 3)

蕭秋,今年十一歲,其父蕭石,其母王霞。

關於蕭秋名字的來曆很是簡單,隻因為他出生在一個萬物蕭條的暮秋季節,大字不識一個的蕭石靈機一動,就為兒子取了這個名字。

蕭秋的身體很不好,因為王霞在懷胎八月的時候,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動了胎氣。所以蕭秋自生下來就身體孱弱,百病纏身,而且經常作噩夢。

蕭秋生下來的時候,沒有哭過。他在四歲的時候,才學會走路,在五歲的時候,才學會說話。曾經有一個老先生說過,這孩子是個鬼胎,一輩子都注定要生活在陰影之中。

許多人都認為,這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未來是黯淡無光,是一輩子都要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中的。可是,蕭秋自從開始走路的時候,他的成長速度,就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

從六歲進私塾,到十一歲,僅僅五年時間,蕭秋就把私塾先生所有的東西都學了過通徹,並且常常問得先生啞口無言,自歎弗如,蕭秋神童的名聲是十裏八鄉都知。

蕭秋的性格,在擁有著山裏人最基本的淳樸和善良之外。他還有一顆極其樂觀的心態,他從不妄測未發生的事,他始終相信,未來隻會存在於今天的努力之上,而不是上天注定。

所以盡管身體很差,盡管噩夢纏身,但是,他從不自歎自怨,自卑自棄。他從不認為自己比任何人差,而實際上,他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同齡人。

蕭秋生長在大元王朝北疆群山的一個小山村裏。小山村名為太平村,村中有七百來人口,大部分都是靠砍柴打獵為生。

蕭秋的母親是個一輩子都沒走出深山的女人,勤儉善良,任勞任怨。

蕭秋的父親在年輕是曾在外麵闖蕩過,會幾手拳腳功夫,兼有一手好箭法。

蕭秋沒有兄弟姐妹,在兩年前,蕭秋在廟會用一頓飯就收買了一個憨厚老實的大個子。

在太平村附近的深山裏,有著數不清的飛禽走獸,蕭石的一手好箭法不但為他贏得了名聲威望,而且還使得家中遠比其他的村民要殷實,並且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秋兒,大龍,吃飯了。”一大早,王霞整理出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

“來了,娘!來了,大嬸。”正在院子裏的蕭秋和張大龍走進了屋子。

蕭秋長的很是俊俏,尤其是他的一雙眼睛更是充滿了靈氣,那仿佛是一種睿智的神韻,又仿佛是一種看透人世間種種的通達。這樣的眼睛,出現在一個十一歲的孩子身上,的確是種異數。

張大龍其實今年十五歲,可是在蕭石和王霞的眼中,張大龍卻足有二十歲。他的身子比健碩的蕭石都還要大上一圈,臉上肥嘟嘟的,濃眉大眼,憨態可掬。

“秋兒,大龍,我吃完飯後,就會上山,你們要聽娘的話。”蕭石滿麵髭須,很是魁梧,他一邊吃飯,一邊說道。

蕭秋道:“爹,那你小心點,我和大龍會聽娘的話的。”

蕭石點點頭,道:“嗯!這次我上山的時間可能長一點,你們不要擔心。”

“大,大叔,你多打點獵物回來!”張大龍一邊趴著飯,一邊含混地說道。個子大當然就能吃,而且張大龍還不是一般的能吃,三個人的飯量加在一起,也沒有他的大。

不過,張大龍也並不是白吃,他的力量大得出奇,基本上包攬了蕭家的全部體力活。

蕭家的柴火都是張大龍一個人砍來。每次上山,都能背回一般人四五倍的柴火。多出來的柴火,用來燒成木炭,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