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死而複生的草(1 / 2)

你聽說過有一種能死而複生的植物嗎?蕨類植物中的卷柏就有這種本領。將采到的卷柏存放起來,葉子因幹燥而卷縮成拳狀,猛一看,似乎已經死了。可是,一旦遇到水分,它又可以還陽“複活”,卷縮的葉子又重新展開。如果把它栽在花盆裏,過一段時間又可長出新葉。

卷柏並不大,高不過5-10厘米。主莖短而直立,頂端叢生小枝,地下長有須根,紮入石縫中間,遠遠看去很像一個個小小的蓮座。卷柏為什麼具有死而複生的本領呢?

由於生活在幹燥岩石縫裏的卷柏,很難得到充足的水分,因此它們具有體內含水量極低的特點。即使體內的含水量降到5%以下,它們照樣可以生活。卷柏遇到幹旱的季節,枝條便卷縮成團,不再伸展。雨季一到,卷枝即刻展開,又可繼續生長。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卷柏細胞的原生質耐幹燥,脫水的性能比其它植物強。一般的植物經不起長期幹旱,細胞的原生質長期脫水而無法恢複原狀,細胞就因此而幹死。卷柏則不同於一般植物,幹燥時枝條卷縮,體內含水量降低,獲水以後原生質又可恢複正常活動,於是,枝條重新展開,再顯出生機勃勃的樣子來。接受太空信號的植物。

1971年10月的一天,美國一位電子工程師喬治·勞倫斯和他的一位助手來到加利福尼亞州南方特梅庫拉村附近的橡樹林公園,這是一個類似沙漠一樣荒涼的地方,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記錄野生橡樹、仙人掌和絲蘭發出的信號。

他們選好了位置,放好了儀器,便坐在離儀器約9米遠的地方休息,吃點東西。當勞倫斯咬了一口肉腸後,發現儀器上那種穩定的哨音聲被一係列清晰的脈衝幹擾了。起初他以為,這信號可能是由於他殺死了香腸中的某些細胞而引起的,可馬上又想到,肉腸中的細胞早已死了。勞倫斯對此感到非常驚奇,這種聲音信號繼續發出清晰的、連續不斷地脈衝,長達一個半小時以上,一直到機器原來的哨音恢複,表明再沒有收到什麼才停下來。信號肯定來自什麼地方,因為他的儀器始終向著天空。他懷疑這可能是某種東西或某人從外層空間發出的信號。

勞倫斯為想到這一問題而激動不已,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裏,他改進了他的儀器,名之曰“用於接收星際間信號生物動力站”。1972年4月,他把他那台精良的儀器,又對準了那次嚼香腸時對準的方向--大熊星座,做進一步的試驗。打開發聲信號幾分鍾以後,儀器開始收到一種雖短促但可找到規律的信號。勞倫斯說,在他監測天空的一個單一的地方時,大約每隔3-10分鍾就可收到一次一係列迅速的脈衝,一直延續好幾個小時。他不明白這種信號是從什麼地方發來的,又是誰發出的。但是他認為極有可能是星際間的飄流物,為它們原來的星體執行什麼任務。他說:“這些信號可能是在天體赤道上繞行,這個赤道上有稠密的星球。我們可以從這一星域獲得某些東西,而不是從大熊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