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書
在南美洲巴西聖保羅市中心廣場上陳列著一部鋼書。這部共有1000頁的奇書均用不鏽鋼薄板鑄刻而成。書中記載著該市的曆史沿革、風土人情和名勝古跡,專供國外旅行者參觀閱讀。
皮書
在倫敦圖書館裏,珍藏著一批2000多年前盛行的羊皮書。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部書是《世界末日》,它是用30萬張又薄又亮的羊皮製成的。
木書
在朝鮮的一座右塔基層座內發現了一本印在木塊上的經書,它的書頁就像一塊塊小黑板,上麵塗有一層蜂蠟。字是用尖嘴金屬小捧刻寫的,最後用繩子把“小黑板”裝訂成冊。
可取暖的書
在伊拉克古城尼尼微的遺址,人們發現了一種8000多年前的古書。這批古書是用泥土燒製成的,每冊25厘米-30厘米見方。考古學家們發現,在寒冷的夜晚,人們可以將它燒熱後帶上床,一麵讀書,一麵取暖。
用黃金寶石裝飾的書
在倫敦圖書館裏,珍藏著一本用黃金寶石裝飾的書。這本書的封麵用銅、金、寶石做成,全書重100餘公斤,書中有551個金字。1964年,有個日本人出400萬法郎的高價想將它買走,但遭到了拒絕。
帽子書
秘魯歌德伯澤人所讀的書,看上去像一頂頂帽子。這種帽子書是用10多層布圍成帽圈,然後每層布上都粘著書頁,這樣一頂帽子就相當於一本書。這種書的產生是由於當地人認為書是文明的象征,而且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把書當成帽子來表示對知識崇敬。
比針眼還小的書
日本印刷公司利用最新電子技術,出版了一本叫《花語》的書,重量隻有0.0076克,而全書有100多頁,與平常人的指甲厚度相等。另外,日本還出版了一本能從針眼中穿過的書。當然,這些書都是用肉眼無法閱讀的。
木頭圖書館
西德卡塞爾市的動植物博物館裏,有個“木頭圖書館”,它總共收藏了546本書。這些書整齊地排列在書架上,乍一看像普通的大百科全書,實際上是由不同的灌木製作的。書背是樹皮,上麵釘有一塊金色的標簽,用拉丁文和德文注明了這種灌木的名稱。這些書是18世紀德國藝術大師席爾德巴赫製作的。
沒有書的書店
在剛果東北部亞米開齊人居住的地方,有一種店鋪叫做“掌書店”,這種書店沒有一本書。書店主人隻雇傭了幾名在當地被公認為有“才學”的人。想買書的人,隻需說明要哪些內容的“書”,就會有了解這方麵書的人走過來拉起你的手,用一種紫藍色的草汁在你手上寫下你所需要的內容,這就算你買到了這本書,最長的“書”可以從兩個手掌一直寫到臂的正麵。這種“書”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如果不需要了,就到“書店”去,用一種褪色劑將原“書”抹去,再換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