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懷仁聞說巫山有十二妖女出沒,官府又除妖不力,便想著去除妖,晚上與明禮商量。
明禮道:“與我商量什麼?問你兩個姐姐去。”
懷仁賠笑道:“你不要想太多了,我心裏隻有你。”
明禮道:“不怕賊偷,隻怕賊惦記,看到她二人看你的眼神我就不爽。”又道:“若有一天你把持不住,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我必定會殺了你。”
懷仁笑道:“我怎麼敢背叛你。”
明禮道:“不敢就好,我不在乎妖邪橫行,更不在乎蒼生受苦,我忍受十年之困隻為修出無上法術來保護你,不想又出來一個土言信一個金宣義,她二人又算什麼?一個隻是我的丫頭,一個是隻醜八怪。”
懷仁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忙轉移話題道:“我想去除妖,你還未說同意不同意呢。”
明禮道:“我說隱居山林你會同意?”
懷仁尷尬地笑笑。
次日五人便辭了文武誠摯去往巫山。
將近巫山時,忽見一路兵馬過來,懷仁便去攔住一兵卒問,那兵卒道:“巫山一帶有妖出沒,朝廷派五千軍馬前去除妖。”
懷仁心思這正是立功時機,便道:“麻煩報於你們將軍,我頗有一些除妖本事,願隨大軍同行。”
那兵卒果去報於將軍。這將軍不是別人,正是林華明部下張恒,如今已近五十歲年紀,因前些年夢中得張角仙師授術,頗有一些本事,現任豐台大營統領。
張恒聞報,便騎馬過來,看到宣義形貌怪異,揚智身材高大,疑為是異人,心中大喜,當即下馬拱手施禮道:“在下張恒,奉當今之命到巫山除妖,若得幾位神人相助,必能事倍功半。”
懷仁欣喜,便隨張恒同行。路上問及妖邪情況,張恒道:“據當地巡撫奏折,巫山十二峰化十二妖女,常向當地百姓索要錢物,若誰家不給便害得他一家不得安寧。當地兵馬與道士和尚除了幾個月,卻無一點兒進展,總督大人也因此喪命。當今體民生疾苦,心中焦慮,特命在下前來援助。”
懷仁道:“他們隻是普通兵士,怎能除得妖?”
張恒自豪地說道:“我這支部隊不同其他部隊,皆受當今親自接見過,身有皇家貴氣,且各個都經過特殊訓練,普通武夫三五個不能近他們,一般小鬼都近不得他們。”
二人說一番話,張恒又問懷仁姓名,懷仁道:“不才林懷仁。”
聞林懷仁三字,張恒愣了一下,打量了懷仁一番,又道:“你父親可是林華明?”
懷仁也愣了一下,答道:“正是,將軍怎知我父親?”
聞得是林華明之子,張恒差點流出淚來,歎一聲,說道:“沒有林將軍,哪有我今日,可惜他蒙怨而死,我竟無法為他報仇。”
林懷仁眼圈已紅,說道:“我也知父親被奸人陷害,奈何不知仇人是誰。”
張恒又一聲長歎,不再說話。
又過一二日,軍馬到得巫山一帶,與當地官兵見過,又問了一些情況。原來這十二個女子各個貌若天仙,不論官兵還是和尚道士見她們均不忍心下手,很多和尚道士反被她們害死。
言信不屑地道:“不過小小魅術。”
張恒道:“須得親自進山看看才知,不能教將士冒然進入。”
懷仁道:“我與將軍同往。”
明禮道:“我也去。”又回頭謂揚智道:“你們就在這裏等著。”
言信忽覺心中一陣不安,說道:“隻你們去恐有危險。”
明禮憤道:“烏鴉嘴,難道你進去便無危險?”
言信不說話,明禮與懷仁騰雲而起,那張恒腳下生一朵蓮花也飛起。
三人飛到那神女峰落下,望著那起伏的山巒,懷仁道:“並不知妖怪在哪座山峰,不如喚山神來問問。”
說罷,掄鎮天棍朝山頭打下,這一棍下去,整個山都晃了晃,張恒暗暗讚歎,他能為豐台大營統率,本事必是不俗,但他絕對無懷仁這般力氣。
一股青煙過後,一個老頭兒出現在麵前,正是山神爺,他佝僂個身子,不到懷仁腰部。山神戰戰兢兢地施禮道:“不知上仙到此,有失遠迎。”
懷仁忙還禮道:“小子失禮,敢問山神此地可有妖邪出沒。”
那山神一臉恐懼,說道:“小神不知。”
懷仁隻當山神爺害怕妖怪,便道:“但說無妨,我們今日來便是拿她們。”
山神道:“這裏確有妖怪,乃是十二峰靈氣與赤帝之女姚姬靈氣結合,經數千年修行幻得人形。”
明禮又想到在東北殺的那無道山神,又見這山神這般模樣,心中來氣,怒道:“你既是這裏山神,為何任她們到民間害人。”
山神戰栗道:“她們乃是姚姬靈氣成妖,多少與赤帝有關,小神不過小小山神,哪敢惹她們。”
明禮道:“帶我們去尋那些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