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zā

紮彩匠不給神磕頭——我知道他是哪裏泥?

紮嘴的葫蘆——倒不出啥來。

zá

雜燴湯裏的豆腐——白搭。

雜技團裏的摩托車——原地打轉。砸鍋賣鐵——不過啦。

砸鍋賣鐵——一錘子買賣。

砸開的核桃——兩邊有人(仁)。

砸了鍋子扒了灶——散夥(火)。

zāi

栽起秧子就打穀——哪有那麼快。

zǎi

宰狗的剝驢——越玩越大。

宰雞給猴看——殺一儆百。

宰相打燈籠——回府。

宰相的肚子——能撐船。

宰相肚裏能撐船——寬大為懷。

宰相肚裏能行船——心胸開闊。

宰相門第元帥府——門當戶對。

宰豬的弄一身血——成了紅人啦。崽打老子——錢(前)不是。

zài

在扁擔上睡覺——想得寬。

在家裏挺屍——裝病。

在劫難逃——命該如此。

在磨子上睡覺——想轉啦。

在沙灘上蓋樓——根基不牢。

在煙囪上睡覺——想通了。

在針尖上削鐵——追求利潤(刃)。

zǎn

攢雞毛紮撣子——湊數。

zāo

糟鼻子不吃酒——枉擔虛名。

糟鼻子不喝酒——枉擔罪(醉)名。

糟坊的姑娘——久(酒)手。

糟木頭刻手戳——不是那塊料。

záo

鑿壁偷光——孔明。

鑿壁偷光夜讀書——一孔之見。

鑿子碰榔頭——硬對硬。

zǎo

早晨的露水——不長久。

早晨的霧氣——一會兒就散。

早穿棉襖午穿紗——冷熱不均。棗核掉到醋缸裏——又尖又酸。

棗棵子放驢——沒處插嘴。

棗木疙瘩——劈不成絲,剁不成綹。

棗子骨頭——梆硬。

棗子骨頭——兩頭利。澡堂的拖鞋——甭提了。

澡堂子搬家——不讓人喜(洗)。

zào

皂君廟的獅子——缺對。灶王老爺下界——保平安。

灶火坑裏燒山藥——吃裏扒外。

灶君爺卷門神——畫裏有畫。

灶君爺上天——多言好事。

灶坑裏插犁杖——挑灶了。

灶坑裏燒王八——又憋氣又窩火。

灶坑挖井,房頂開門——六親不認。

灶老爺騎竹馬——神上天了。

灶老爺與鍾馗——斜神一對。

灶門前的燒火棍——越來越短。

灶膛裏的濕柴——有煙沒火。

灶膛裏燒皮條——卷回來了。

灶台上的抹布——專門揩油。

灶王爺打跟頭——砸鍋了。

灶王爺掉進鍋裏——主(煮)不得。

灶王爺翻跟頭——不敢離板。

灶王爺掏耳朵——崴泥。

灶王爺演戲——胡鬧鍋台。造屋請個箍桶匠——找錯人啦。

zéi

賊被狗咬——說不出口。

賊帶徒弟——誨淫誨盜

賊喊捉賊——倒打一耙。

賊見真贓——諱不得。

賊去了關門——遲了。

賊娃子說夢話——不打自招。

賊娃子說夢話——想偷。

賊眼裏淨小偷——以己度人。

賊贓——怕人吃。

賊走後關門——怕再來。

zhā

紮耳朵眼上轎——及時。

zhá

鍘刀剃頭——拿著腦袋玩耍。

鍘刀下的陳駙馬——應得下場。炸糕上籠屜——走油漏氣。

炸油條的棉襖——有(油)點。

zhǎ

眨巴眼看月亮——好大的心(星)。

眨巴眼生個瞎子——一代不如一代。

眨眼打哈欠——揚眉吐氣。

zhà

乍人蘆芋——不知深淺。炸彈落地——四麵開花。

炸了窩的黃蜂——一片亂轟轟的。

炸藥斷了撚——放啞炮了。蚱蜢戴眼鏡——臉麵不大。

蚱蜢配蝗蟲——門當戶對。榨油房裏的鐵圈——箍得梆梆緊。

zhāi

齋公丟臘肉——不好作聲。

齋公罵尼姑——先說先贏。摘櫻桃爬到柳樹上——白忙話。

zhái

宅神堂裏的雞子——寶貝蛋。擇菜剝蔥——各管一工。

zhān

占卜的改行——不搞鬼事了。沾在胡子上的飯粒——吃不飯肚子。氈匠擀氈——厚此薄彼。

氈子上拔毛——不顯眼。粘鳥的網——眼兒多。

粘牙的燒餅——麵生。

zhǎn

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

斬草斷根——除惡務盡。

斬掉頭的蛇——毒心未死。

zhàn

占著茅坑不拉屎——不幹正經事兒。戰場上拚刺刀——短兵相接。

戰馬離了群——孤僻(匹)。

戰爭販子講和平——口蜜腹劍。站得身子正——哪怕影兒斜。

站在高山看大海——遠水不解近渴。

站在海邊打咳聲——望洋興歎。

站在河裏撒尿——隨大流。

站在黃河兩岸握手——差遠了。

站在樓上看人——把人瞧低了。

站在廟門口罵禿子——跟和尚過不去。

站在人背後拉弓——暗箭傷人。

站在遠洋輪上說怪話——海外奇談。

站在雨地裏——怎能不濕腳。

站著身子說話——不腰酸。

站著說話——不腰疼。綻開鞋前頭——冒尖。蘸了汽油的柴禾——一點就著。

蘸水鋼筆——沒冒(帽)。

蘸水鋼筆——沒有膽。

zhānɡ

張操畫鬆樹——雙管齊下。

張飛擺屠案——凶神惡煞(殺)。

張飛扮姑娘——咋扮咋不像。

張飛吃秤砣——鐵了心了。

張飛吃豆腐——小菜。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個。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張飛的騾子——不見奇(騎)。

張飛瞪眼——怒發衝天。

張飛翻臉——吹胡子瞪眼。

張飛古城罵關羽——誤會。

張飛喝斷當陽橋——驚退了百萬曹軍。

張飛忌酒——明天不晚。

張飛見李逵——對脾氣了。

張飛見李逵——兩個黑臉兒的。

張飛進宰房——嗜殺成性。

張飛開店——鬼不上門。

張飛開店——無人上門。

張飛哭劉備——凶(兄)呀。

張飛賣刺蝟——人硬貨紮手。

張飛賣豆腐——黑白分明。

張飛賣肉——幹本行。

張飛娘姓吳——無(吳)事(氏)生非(飛)。

張飛請客——不領情不行。

張飛紉針——有勁無處使。

張飛上陣——橫衝直撞。

張飛睡覺——不必(閉)演(眼)。

張飛繡花——粗人有股細勁。

張飛夜戰馬超——不分勝負。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張飛戰嶽飛——打哪說起。

張飛做縣官——能武能文。

張飛喝酒李公醉——累及他人。

張果老閉眼吃虱子——眼不見為淨。

張果老倒騎驢——怕見畜牲麵。

張果老倒騎毛驢——背道而馳。

張果老的驢——不見奇(騎)。

張果老賣壽星——倚老賣老。

張果老騎驢——倒著走。

張和尚的帽子放到李和尚頭上——張冠李戴。

張口吃天——辦不到。

張良的玉簫——吹動軍心啦。

張驢兒告狀——冤枉好人。

張驢兒告狀——心懷鬼胎。

張三打鳥,李四放生——各有一好。

張三的帽子——李四戴不得。

張生回頭望鶯鶯——戀戀不舍。

張生會鶯鶯——還能少了你這個小紅娘。

張生看鶯鶯——一見鍾情。

張僧繇寫真——畫龍點睛。

張順浪中鬥李逵——以長攻短。

張鬆背書——過目成誦。

張鬆閱書——一目十行。

張天師被鬼迷——甘受引誘。

張天師被蛇咬——手段用絕了。

張天師的鞋——雲裏來,霧裏去。

張天師給娘打——有法無用。

張天師過河——自有法度(渡)。

張天師跪泥塘——求情(晴)。

張天師畫符——鬼清楚。

張天師家裏鬧鬼——說也不信。

張天師麵前畫符——班門弄斧。

張天師戲何仙姑——兩相情願。

張小泉的剪刀——名牌;

張羽的橫笛——驚動龍女啦。

張嘴吃荊條——肚裏把筐編。

張作霖的紅朱筆——願怎麼畫就怎麼畫。

zhǎnɡ

長的是鴿子眼——光往高門樓上飛。

長疥瘡烤火——引火上身。

長全毛的喜鵲——飛啦。

長足的葫蘆——急開瓢。掌鉗的敲小錘——正在火候上。

掌上明珠——愛不釋手。

掌心上出毛——一把老手。

zhànɡ

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丈二燈台——不自照。

丈八高的燈塔——照遠不照近。

丈八金身——摸不著頭腦。

丈八羅漢——摸不著頭腦。

丈二高的門檻——難進。

丈二寬的大褂——大搖(腰)大擺。

丈二繩子抽馬——鞭長莫及。

丈夫打扇——淒(妻)涼。

丈母娘見姑爺——沒話找話。

丈母娘看姑爺——橫豎都順眼。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

丈母娘看著女婿親——為著閨女一個人。

丈母娘留姑爺——死辣(拉)活辣(拉)。帳子裏唱大曲——自家欣賞。

帳子裏唱戲——外人看不見。

帳子裏縫被單——內行。

zhāo

招的女婿——話多。

招親招來了豬八戒——自找難看。朝睡暮起——不見天日。

zháo

著火挨板子——兩頭發燒。

著了雨的高粱苗——噌噌地往上躥。

著了雨的熟石榴——咧嘴了。

zhǎo

爪鉤剃頭——兩道的。找不到柴禾摸不著灶——起不了火。

找了雞再找蛋——追本求源。

找啞巴問路——白費口舌。沼澤地的推土機——拖泥帶水。

zhào

照葫蘆畫瓢——不像也有個七八分。

照鏡子算眉毛——數不清。

照鏡子作揖——自己拜自己。

照貓兒畫虎——又像又不像。

照著病情開藥方——對症下藥。趙高的女兒——裝瘋賣傻。

趙公明下山——光惡不善。

趙國的和氏璧——價值連城。

趙括講兵法——誇誇其談。

趙括全軍覆沒——壞在紙上談兵。

趙匡胤吃小豆腐——走到哪步說哪步。

趙匡胤穿龍袍——改朝換代了。

趙匡胤的兵器——光棍。

趙匡盾掉井——勞(撈)駕。

趙匡胤賭博——輸打贏要。

趙匡胤輸華山——無可奈何。

趙匡胤斬了鄭子明——後悔晚矣!

趙孫李——沒錢。

趙雲大戰長阪坡——大顯神威。

趙雲救阿鬥——拚老命。

趙子龍帶兵——一世不打敗仗。

趙子龍上陣——百戰百勝。

趙子龍上陣——單槍匹馬。笊籬打夯——抄上了。

笊籬撈錢——抄上了。

笊籬遮胸——多心。罩裏螺螄——十拿十準。

罩裏魚——不愁拿。

zhé

折斷的藕——絲連著。

折戟沉沙——一場空。

zhè

這邊人照見那邊人——粥薄。

這邊篩鑼,那邊敲鼓——一個點兒。

zhēn

針鼻——顯(線)眼。

針鋒對麥芒——尖對尖。

針尖對麥芒——奸(尖)對奸(尖)。

針尖對麥芒——針鋒相對。

針尖油撚兒——挑明了。

針尖對棗刺——尖碰尖。

針尖兒上擦油——又尖又滑。

針尖兒上落灰——微乎其微。

針尖挑泡——放膿。

針尖紮到手心裏——刺到了痛處。

針灸四肢——乍(紮)手乍(紮)腳。

針毯上睡覺——坐臥不安。

針挑手中刺——一個更比一個尖。

針眼裏觀景——一孔之見。

針眼裏瞧人——把人看小了。榛子長了蟲——殼裏空。

榛子落地——熟透了。珍寶商店——八麵玲瓏。

珍珠港的寶貝——蚌埠。

珍珠落在玉盤上——叮當作響。

珍珠沒眼兒——瞎寶貝。真老九的弟弟——真老實(十)。

真武爺撒手——沒訣啦。砧板螞蟻——刀下找食。

砧板上的肉——任人剁。

砧板上的魚——任人宰割。

砧板上麵砍骨頭——幹脆。

zhěn

診脈開方——對症下藥。枕木上的鋼軌——明擺著。

枕頭底下的風——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

枕著扁擔睡覺——擱在腦後。

枕著扁擔睡覺——想得寬。

枕著烙餅挨餓——懶死了。

枕著槍睡覺——警惕性高。

zhèn

震破膽囊的魚——暗暗叫苦。鎮江名醋——酸溜溜。

zhēnɡ

正月初二拜丈母娘——正適時。

正月初五跳神——門裏跳到門外。

正月初一拜年——淨揀好話講。

正月初一看曆書——日子還長。

正月十五打牙祭——一年一回。

正月十五的走馬燈——到處見。

正月十五趕廟會——隨大流(溜)。

正月十五看花燈——走著瞧。

正月十五賣灶爺——留神。

正月十五送財神——趕到最後一天。

正月十五貼門神——過景了。睜大眼睛打呼嚕——裝睡。

睜著眼睡覺——沒有夠。蒸包子揭出餡餅來——壓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