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sā

仨錢買個雞爪子——貴賤不算貨。

仨錢買個呂洞賓——把神仙看輕了。

仨錢扔到盒盤上——你還拿大糖啊。

仨子擺兩處——一是一,二是二。撒手的氣球——無牽無掛。

sǎ

撒了鹽的油鍋——熱鬧開了。

sà

卅夜看皇曆——沒有日子了。

sāi

腮幫子上貼膏藥——不留臉。塞耳偷鈴——徒自欺誑。

塞起耳朵不聽話——裝聾。

sài

賽馬場上的冠軍——一馬當先。

sān

三百減五十——二百五。

三板斧砍不透的臉——厚得出奇。

三輩子無後——絕了。

三本丟了兩本——一本正經。

三岔口相打——一場誤會。

三尺竹筍——個子不小肚裏空。

三刀砍不出血——蔫鬼。

三等白相人——隻會吃自己人。

三點成一線——準了。

三分錢買個鴨頭——得把嘴。

三分人才七分鬼——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三伏的風,三九天的火——及時。

三伏裏的蛇——真毒。

三伏天穿皮襖——武(捂)漢(汗)。

三伏天的水——見不得太陽。

三伏天的狗——喘氣不息。

三伏天的涼風——來的是時候。

三伏天的雨——說來就來。

三伏天借扇子——不識時務。

三伏天下雨——雷對雷。

三伏天絮棉襖——閑時置下忙時用。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三個大盤上泥鰍——多餘(魚)。

三個和尚沒水吃——互相攀靠。

三個和尚抬水——人浮於事。

三個老鼠拜年——一年不如一年。

三個蘿卜兩個糠——就你一個嘎崩脆。

三個菩薩兩炷香——沒你的份。

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三個人分兩邊拉車——使偏了勁兒。

三個土地堂——全是妙(廟)。

三個小鬼丟了倆——失魂落魄。

三個月連下雨——寡情(晴)。

三根麻花進肚兒——淨說擰勁的話。

三條腿的蛤蟆——難(南)纏(蟾)。

三顧茅廬——求賢。

三國的蔣幹——誤事。

三國的十常侍——朋比為奸。

三國的孫策——小霸王。

三國的魏延——久後必反。

三國歸司馬——完了。

三國演義中的許褚——赤膊上陣。

三合板的雕花——刻薄。

三花臉戴翎子——陡地又威風了一節子。

三花臉的鼻子——看白了。

三花臉害眼——瞎瞅(醜)。

三花臉演戲——出醜。

三花臉照相——鬼相。

三花臉做皇帝——做不好久。

三間屋子不安獸頭——一抹光脊。

三角銼刀——麵麵有用。

三角頭的蛇——毒。

三斤毛鐵打秤鉤子——彎子大得很。

三斤重的人,四斤重的肝——人小心大。

三九寒天喝老酒——身上怪熱乎的。

三九天不戴帽子——動(凍)腦筋。

三九天穿單褂——抖起來了。

三九天穿裙子——美麗動(凍)人。

三九天過河——方便。

三九天生的孩子——愣(冷)娃。

三句話不離本行——幹啥說啥。

三塊板兩條縫——有什麼好問(紋)。

三棱角的腦袋——哪兒找那麼合適的帽子。

三兩黃金吃藕粉——貴人吃貴物。

三兩棉花四兩線——你去紋紋看。

三兩棉花四張弓——細細談(彈)。

三流子的哥哥——二流子。

三爐香盡了——沒剩(神)下。

三門峽的石峰——中流砥柱。

三畝地裏一棵苗——獨種。

三畝竹園出棵筍——獨一無二。

三年不漱口——還是一張臭嘴。(湖南)

三年陳賬——還翻它做什麼。

三年前被蛇咬——見了井繩也哆嗦。

三片子嘴——能說會道。

三齊王登殿——野心不小。

三齊王亂點兵——點得老幼不安。

三槍打了二十七環——八九不離十。

三人分兩饃——咋掰。

三人過獨木橋——有先有後。

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三升的菜籽——數不清。

三十拜年——早了一步。

三十兒晚上買灶王——買的找不著賣的。

三十裏路罵知縣——圖口快活。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

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子。

三十年的寡婦——老手(守)。

三十晌午賣供桌——越混越寬展。

三十歲進養老院——享福太早。

三十晚上熬年——送舊迎新。

三十晚上逼債——年關難過。

三十晚上的門神——談不攏。

三十晚上放鞭炮——辭舊迎新。

三十晚上掛判官——廢話(畫)。

三十晚上看月亮——沒指望。

三十晚上盼初一——指日可待。

三十晚上殺母豬——供不了神,又害死一條命。

三十晚上討賬——找一門來了。

三十晚上走路——沒影兒。

三十夜的灶老爺——擠不上天。

三十夜燒祖宗——做給活的看。

三歲的小孩看戲——湊熱鬧。

三歲掉牙——老得夠早了。

三歲娃爬梯子——上下為難。

三歲小孩子——要哄。

三歲小孩貼對聯——不知上下。

三堂審蘇三——真相大白。

三天不說兩句話——少言。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磨洋工。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做停停。

三條腿的蛤蟆——與眾不同。

三條腿的驢——沒法走。

三下五去二——幹脆利落。

三下子丟了兩下了——就這一下子了。

三仙姑撒潑——裝神弄鬼。

三仙講道情——假話。

三弦當琵琶——少根弦兒。

三月的風箏——越放越高。

三月的禾苗——越長越興旺。

三月的桃花——空好看。

三月的陰天刮開了臉——還陽啦。

三月的櫻花——鮮一時。

三月的榆樹——有餘(榆)錢。

三月黃大麥——頭勾下去啦。

三月裏敞胸——懷春。

三月裏斷吃的——青黃不接。

三月裏賞花——萬紫千紅一片春。

三月裏生孩子——春天(添)。

三月間的柳花——謝了。

三張紙畫個鼻子——多大麵子。

三張紙畫一個鬼腦殼——你嚇哪一個。

三丈竹竿爬了二丈九——差不多了。

三隻手——專扒人。

三錐子紮不出血來——老牛筋。

《三字經》橫念——人姓(性)狗(苟)。

sǎn

傘把掛小鑼——響聲在後。

傘兵跳傘——一落千丈。

傘頂漏雨——輪(淋)到自己頭上了。散了的籃子——難再編。

散了的念珠——斷了線。

散了棵的白菜——沒有心。

sānɡ

桑蠶變老——一袋煙的工夫。

桑木扁擔——寧折不彎。

桑椹落地——熟透了。

桑葉的市價——日日上漲。

sǎnɡ

嗓子裏掛小鑼——話音又響又脆。

嗓子裏塞把胡椒粉——夠嗆的。

嗓子眼兒安喇叭——好高的調門兒。

sāo

騷狐狸見不得關二爺——邪不壓正。

sǎo

嫂子戲小姑——洋相多。掃地打筋鬥——成精作怪。

掃地笤帚——不向裏專向外。

sào

掃把戴草帽——也算人啦。

掃把繪圖——大話(畫)。

掃帚顛倒豎——沒大沒小。

掃帚畫花——粗枝大葉。

掃帚掃頭皮——心煩意亂不是味。

掃帚寫字——大劃拉。

掃帚作揖——拜把子。

sè

色盲眼看花——青紅不分。

sēn

森林裏的一片樹葉——有也不多,無也不少。

森林裏起火——禽獸遭殃。

sēnɡ

僧多粥少——分不開。

shā

殺雞吹屁股——不是行家。

殺雞給猴看——懲一儆百。

殺雞取蛋——隻顧眼前利。

殺雞使牛刀——大材小用。

殺雞用牛刀——小題大做。

殺盡報曉雞——天照樣亮。

殺人不見血——陰毒。

殺人不眨眼睛——凶殘。

殺人不用刀槍——軟收拾。

殺人的和尚念佛經——假慈悲。

殺人的做了官——沒王法。

殺人和尚念大悲咒——口是心非。

殺豬吹屁股——假充內行。

殺豬的賣肉——內行。

殺豬的抓豬——活不長。

殺豬過年——年年俱全。

殺豬拉腿——吹氣。

殺豬殺尾巴——各有各的殺法。刹車拋錨——停止不前。沙包盛酒——不在乎(壺)。

沙地拔蘿卜——幹淨利落。

沙地的蝦——跳不了。

沙地裏蘿卜——青脆。

沙地裏曬滎麻——自找麻煩。

沙發上打盹——有依靠。

沙罐裏搗大蒜——非砸爛不成。

砂鍋安把——怯杓。

砂鍋搗蒜——一錘子買賣。

砂鍋燉肉——熬出來的。

砂鍋和麵——不如盆。

砂鍋裏熬豆腐——樂顛了。

砂鍋裏煮雞頭——眼爛了嘴還硬。

砂鍋撂到木墩上——問(紋)到底。

砂鍋挑子掉山下——一個好的沒剩。

沙河裏的石頭——磨得沒角沒棱了。

沙薑治跳騷——一物治一物。

沙犁打癩蛤蟆——一對疙瘩貨。

沙裏澄金——輕重分開了。

沙裏換金——越細越好。

沙漠裏的鴕鳥——顧頭不顧尾。

沙漠裏走夜路——認不準方向。

沙灘打樁——不牢靠。

沙灘放風箏斷了線——無牽無掛。

沙灘上造樓閣——根基不牢。

沙灘上揀小米——不夠工夫錢。

沙灘上砌高樓——底子有問題。

沙灘上走路——一步一個腳印。

沙糖羅漢——吹起的。

沙土包裏放屁——孩子氣。

沙井——掏不深。

沙窩裏的駱駝刺——自生自長。

沙子築壩——擋不住水。鯊魚吃麻蝦——不夠嚼的。

鯊魚上岸——你別驕(鮫)橫了。

鯊魚學黃鱔——盡想滑。紗絹做布賣——不知好歹。

紗線扳牌樓——枉費心機。

shā

傻大姐看戲——瞎起哄。

傻二小吊孝——哭半天不知誰死了。

傻老婆炒菜——不管閑(鹹)淡。

傻小子熬粥——不等熟。

傻小子不識貨——揀大的摸。

傻小子叫鴨子——全來了。

傻小子看走馬燈——去了又來。

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旺。

傻小子中狀元——難得。

傻子不識冰糖——好煩(礬)。

傻子不識打更——敲竹杠。

傻子不識電燈——閑(線)扯淡(蛋)。

傻子抽水煙——連吃帶喝。

傻子打嗬欠——一股呆氣。

傻子的麵孔——憨厚。

傻子的腦殼——呆頭呆腦。

傻子的眼睛——愣神兒。

傻子逗長蟲——憨大膽。

傻子過年看別人——人家咋著咱咋著。

傻子看電線——一溜胡扯。

傻子扛房梁——頂在這兒了。

傻子上街——光看熱鬧。

傻子耍七節鞭——胡論(搶)。

傻子做春夢——疾心妄想。

shāi

篩眼裏看人——把人看零碎了。

篩子當鍋蓋——出氣眼多。

篩子擋門——不遮風。

篩子蓋麻雀——有空難逃。

篩子裏捉黃鱔——走的走,溜的溜。

篩子下的麥粉——麵麵俱到。

篩子做門——難遮眾人耳目。

shài

曬場上潑水銀——無孔不入。

曬幹的蛤蟆——幹瞪眼。

曬幹的蘿卜——蔫了。

曬裂的葫芒——開了竅。

shān

山坳上的鬆樹——飽經風霜。

山頂上乘涼——占上風。

山頂上吹螺號——遠近聞名(鳴)。

山頂上打井——枉費力。

山頂上點燈——高明。

山頂上的草——根子硬。

山頂上放爆竹——想(響)得倒高。

山頂上喊話山底答——上下呼應。

山東的驢子學廣西的馬叫——南腔北調。

山東跑到山西——兩岔。

山洞裏說話——隨聲附和。

山高皇帝遠——管不到。

山溝的石頭——變不成雞蛋。

山溝裏打鼓——回想(響)。

山穀裏喊話——一呼百應。

山穀裏敲鼓——處處有回音。

山猴子爬樹——拿手的戲。

山後頭的蠍子——餓(惡)著(蜇)。

山雞吃黃連——苦在心不敢提(啼)。

山間的竹筍——嘴尖毛長。

山間竹筍——腹中空。

山澗裏竹子——嘴類皮薄腹中空。

山澗小路——坎坷不平。

山腳下的廟神——開門見山。

山老鼠——溜得快。

山狸子坐土墩——冒充鎮山虎。

山裏的石榴剝了皮——點子多。

山裏紅包粽子——少找(棗)。

山林中的葛藤——依附著大樹向上爬。

山貓進屋——來者不善。

山坡上蓋樓房——根底硬。

山上打柴,過河脫鞋——到哪說哪話。

山上倒水——下流。

山上的狐狸——又饞又猾。

山上的黃猄——專走老路。

山上的泉水——見縫就流。

山上的鬆柏——四季青。

山上滾石頭——眼看著下去了。

山上跑馬——路子不平。

山上無大樹——茅草也當林。

山神爺伸手——要供。

山水畫——沒人。

山條編小籃兒——看著容易做著難。

山西人——愛吃醋。

山杏核——苦人(仁)兒。

山崖上的葡萄——一提一大串。

山羊打架——勾心鬥角。

山羊打仗——死頂。

山羊駕轅——充大牲口哩。

山羊拉車——不聽那一套。

山羊拉尿——一點一點來。

山嬌的化身——人麵獸心。

山鷹叼蛇——十拿九穩。

山中打獵——見者有份。

山中的野豬——嘴巴子厲害。

山中無甲子——寒盡才知年。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山中無老虎——猢猻也成精。

山豬逢獵手——難逃。

山字垛山字——出。杉木杆子——寧折不彎。扇著扇子聊天——說風涼話。

扇著扇子說話——風言風語。

shǎn

閃電當作天裂縫——異(一)想(響)天開。

閃電娘娘丟了鞋——不知在雲裏還是在霧裏。陝西驢子不拽車——由不了它的意兒。

陝西麵條——又酸又辣。

陝西鞋——軟底兒。

shàn

善事麵——白吃。鱔魚釘住頭——看你再滑到哪裏去。

鱔魚遇見蛇——比比長短。扇子一搖——生風。(故意找麻煩之意。)

shānɡ

傷銃的野豬——見物就拱,見人就咬。

傷風的鼻涕——甩掉。

傷口上撒鹽——痛上加痛。

傷了的老虎——藏得深。商店的幌子——撐門麵。

商店裏的樣品——擺設。

商店下班——關門。

商人賣布——讓尺不讓錢。

商人賣布——讓話不讓錢。

shànɡ

上岸的蚌殼——不開口。

上北京走懷柔——大繞。

上不沾天,下不著地——兩頭不落實。

上吊抹脖子——沒救兒啦。

上墳不帶燒紙——惹祖宗生氣。

上墳燒楊葉——沒指(紙)了。

上墳燒紙錢——自家人哄自家人。

上風頭揚穀秕——方便。

上供的饅頭——摞上了。

上海的遊民——癟三。

上羈絆的騾子——踢打不開。

上架的大瓜——吊起來了。

上架的葡萄——架倒身落地。

上轎丟了繡花鞋——活活急死人。

上轎現紮耳朵眼兒——臨時忙活。

上街買帽——對頭。

上了岸的船——撐不動。

上了山頂想上天——人心不足。

上了套的牲口——聽喝。

上了鏽的剪子——張不開。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門的買賣——好做。

上廟求菩薩——你不燒香,他不出簽。

上山打柴,下河摸魚——見機行事。

上山就打柴,下河就脫鞋——到哪裏說哪裏話。

上山人背毛竹——顧前不顧後。

上山人海全無敵——降龍伏虎。

上市的糖葫蘆——成串。

上天摘星星——異想天開。

上吐下瀉——兩頭兒忙。

上下華山——一條路。

上有金木,下有水土——差火。

上澡堂子喝茶——裏外涮。

上這山看那山高——見異思遷。

上嘴皮挨天,下嘴皮貼地——好大的口。緔鞋不拿錐了——真(針)行。

shāo

梢尾騾子——使不住。筲箕裏裝菩薩——掏(淘)神。艄公不搖櫓——耽誤一船人。燒鏊子烙糊了餅——不看火色。

燒餅鋪的老鼠——吃貨。

燒餅上的芝麻——白搭。

燒房子趕老鼠——因小失大。

燒糊了的卷子——花子樣。

燒黃青菜煮焦飯——過火。

燒火棒扒拉火——一頭捅。

燒火棍——一頭熱乎。

燒火棍紮雞毛——什麼膽(撣)了?

燒火拉風箱——直來直去。

燒雞不叫燒雞——窩脖。

燒酒當冷水賣——太賤。

燒了廟的土地爺——走投無路。

燒熟的蛤蜊——閉不攏嘴。

燒蝦等不到紅——急性子。

燒香不作揖——香也燒了,菩薩也得罪了。

燒香趕出和尚——喧賓奪主。

燒香惹鬼叫——好心沒好報。

燒香燒了佛屁股——弄錯了。

燒香忘磕頭——顧此失彼。

燒粥放鹽不就菜——光吃閑(鹹)飯。

sháo

勺子沒有把——捏著撇。

shǎo

少吃鹹魚少口幹——何必多管閑(鹹)事。

少角的菱兒——老的香。

少鹽無醋——沒味。

shào

少白頭騎個花白驢——色對毛也對。

少林寺的和尚——好拳腳。

少年長白發——青春還在。

少時裁衣老來穿——過時的貨。

shé

舌頭沒骨頭——願怎麼說就怎麼說。

舌頭磨剃頭刀——好險。

舌頭抹蜜——講甜話。

舌頭繞到木樁上——胡攪蠻纏。

舌頭舔鼻尖——還差一截子哩。

舌頭無根——隨人轉。

舌頭咽進肚裏邊——大張嘴沒個說的。

舌頭再硬——頂不出腮。蛇吃黃鱔——大家死。

蛇吃黃鱔——比長短。

蛇吃雞蛋——一粗一細。

蛇吃老鼠——囫圇吞。

蛇吃青蛙——一節倒一節。

蛇洞對著蠍子洞——以毒攻毒,以毒卸毒。

蛇兒纏青蛙——要命的時候。

蛇兒爬到鐮刀上——不敢纏。

蛇和蠍子交朋友——毒上加毒。

蛇見雄黃——骨頭酥。

蛇進草窩——無人知。

蛇吞鼠,鷹吞蛇——一物降一物。

蛇吞象——不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