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7形象劇

形象劇是在新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環境下誕生的一種新的舞台藝術,是中國新文藝的現代派代表。

概念簡要

羅澤易,秀男先生,2002年始研究世界舞台藝術,2003年始,組織了一批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愛國青年,走遍了全世界80多個國家與地區,收集和參閱世界各國的大量的文化藝術資料,最後提出和創造了本世紀屬於中國的一個新的舞台藝術——形象劇。

形象劇概念正式提出時間為2004年,2006年正式被命名其學術名為形象劇。形象劇是在新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環境下誕生的,是中國新文藝的現代派代表。

英文名稱及縮寫

剛開始,一些國際專家建議將其命名為現代時尚文化劇,由於形象劇的最早提出者和創造者是中國青年,形象劇源自中國,中國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根據形象劇的本身特點,最後確定為“形象劇”,“形象劇”的英文名為“Xingxiang Opera”,英文字母縮寫為“XO”;中國形象劇的英文統一翻譯為“China Xingxiang Opera”,英文字母縮寫為“CXO”。

誕生的時代背景

中華民族文化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經過了五千多年的發展而形成的。具有兩個基本特點:多個民族文化共存和曆史悠久。而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既要繼承傳統,又要革舊推新,永遠朝著民族文化團結和共融的方向和目標發展。那麼,我們需要尋找一個中華民族文化品牌,她既能融合中國所有民族的文化;體現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曆史的文明;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本質,又要能與國際上的現代文化接軌,能很好的被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所認同和接受。

中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過去的幾千年裏,一直在國際舞台上承擔著引領世界潮流的角色。但是,由於近代不思進取的“自大”清朝,中華民國後,中國又是世界二戰的主戰場,政府的腐朽無能和長年戰爭的摧毀,使得中國落後了後期興起的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各領域從國際領先的興盛時期轉入沒落時期。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建國後,中國人民終於擺脫了世界列強的控製和侵略,得到了民族的獨立和自由。中國人民需要洗去“東亞病夫”的恥辱,再次在世界民族中崛起。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獨立自主,振興中華。在世界各國的重重封鎖下,勤勞堅強的中華各族人民積極的響應了黨中央號召,團結一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斷摸索和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六十年如一日,同甘共苦,風雨兼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齊頭並進,在幾代領導人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得到史前未有的高速發展。以深圳特區、浦東新區,濱海新城為龍頭,如今的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環渤海灣城市群已經躋身世界級大城市群的行列,隨著“以工補農”、“城鄉一體”、“發展大城市群”等新戰略的提出,可以預見中國城市化發展必將迎來新的高潮,這三十年裏,中國城市化道路取得全球史上罕見的成就。中國經濟騰飛了,中華民族文藝複興則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曆史使命。為此,從2003年始,我們自發組織了一批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愛國青年,走遍了全世界80多個國家與地區,收集和參閱世界各國的大量的文化藝術資料,最後提出和創造了本世紀屬於中國的一個新的舞台藝術——形象劇。

社會各界評價

形象劇的概念誕生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形象劇也得到海內外政要和藝術家們的高度讚譽,例如:一外國專家說:“形象劇是打開曆史文化和社會文明的藝術神秘之窗”;中國駐聯合國組織黃永寧公使說:“形象劇是在中國新經濟文化影響下誕生的,是中國文藝界現代派新代表。”台灣著名文化人,世界桂冠詩人範光陵博士說:“形象劇是中國現代化的新動力!”我國一個領導人評價形象劇為:“揚中華名族文化之靈魂,引世界現代時尚之離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