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五十步和一百步(1)(3 / 3)

從1971年末開始,陸續有劇組來班上招演員。可是,他幾次都與主角擦肩而過。一個導演真誠地對他說:“你的長相,太過老氣,又不帥,隻怕很難演主角。”他不信:我成績這麼好,怎麼就演不了主角呢?

就這樣,兩年過去了。他去了許許多多的劇組應聘,都沒能擔任主角,反倒是班裏那些成績一般的同學,演了許多主角,開始成名。他為了生計,也演了幾個配角,可是因為缺乏熱情而表現平平。

就在他情緒低迷,感覺走投無路的時候,他的老師找到了他:“香港每年拍攝多少部電影?”

“有一二百部吧。”

“每部戲裏都有男女主角,這樣算來,足有幾百名主角吧。可是這些人裏麵,成名的又有幾個呢?”老師又說,“若是演技平平,演了主角又能怎樣?若是真有功力,配角何嚐不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他聽了,大受啟發。從此他認認真真地演著每一個配角。每一個角色,他都仔細地看劇本,琢磨很久,有一次為了演好一個乞丐的眼神,他跑到天橋底下,混在一群乞丐裏呆了三天。就這樣,他先後與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等多位大牌名星合作,倍受好評,尤其是與周星馳的合作,更是將他的演藝事業推向了巔峰。1990年,他獲得了台北金馬影展“最佳男配角”,從此成了華人娛樂界最具實力的演員之一。

他的名字叫吳孟達,在近四十年的學藝生涯中,他沒有一個是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全是配角。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億萬影迷心中那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藝術成就不遜於任何一位主角。

在吳孟達的辦公桌上,貼著這樣一個座右銘:“做劇情的配角,做人生的主角。”

是啊,滾滾紅塵,芸芸眾生,能力高強之人何止千萬。哪能都做得了主角?配角,才是人生的常態啊!做主角固然風光,甘做配角又何嚐不是一種人生智慧。把配角做足做絕,又何嚐不是一種成功?

做一顆讓人記得住的星星

一年之中四個小品在中央電視台《人與人》欄目中播出,十八歲的林永健有理由相信自己的人生應當走向輝煌。林永健開始不滿足青島話劇團的舞台尺寸,他總認為這個舞台太小,不夠他淋漓盡致發揮自己的夢想,他渴望有更大的人生舞台讓自己揮舞。

這時,廣州軍區戰友話劇團向他遞出了橄欖枝,林永健接過了橄欖枝。坐在開往廣州軍區戰友話劇團的列車上,林永健的大腦中不斷出現自己站站在戰友話劇團的舞台上指點江山的場景。

可惜,從列車上下來,林永健的夢就碎了,他隻是廣州軍區戰友話劇團招來的新學員,也就是和部隊招來的戰士同一個級別,所以他也得像戰士一樣,先得三個月的新兵集訓,然後再到野戰部隊鍛煉三年。

三年,一千零九十五天,這是在林永健心裏背了一遍又一遍的數字,他不知道自己這一千零九十五天將如何度過。來到湖南的野戰部隊,這裏沒有舞台,更沒有觀眾,有的隻是一群“嗷、嗷”直叫喚著要吃的豬。林永健唯一覺得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坐車到縣城去拉飼料,這樣可以看見許多人,能夠讓自己覺得自己還活著。

第二年的除夕,林永健看春節聯歡晚會,看到這些人在舞台上的又蹦又跳,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舞台,他的心再也承受不了。他拿著一袋花生米,一瓶酒衝上了師駐地的羅佛山,站在山頂上,他衝著北方大哭,他開始後悔當初的選擇,他問自己為什麼要跑到廣州軍區戰友話劇團?

看著滿天的星星,林永健知道路是自己選的,唯有咬著牙走下去。好在三年的鍛煉期終於結束,林永健回到廣州軍區戰友話劇團的舞台。隻是林永健分不到角色,隻能夠跑龍套,演群眾演員。

一個真正喜歡表演的人卻沒有角色,林永健心裏那個急呀,他恨不得上台上去把主角趕下來,讓自己來演,因為主角的台詞他都能夠倒背如流,隻不過人家在台上演,他就在台下演。到今天,林永健仍說他看周星馳演的《喜劇之王》他會流淚,因為他是深深的經過這樣一個過程。

好在機會總是悄然無聲的就來了,一天,導演對林永健說,“今天你的群眾角色有一句台詞,就是對要賣給你報紙的演員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