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後記 多說幾句(1 / 1)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要教好學生,讀書是老師的基本功。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活,為我蘊育了豐厚的情感溫床。情滿則溢。莫言先生說:“用嘴說出的話隨風飄散,用筆寫出的話永不磨滅。”我業餘時間寫寫劃劃,積成了《柳影隨風》這本冊子。

生活是現實的。但生活得愈認真,煩惱就越多。縱使如此,我仍不願選擇渾渾噩噩地混日子。人生珍貴,短短幾十年,彈指一揮間的事。我沒有治國平天下的大才,但可以選擇獨善其身,為“鳥去鳥來,人歌人哭”的生活作些注釋。寫作讓我突破生活現象,觸及人柔軟的內心,揭示人性裏的真善美。寫作讓我感覺充實,感想深刻。這種情緒是混日子的方式無法感知的,它是“孤獨”的體驗。

但在寫作的路上,我並不孤單。通過各種方式,我結識了一批誌同道合的朋友,得到了他們春風化雨般的關心。像江蘇鎮江的蔡永祥老師,他利用QQ為我傳授寫作技巧,為我批改習作,還將他參加培訓的音像資料郵寄給我;《東方散文》主編憨仲老師,經常在電話裏詢問我的寫作情況,並寄贈他編的雜誌;師兄李再湘是大才子,詩書畫文皆工,教學成就斐然。但他不嫌我淺陋寡聞,總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前些日子,他得知拙作《柳影隨風》將付梓,欣然揮毫為我寫了書名。關心我、幫助我的朋友不勝枚舉。人間自有真情在。愛,貴在相互給予。“因為您愛別人,所以別人才會更愛您”(張俊以)。我的人生因有這些重情重義的朋友而變得厚重、充實、美好,謳歌真情和美也相應地成了我文章的主旋律。

2012年晚秋,我有幸參加了毛澤東文學院第十一期作家研討班的學習。學習期間,唐浩明、水運憲、王躍文、彭學明、阿來等著名作家給我們授了課。老師們用新穎的觀點,超前的理念,專業的理論,淵博的知識為學員灌注心靈雞湯,解難釋疑。學員們受益匪淺,獲得了全新的視野,對文學亦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老師們還結合各自的人生經曆談創作,講述了成功背後鮮為人知的一些故事,感人至深。聽彭學明老師講述《娘》這部作品時,學員們無不淚眼婆娑。老師們以身說事,寓教於情,既闡釋了“文學是人學”的精髓,也增強了同學們創作出精品的信心。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都會努力的!

這幾年,我的創作也促進了教學,獲得了榮譽。2013年,我被湖南省電化教育館、湖南省基礎教育資源中心聘為全省首批名師網絡工作室的首席名師,這是對我工作的褒獎和肯定。教學相長,我以後爭取二者結合更緊密,多出成果。

《金剛經》有雲:“念起即覺,覺已不隨。”多彩的青春已過,我浮躁不再,定力更強。人生苦短,但“風後麵是風,天空上麵是天空,道路前麵還是道路”(海子)。我需要做的,就是行動。

作者:蔣紅霞

201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