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皇後主張出兵東北,如今戰事失利,借此機請陛下廢後,這可是難遇的良機啊!”
“此事我已心中有數。”上官儀撚著須閉目,他的聲音中帶著沉著冷靜。這件事情,的確在很多人心裏籌劃了很久,等的,隻是一個時機,但他此刻,似乎並不願多說,
“全靠大人費心,老奴回去伺候去了。”王公公也沒有多言,隻是微微一笑,朝著上官儀施禮,然後轉身匆匆去了。
翌日,王伏勝向皇帝李治進言,責皇後武氏在後宮行厭勝之術,李治令上官儀草詔廢後。宣政殿裏皇後的眼線早早將這一切報與了武則天。李治事敗,竟將責任全數推倒宰相上官儀身上。
上官儀自知大限已到,含笑而受。十二月十三日,上官儀及其子上官庭芝被處死,上官家的女眷盡數沒入掖庭。上官庭芝夫人鄭氏忍著家破的劇痛,拿手指逗弄著懷中的孩子。
繈褓裏的女嬰不知世事,直到上官府抄家的那一天,依舊啞啞作笑,不像其他人一樣,為這滅頂之災哭天搶地。隻是本來應該高高在上的富貴,她無緣真切體驗。
一隊隊的家眷從府裏被人押著出來,不禁有家破之悲,更還要承受著街市上人指指點點的眼光。查抄的財產被封禁木箱,在推車上緊隨其後。
“嘖嘖,你看這宰相家,不過也是說沒就沒。”
“噓,小點聲,誰叫他得罪了上麵呢。”四下間的非議不絕於耳,更從來不少什麼難聽的。敢於為上官儀之事直言的,或貶或死。最好的,不過是偷偷藏下一顆同情之心罷了。
年後不久,大將劉仁軌於高麗大捷。這似乎更驗證了上官儀之死的必要,皇後主張出兵,從來是沒錯的,而敢於冒犯天威,必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與此同時,遠在千裏之外的洛陽宮裏,皇後誕下一女,皇帝病懨懨的愁容上露出了少有的喜悅。即賜公主封號曰“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