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人(1 / 3)

前言故事發生的時間不詳。

廣袤神州曆來是世間富庶之地,正魔兩道皆把中原看得極重。

時有長白山天山派,北少林支派佛音寺,南部新派合生門,此三大派為天下之首。

魔道雖不得天下,退至遠離中原的邊荒,但仍是時時蓄謀,等待時機,揚言一舉中原。魔道中有聖月教引領眾多小派魔教,教眾之多,難計其數。聖月教的獨門奇術環塵大法凶殘鬼異,便是正道中高手都汗顏三分。據說放眼天下,唯有長白山天山派的泣血八式,北少林佛音寺的修羅刹,以及新興的合生門單傳秘笈軟骨神功能與之相抗。魔教的隱匿之處更是凶險難測,傳說聖月教所在乃是一處十分荒僻之邊垂,山窮水惡。

十年前。

那場正魔大戰,正道中以長白山天山派為首,會合北少林支派佛音寺,以及中原南部新興起的合生門,引領正道群雄,一舉擊潰魔教的大肆進犯,將以聖月教為首的眾魔教幾乎殺戮怠盡,並重創魔頭任狂天。正道群雄本當乘勝追擊,將魔教斬草除根,但因魔教亦是高手如雲,大戰之後,正道群雄亦傷亡極重,隻道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

恐於聖月教總教所在之處實為異常凶險,追到中原及北的邊荒,正道中以長白山天山派,北少林佛音寺,及南部合生門,一致認為,既已將魔教眾徒趕出中原,天下得以太平,群雄不必再入險地以免枉送更多性命。一場為時數月的正魔較量至此落下尾聲,群雄聽令於正道之首天山派,紛紛各自得勝而回,接著是南部合生門眾英雄,佛音寺留在最後,是為協助天山派作善後事誼。

不日,亦是分路別過。此為故事的開端。

……

第一章故人

邊垂之境。

日出時分,茫茫大霧。

一座不知名的荒山上,鬆林密布,荊棘倒生。懸崖之畔,一處山風橫穿的空地,此時正站著不下五十人。正是為這次正魔較量取得勝利後,作最後收尾的天山派和佛音寺兩派正道英雄於此作別。兩派眾人皆是大歡喜,乃至於絕大多數人忘了疲倦以及身上惡戰後留下的暗傷。

天山派第十代掌門人吳敬遠真人一身墨色長袍,與佛音寺主持得空大師相視而立,各自身後都恭敬的站著數十門徒。

吳敬遠真人對不遠處懸涯之上,那太陽初升柔光萬道的蒼茫大山長久看了一眼,回頭看向身邊的妻子宋宜,突地似乎一聲長歎,這才與佛音寺主持得空大師相視。他臉上皺紋一動,露出一笑,說道:“得空大師,此次消滅魔教,佛音寺當真是為百姓除害啊!此事既然已了,我吳某人就此與貴寺別過。”眾人已在此站立許久,聽吳敬遠真人的話,是到了眾人各自回山的時候。

得空大師乃佛音寺第十三代主持,身懷佛音寺絕學修羅刹,此次重創魔道聖月教魔頭任狂天,可謂是讓眾多武林中人大開了眼界,都紛紛驚歎於修羅刹的威力。當然,與之聯手的還有天山派掌門吳敬遠真人,以及合生門門主金萬鬥。天山派的泣血八式在掌門吳敬遠深厚內力的發揮下,威力亦是無匹,合生門的軟骨神功也在此次大戰中盡出風頭。

聽得吳敬遠真人的話,得空大師嗬嗬一笑,盡顯悲憫之態,手中撚動胸前佛珠,說道:“不然,鏟除魔教,是天下豪傑的使命,我佛音寺自也是義不容辭。此次,天山派引群雄而當先起之,實叫天下人敬仰!隻是此次未能將魔頭任狂天除去……”得空大師說到此處忽然止住,有意無意的瞥了一眼吳敬遠真人身旁正低頭立著的一個看上去幾分木納的弟子。

那弟子立時仿似全身不適,麵有愧色。這弟子身邊緊挨著的是個美貌少婦,年不過三十,卻是挺著個大肚子,看這陣勢,這大肚美婦出現在正魔大戰後群雄道別的場合,似是令人思量不透。

隻見這少婦明顯的察覺到得空大師瞥來的目光,明眸一愣,轉身看向吳敬遠真人,以及那木納的弟子,更是伸手拉住了這弟子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