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煙雨水道(1 / 2)

連綿起伏的映翠山脈如同一頭巨大的猛獸盤踞在臨水城的南麵。自古映翠山便有著一些關於神仙之類的傳說,隻是年代久遠,這個傳說已無從考證。但值得一說的是,這世上還真的有修行之人,這些人並非高來高去,除了隱匿於深山之中,有的還常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

臨水城正是這樣一座有著修仙者蹤跡的城市,一些修仙者隱匿於市井之中,甘願給一些富貴人家看守門院,過起了富貴的生活,至於其中緣由便無從得知,也無人敢問。

煙雨河位於映翠山脈下,蜿蜒如龍,是進出臨水城的重要水道。煙雨河一到夏季便會濃霧彌漫,遮擋的嚴嚴實實,這也是煙雨河的來由。

因此,每當夏季到來時,便是這一帶水寇猖獗之日。借助著兩岸密密麻麻的蘆葦地和漫天的迷霧,水寇們神出鬼沒,經常打劫過往的船隻。

臨水城不時便會派兵出來圍剿,但收獲甚微,幾次下來不僅賊患沒有解決,反而損失了很多兵丁。傳聞守城大人重金聘請了幾位厲害的修仙者助陣卻還是大敗而歸。不得已隻好湊請朝廷,盼當今皇朝能夠派遣能人異士以除匪患,但此時朝廷戰事吃緊,事情一拖再拖,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雖然煙雨水道水寇當道,但煙雨河確實是進出臨水城的重要水道,大大地縮短了兩行商的行程,是以一些大商家不得不鋌而走險。當然他們也並非沒有應付之策,往往在走貨之時除了本家的兵丁外,都會雇傭上幾名厲害的角色隨船而行。

久而久之,便有人專門做起了這樣的生意,在臨水城內大大小小的鏢局幾十家,幾乎都靠煙雨水道為生。人們給這樣的鏢局起了一個不太響亮卻很是貼切的名字,‘水鏢’。

走水鏢不像陸地走鏢,不需要趟子手之類的手下,更多的卻是鏢師,往往一個商隊上僅鏢師就有十多名,並且會有一位德高望重,黑白通吃的鏢頭。

起鏢時,鏢頭會在衛船上坐鎮,其他每一艘貨船都會安排一名鏢師和十來名兵丁,如果中途遭遇水寇,隻要留下一些錢財便能消災。畢竟這些水寇也就隻圖個財字,既然達到了他們的目的,他們也不會以身犯險要拚個你死我活。商家們的這一舉措原本隻求平安,但長久下來,居然成為了煙雨水道不成文的規定。

密密麻麻的蘆葦之中停靠著細小的葉舟,每張船上都蹲著七八名身穿淡綠色一扇的身影,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一條身影劃著小舟靠攏過來,細聲極是細微,如不仔察聽,聽根聽不出這是劃船的聲音。

“大哥,事情已打探清楚了,從此經過的是臨水城陳氏商號,船上運的都是上好的布匹。”一名嘍囉靠近首領,低聲地道。

“果然是林成森的商船,叫弟兄們把眼睛都擦亮點,一會兒聽我口令,不許輕舉妄動,誰他媽的放跑了老子的肥羊,老子讓他吃不了兜著走!”說話之人轉過頭來,狠狠地說道。

那人轉過臉來,隻見半張臉紅半張臉白,那嘍囉不禁心裏一陣打顫。

說起這名水寇首領,之前卻是軍營裏的校尉,因犯了滔天大罪才逃離軍營。隻是這天下之大,莫非皇土,即便他逃了出來,依然遭受永無止境的追捕,根本沒有安生之地。逃到了煙雨水道之後幹脆拉攏幾名嘍囉做起了綠林營生。由於其在軍營之中便身經百戰,驍勇無比,很快便在煙雨水道站穩了腳跟。再加上他的手段了得,本性凶殘,不知從哪裏學得了一身法術,凡被他抓獲之人都會被吸成皮幹。很快他便吞並了一些較小的勢力,因此氣焰更是囂張,連官船都敢攔截。數年前赴任的一名城守,一家老小都在這煙雨水道喪命於此賊手中。

一時之間黑白兩道都聞風喪膽,見之都隻能遠遠躲避。旁人看其臉一紅一白,憎惡異常,便給了其‘半邊紅’的名號。

這也難怪這名嘍囉雖然天天看到這張臉,但是都會心驚膽戰。

嘩嘩的水聲由遠及近,半邊紅揮了揮手,周圍的嘍囉會意地沉寂了下來,隻要首領一聲令下,便不顧性命地撲上去,把這些貨物劫下來,那便能分得不少的銀兩,花天酒地自然是少不了自己的。一想到此,嘍囉們都流露出了貪婪的眼神。

貨船一共有七艘之多,上麵堆起了小山一樣的貨物,用油布覆蓋住。在每艘船的四周都點起了明亮的馬籠燈。

這**籠燈不同於一般的油燈,大如頭顱,下方一個長長的桶狀形的容器用作乘裝燃油,上麵則是圓形透明的燈罩,燈罩四周貼著幾根鐵柵欄固定,夜晚之時點燃,燈光可照亮方圓幾十丈的範圍,是行商走貨不可多得的照明工具。

為首一艘船看起來格外顯眼,此船上並沒有裝載貨物,而是裝飾豪華,雕龍畫鳳,裏麵燈火通明,顯然便是這支船隊的衛船。而鏢局的鏢頭和商行的管事便是居住在此船中。

水寇們都知道,隻要半邊紅一下令下,他們便會撲向後麵的貨船,而衛船這邊則交由半邊紅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