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劫難(1 / 2)

一葉扁舟,穿梭於崇山峻嶺間;漫天江雪,撒落兩岸霧蒙蒙一片。

蘇懷瑾坐在船中望著寧靜的江麵,欣賞著雪落江水化為無形的靜謐景觀,內心平靜。

待鵝毛大雪愈發濃密,將天地染白,江水也好像凝固一般時,蘇懷瑾似乎聽到了雪落船篷的聲音,窸窣一片。

蘇懷瑾嘴唇微翹,直到寒風如尖刀一般刮過她的臉頰,不自覺地打了個冷戰時,這才果斷地放下了厚厚的簾帳,縮在案幾旁盯著燭台發呆。

蘇懷瑾什麼都不記得了,除了自己的名字。她的記憶隻有醒來後呆在小船上的三天時光,少的可憐。

這三天,小船一刻不停歇地遊蕩,而她也在沉默中度過,沒人與她說話,她也不想與船上另外三個奇奇怪怪的人說話。

蘇懷瑾對麵,案幾的另一旁坐著一個男童。

那男童年齡絕不超過五歲,他身著寶藍色杭綢寶相花暗紋小襖,脖頸上掛著金項圈。金項圈中心那顆紅寶石在陰暗的船艙中光彩熠熠,一看就不是凡品。

非富即貴,這個詞在蘇懷瑾心中閃現了不隻一次。

男童長得粉雕玉琢,一雙黑眼珠如黑瑪瑙一般,漂亮的不像話。

隻是蘇懷瑾對這男童卻沒什麼好感,因為自她醒來,這男童就一直用帶著疑惑和期待的目光瞧著她,讓她渾身不自在。

而剩下的兩人則比男童更甚,更讓蘇懷瑾不自在。

其中一人在撐船,另一人則在船艙中用鷹隼一般的眸光注視著她和男童的一舉一動。

那是一個老太婆,年歲到底是多少蘇懷瑾估算不出來。隻那老太婆滿臉的皺紋映襯著兩道陳年的疤痕,在偶然的光亮中顯得異常恐怖和凶殘。

蘇懷瑾第一次見到此人的時候,是初醒之時,她嚇的驚聲尖叫,差點以為置身地獄。

“吃飯了!”那老太婆聲音嘶啞,好似被強風刮過的沙地,沙沙作響。

雖然老太婆的聲音很難聽,可是她出口的內容卻是蘇懷瑾最喜歡的。別看這船又窄又小,可船上的飯食卻是美味無比,且食材都是她喜愛的。在船上百無聊賴的三天時光中,蘇懷瑾最歡喜的就是這一日三餐。

飯菜是外麵撐船的漢子送進來的,他時常粗魯地將食盒往船艙中一摔,再由老太婆端碗碟,布置菜色與蘇懷瑾和男童。

撐船的人是一個舉止粗魯的男子。他長得高大粗壯,須發茂密,因為頭戴鬥笠,遮住了他大半的麵容,蘇懷瑾並不曾見過他的真麵目。

隻那男子偶然一次的摔食盒舉動中,趁著中午明媚的陽光,蘇懷瑾曾意外看見了那男子手臂上雄鷹一樣的圖案,好像是燙傷所致。

晚膳照舊很豐盛,蘇懷瑾瞧著案幾上的清蒸魚,紅燒蟹粉獅子頭,上湯豆苗,涼拌雙耳,心情極好,嘴角翹的老高。她照舊吃的很多,直到填飽了肚子才放下筷子。

天色暗了,船艙內亮起了燭火,蘇懷瑾閑著無聊,複又掀開了船簾,望江景。

夜色漸漸蔓延了整個江麵,可雪依舊沒有停,反而下的愈發急切。江水中慢慢浮現大大小小的冰塊,黑白兩色遍布了船外的世界,好似幻境。

看著如此景象,一絲亮光閃過蘇懷瑾的心底,她似乎想起了什麼,又因為沒抓住那抹記憶而倍感苦惱。突然間她頭痛欲裂,不得已雙手抱著頭,神色痛苦。

對麵的男童驚訝地看著失態的她,監視著兩個孩童的老太婆也瞧著她,卻神色冷淡。

過了片刻,頭痛漸漸舒緩,蘇懷瑾也慢慢鎮定下來。她神色平靜地繼續望著江景,雙眸無神,顯得很呆滯。

這時江麵上出現一條沒有光亮的船,它混在雪中,好像一團模糊的影子緩慢靠近,好像傳說中的鬼船,令人毛骨悚然。

“那船有點怪。”撐船的漢子不知何時進了船艙,刻意壓低的聲音在蘇懷瑾耳邊嗡嗡作響。

蘇懷瑾也注意到了那條船,她本能地察覺到了危險。她轉過頭,蹙著眉看向老太婆,指望著她能解決麻煩。

那老太婆似乎沒察覺到蘇懷瑾的指望,她麵無表情地從懷中掏出一把匕首,跪坐在船艙中,顯得很鎮定。她手中的匕首則寒光逼人,散發著藍光,莫名其妙地讓蘇懷瑾心安。

那條船離小船越來越近,江麵的浮冰不時地湧動,蘇懷瑾甚至聞到了空氣中風雪夾雜著陣陣刺鼻的血腥味。她不自覺地發抖,想放下船簾找個地方藏起來。

這時,一隻小手緊緊握住了她的手,溫暖著她冰冷的掌心。蘇懷瑾頭一偏,就看見坐在她身邊的男童正朝她憨憨地笑,一雙招風耳紅的好似盛放的山茶花,似曾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