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忍耐殘冬月
(冬季第三月)
2月21日——3月20日太陽進入雙魚宮
欄目
一年12個月的陽光組詩
如何忍耐殘冬
都市新聞
追獵
打靶場:第十二場競賽
最後一分鍾收到急電
一年12個月的陽光組詩
2月,嚴冬快要走到盡頭了。但是,狂風還在盡情地掃蕩,被吹起的雪在地上奔馳,卻不留下它的足跡。
這是冬季最後一個月,但其嚴酷程度與前兩個月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公狼母狼結婚的月份,是惡狼偷襲村莊和小城鎮的月份。為了果腹,它們不惜冒險,經常深夜鑽進羊圈,把羊拖走,有時甚至狗都難逃厄運。所有的野獸都在消瘦。秋天養的膘,已不能再給予它們熱量和營養了。一些小野獸的洞裏,存糧也快用完了。
白雪,本來是幫助保溫的朋友,但到了這個月,雪已經變成這些鳥獸的仇敵了。樹枝,經不起厚雪的重壓而折斷了。一些野生禽類,如沙雞、鬆雞、野烏雞什麼的,倒是喜歡積雪,它們連頭帶尾巴一起鑽進深雪去過夜,多麼安全舒服呀!
可在雪下過夜,也會有不幸發生。白天日曬雪融,夜晚寒氣襲來,在雪麵上凍起一層冰殼。在陽光重新曬化這層冰殼之前,你想從下麵撞開它,可真是太困難了。2月天把走雪橇的大道掩埋起來了,因為2月的風都是沿著地麵吹的,吹得積雪亂飛,阻塞了道路,雪橇難以在上麵行走。
如何忍耐殘冬
森林年最後一個月來臨了,這也是林中萬物最艱難的冬月——忍耐殘冬月。
所有的林中居民倉庫裏的存糧都快吃完了,所有的鳥類和獸類都消瘦了,因為能為它們提供熱量的皮下脂肪已經消耗完了。長期的饑餓大大減弱了它們的體力。
這時節,大自然好像故意跟這些森林居民們過不去,狂風大雪滿林子亂刮亂闖,天氣越來越冷。這是嚴寒統治森林的最後一個月,所以它不會放過這最後的施威機會。這會兒,一切飛禽走獸隻要再堅持一下,就能耐過殘冬,迎接春天的到來。
森林通訊員走遍了整個林子,他一直擔心著:這些鳥獸們能否忍過這個殘冬,迎來溫暖的春天?
盡管不情願,森林通訊員在森林裏還是看見了許多可悲的事:有些森林居民已經忍受不住饑寒,死去了。其餘的能不能再挺上一個月?不過,事實上,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飛禽走獸大部分是死不了的。
犧牲者成為美餐
天冷,再加上刮大風,這種天氣是最可怕的。這種天氣過後,如果你在森林裏巡視,就可以在雪地上東一個、西一個,找到凍死的飛禽走獸和昆蟲的屍體。
在一些小樹樁下麵,在成片的被風雪吹倒的樹木下麵,裏麵藏著許多小野獸和甲蟲、蜘蛛、蝸牛、蚯蚓。
因為寒風把為它們保溫的雪吹跑了,於是它們就凍死了。
飛鳥一邊飛,一邊就被暴風雪給刮死了。烏鴉是抵抗力極強的鳥,但在長時間的狂風暴雪之後,它們有的也被凍死在雪地上。
風雪過後,號稱森林衛生員的一些猛禽猛獸馬上出動,在林子裏到處搜尋,把被風雪擊斃的鳥獸全部作為美餐。於是,凍死的動物屍體被它們收拾得一幹二淨。
敲碎堅硬的冰殼
有一種情況特別可怕:有時,在融雪天之後突然暴冷,把上麵一層融化的雪一下子凍成冰殼。這雪上的冰殼既堅挺又滑溜,鳥類憑著自己那軟弱無力的爪和喙很難敲碎它。鹿的蹄子能夠把它踏穿,可是這冰洞周圍的棱角銳利得像刀一樣,很可能傷及鹿腿上的毛層,甚至割開它的皮肉。
那麼,鳥類怎樣才能獲得埋在冰殼下的細草和穀粒這些食物呢?其實,如果鳥類無力敲碎那像玻璃一樣堅硬的冰殼,那就隻能挨餓了。
也有這樣的情況:在融雪天,地麵上的雪變得濕漉漉、蓬鬆鬆的。傍晚,有一隻沙雞落在雪地上,輕而易舉地在上麵給自己打了一個洞。洞裏熱氣騰騰、暖暖和和,沙雞就蹲在裏麵睡著了。
可是,半夜,嚴寒降臨了。沙雞在雪下溫暖的洞裏睡得正香,沒有醒,它們沒覺出冷來。
第二天早晨,它一覺醒來,洞裏仍然是溫暖的,隻是有點喘不上氣來。沙雞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伸伸翅膀,找點東西吃。它想飛起來,可是沒辦法:頭頂上有一層冰,很結實的冰,像玻璃一樣堅硬的冰層。這是雪上冰殼。冰殼底下是鬆軟的雪,冰殼上麵什麼也沒有。
於是,這隻沙雞用頭拚命往冰殼上撞,撞得頭上都流了血。它心想:無論如何,也得衝出這個冰罩子啊!如果能衝破這個該死的牢籠,哪怕是餓著肚子,也該算是幸運的了。
冬眠的青蛙像是玻璃做的
有一次,森林通訊員鑿破一個水池的冰,從池塘的底部撈起了一些淤泥。淤泥裏躺著許多青蛙,它們是鑽到那裏去,擠躲在這裏冬眠的。
當他們把這些小青蛙從淤泥裏取出來以後,發現它們完全像是玻璃做的。它們的身體變得非常脆,稍一用力就可以把它們的小腿折斷,並且發出“哢吧”聲。
森林通訊員帶了幾隻青蛙回家去,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進一個溫暖的房間裏,讓它們一點一點地暖和過來。青蛙一點一點地蘇醒了,開始在地板上跳來跳去。
由此可以預料,當春天的陽光曬化了池塘的冰麵,把水曬暖時,青蛙就會蘇醒過來,而且一個個既活潑又健壯。
睡到夜晚變暖的時候
在離“十月鐵路”薩勃利諾車站不遠的托斯那河沿岸上,有一個大岩洞。過去曾經有人去洞裏取過沙土,可是如今,已經沒有人到那個洞裏去了。
有一次,森林通訊員進了那個洞,發現洞頂上有許多蝙蝠,其中有普通的蝙蝠,也有一種被稱之為“兔蝠”的大耳朵蝙蝠。它們在那裏睡覺,已經睡了5個月了,頭衝下,腳朝上,用腳牢牢地攀住粗糙不平的洞頂。“兔蝠”把兩隻大耳朵藏在緊緊抱在一起的兩個翅膀下麵,像蓋被子似的,就這樣倒掛著入夢鄉。
森林通訊員們看到這些蝙蝠睡了這麼久了,感到有些擔心,因此他們摸了摸蝙蝠的脈搏,量了量它們的體溫。
夏天,蝙蝠的體溫跟我們人一樣在37攝氏度左右,而脈搏每分鍾為200次左右。現在,蝙蝠的脈搏每分鍾隻有50次,而體溫隻有5攝氏度。
可你不用擔心,這些小懶蟲們一個個都健康得不得了。它們還可以舒舒服服地再睡上一個月,甚至兩個月。
等它們睡醒以後,夜晚就變得溫暖了。這種晝伏夜出的小動物就可以完好地蘇醒過來,飛離這個岩洞了。
隱秘角落裏的款冬
在一個隱秘的角落裏,森林通訊員發現了一株款冬,它正開花呢。它一點也不怕冷。再看看它那單薄的衣衫,更讓人不可思議:這些細莖好像還穿著輕裝,鱗狀的小葉子,蜘蛛絲似的茸毛。這個季節,人們穿著大衣還覺得冷呢,可是它這是怎麼回事呢?
周圍到處是雪,哪兒來的款冬呢?這誰都很難相信的。但在一個“隱秘的角落”裏,真的發現了款冬!
告訴你款冬在什麼地方吧:是在一座大樓房朝南的牆根底下,而且是在暖氣管子通過的那個地方。在這個“隱秘的角落”裏,地上的積雪已經融化了,露出了一片黑土,散發著春天的氣息。盡管空氣冰冷,款冬在“特殊”的地方也能存活。
尼·巴布羅娃
短暫的聚會
隻要嚴寒的天氣稍微有一點緩解,大地上的積雪略微融化一點,從森林裏的雪底下,就會爬出各式各樣沒有耐性的蟲子來:蚯蚓、海蛆、蜘蛛、瓢蟲,還有葉蜂的幼蟲。
狂風常常把倒在地上的粗大樹木下的積雪卷走,在一些僻靜的角落,就會出現一塊沒有雪的地方。這些角落就成了那些大大小小的蟲子集體聚會的場所。
昆蟲要出來活動活動麻木的腿腳,蜘蛛則忙著四處尋找食物。那些還沒有長出翅膀來的蚊子,光著腳在雪地上跑跑跳跳。有翅膀的長腳蚊則紛紛擾擾地在空中亂飛。
當嚴寒再次襲來的時候,它們這種快樂時光就會突然結束,這群大大小小的蟲子,匆匆藏匿,各得其所:有的鑽進樹葉下,有的鑽進苔蘚叢,有的鑽到土裏去。
冰洞裏探出海豹的腦袋
在涅瓦河口芬蘭灣的冰上走著一個漁人,當他從一個冰洞旁邊經過時,突然發現從冰洞裏探出一個光光的頭,還有稀稀拉拉的幾根硬胡子。
漁人以為這是個從冰窟窿裏浮起來的淹死的人的腦袋。忽然,他發現這個頭朝著他的方向轉了過來,於是漁人才看清,這是個動物的頭。隻見它尖尖的嘴上長著胡子,臉皮緊繃繃的,滿臉長著光閃閃的短毛。
這個動物的兩隻亮晶晶的眼睛,有一刹那直愣愣地盯著漁人的臉。然後,它“撲通”一聲,又鑽到冰下麵去了。
這時漁人才明白過來,原來他看到的是一隻海豹。海豹平時是在冰麵下捉魚的,它隻把腦袋探到水外一小會兒,為的是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冬天,漁人們常常可以在芬蘭灣上打到海豹,當它們把頭從冰洞中伸出來以後,就可以很輕易地捕獲它們。
有時甚至還有這樣的事:有些海豹追捕魚兒,一直追進涅瓦河。在拉多加湖裏,海豹更多。那裏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海豹樂園。
駝鹿磨掉舊角
號稱“森林勇士”的駝鹿和雄性麅(páo)子,它們頭上的角都脫落了。駝鹿是自己扔下頭上的沉重武器的:它們在林子裏的樹幹上磨呀,磨呀,最後終於把角磨了下來。
有兩隻狼,看見這麼一個沒有了武器的大漢,決定向它發起進攻。它們覺得,戰勝這個大家夥是輕而易舉的事。
這兩隻狼一隻在前一隻在後,開始夾擊這頭駝鹿。
這一場戰鬥,出乎意料地迅速結束。駝鹿用兩個有力的前蹄一下子擊碎了前邊那隻狼的腦殼,然後突然轉過身,把另一隻狼踢倒在雪地上。這隻倒黴的狼不顧傷痕累累、周身疼痛,好不容易才從對手身旁逃走。
最近,老駝鹿和老麅子已經長出了新角,但肉瘤還沒有長硬,外麵繃著一層皮,皮上則是蓬鬆的絨毛。
穿著潛水衣冬泳的鳥兒
在波羅的海鐵路上的加特奇納車站附近的一條小河上,森林通訊員在一個冰窟窿旁,看到一隻黑肚皮的小鳥。
那天早晨,天寒地凍,盡管太陽高懸空中,可還是冷得讓人受不了。森林通訊員不得不幾次三番捧起雪來,摩擦他那凍得發白的鼻子。
這麼冷的天氣,這隻黑肚皮的小鳥居然敢在冰麵上站著。因此,當森林通訊員聽到黑肚皮小鳥興高采烈地在冰上麵唱歌時,感到非常奇怪。
他慢慢地走近這隻小鳥。小鳥似乎感到了威脅,它跳了幾步,抖了抖翅膀,然後一個猛子竟然紮進冰窟窿裏去了。
“糟了,淹死了!”森林通訊員心中一驚,急急忙忙奔到冰窟窿旁去,想把這隻發瘋的小鳥打撈起來。
哪知小鳥正在水裏用翅膀劃水呢,就跟遊泳的人用胳膊靈活地撥動著河水一樣。它那暗黑色的脊背在晶瑩澄澈的河水中閃著光,像條小銀魚似的。
黑肚皮小鳥一個猛子紮到河底,用兩隻利爪抓著水底的沙子,走了起來。走到一個地方,它停留了一小會兒,用嘴把一塊小石子翻轉過來,從下麵啄出一條黑色的水甲蟲。
過了一分鍾,它已經從另外一個冰窟窿裏鑽出,又跳到冰麵上來了。抖抖翅膀,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又愉快地唱起歌來了。
森林通訊員把手探進冰窟窿裏去試試,心想:“莫非這附近有溫泉,小河裏的水是溫的嗎?”
可是,他馬上把手從冰窟窿裏抽出來了,這水可是刺骨的涼啊!他這才明白了:他麵前那隻小鳥,是一種水雀子。
這種鳥也同交喙鳥一樣,正常的森林法則對它是無效的。它的羽毛上蒙著一層薄薄的脂肪,當它潛入水裏以後,帶有油脂的翅膀上會起很多泡沫,閃閃地發出銀光。這些泡沫等於給它穿上了一件充氣的潛水衣,所以它在冰冷的水裏並不覺得冷。
在我們列寧格勒,這種鳥可是稀客,隻在冬天裏,它們才會來。
要關注冰蓋下麵的魚兒
不要忘了我們那些生活在冰蓋下麵水晶宮裏的朋友——魚兒。
整個冬天,魚兒都在河底深坑裏睡覺,而在它們頭頂上,蓋著一層堅硬的冰屋頂。有時候,大多是在冬末時節的2月裏,池塘裏或者森林中的湖泊裏,空氣變得稀薄了,供魚類呼吸的氧氣不夠用了。這時,魚兒幾乎要悶死了,它們心神不寧地張開圓嘴,甚至直接浮到冰蓋下麵,張著嘴接取冰蓋下的氣泡。
魚兒也可能全體悶死。那麼,春天,冰消雪融以後,你去湖裏釣魚的時候,你會發現無魚可釣。因此,不要把魚兒忘了。
我們要關注冰蓋下麵的魚兒,適時地在池塘或湖泊的冰蓋上鑿一些冰洞,讓魚兒能夠呼吸空氣。
雪被下麵的生物
在漫長的冬日裏,你望著被雪覆蓋起來的大地,會不由自主地想:在這冰冷而幹燥的“汪洋大海”下麵有些什麼?在“汪洋大海”的底部是不是還有生命存在?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森林通訊員在森林裏、林中空地上和田野裏的積雪上,挖了一些大深坑,一直挖到地麵,形成了一個個“雪井”。
在那裏,森林通訊員看見的東西真是出乎意料:一些不知道是什麼植物的葉子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許多綠色的小葉簇,還有從枯草根下鑽出來的、尖尖的嫩芽。各種野草的嫩莖也都還是綠綠的,盡管它們被沉重的“雪被”壓倒在地麵上,但它們全是活的!你想想看,全是活的呀!
沒想到,在這看似毫無生氣的雪原下麵,竟然如此熱鬧繁華。生活在這裏的,有草莓,有蒲公英,有荷蘭翹搖,有狗牙根,有酸模,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植物。有一種叫繁縷的草本植物,看起來更是翠綠欲滴,在它上麵居然還長出了小小的花蕾!
森林通訊員在挖的那些雪坑的四壁上,經常會發現一些小圓洞。這是一些小型動物的雪下通道被鐵鍬切斷後露出的橫斷麵。
這些小野獸會精明強幹地在雪海裏給自己找東西吃。田鼠和普通老鼠會四處尋找各種植物的根來啃食,這是些富於營養的細植物根。土撥鼠、伶鼬、銀鼠之類小型食肉動物,則捕食這些啃食草根的鼠類和在雪下過冬的鳥類。
從前,人們以為隻有熊才在冬天生小熊,而且這些幸福的熊寶寶一生下來就“穿著衣服”。小熊剛一出世的時候,非常小,隻有大老鼠那麼大,但是它們個個都是穿著衣服出世的,而且是穿著皮大衣而不是普通衣服。
現在,我們的科學家研究得知,有些老鼠和田鼠冬天搬家,像人一樣,到別墅裏去過冬。
它們從夏天的地下洞穴搬到地麵上來,在雪底下和灌木下部的枝丫上築巢。更為奇怪的是,這些小動物也像熊一樣,能在冬天產仔。剛生下來的小鼠與小熊不一樣,它們渾身是光禿禿的,一根毛也沒有。但是巢裏很暖和,年輕的老鼠媽媽喂它們吃奶。
春天來臨的預兆
雖然這個月天氣還很冷,但是已經不是隆冬季節的那種酷寒了。雖然積雪還很深,但是已經不是那種閃光耀眼的皚皚白雪了,它已經變得灰暗無光,開始出現蜂窩般的小洞。掛在屋簷上的小冰柱,也已經往下滴水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小水窪也出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