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往日不一樣了,燕子夫婦都開始忙活起來,不時地從巢裏飛出又飛回來。偶然間,我看到雄燕子把白色的硬殼銜出來,雌燕子的嘴裏還銜著小蟲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小燕子出世了?
7月20日不好了!不好了!貓兒爬上屋頂了,整個身體都在梁上倒掛著,想用它的爪子往巢裏掏。巢裏的小燕子非常的害怕,“啾啾”地叫著,看上去多麼可憐呀!
這個時候,不知從哪裏飛來一大群燕子。它們大聲地叫著,飛來飛去,險些撞到貓的鼻子。真險呀!貓兒差點抓到一隻燕子!哎呀!貓兒又撲向另一隻燕子了。
很好!很好!貓兒沒有抓到,這時,腳下一滑,從上麵掉下來了。
貓兒沒有摔死,但也摔得不輕。好像有條腿給摔傷了,“喵喵”叫幾聲後,一瘸一拐地走了。
這是它自找的!這樣小燕子就安全了,再也不會受到貓兒的驚嚇了。
森林通訊員維利卡
媽媽和小燕雀
我住的院子裏,有各種各樣的花兒,還有一棵大樹,使得院子裏非常涼爽。
我在院子裏正走著,突然,一隻小燕雀從腳下飛起來,腦袋上還帶著兩撮比較柔軟的毛,有點像犄角。它飛起來後,又落下去了。
我捉到了它,並把它帶回了家。父親讓我把它放在開著的窗子前。
一個小時過後,燕雀的爸爸媽媽就飛回來喂小燕雀了。
它在我這裏住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就關上了窗戶,把小燕雀關進籠子裏。
一大清早我醒來時,看到燕雀的媽媽在窗台上蹲著,嘴裏還銜著小蟲。我迅速起床,把窗戶打開,然後,躲到櫃子的後麵暗中觀察。
過了一會兒,燕雀媽媽從遠處飛回來了,蹲在窗台上。這時,小燕雀“唧唧”地叫了幾聲,它肯定是餓壞了。燕雀媽媽左右望了望,覺得安全了,就從窗戶飛進屋裏,落在籠子上麵,把嘴伸進籠子裏,開始喂它的孩子。
然後,燕雀媽媽又飛走了,它是找食物去了。我把小燕雀帶到院子裏,並把它放出來了。
我回頭去看時,小燕雀已經不在那兒了,是燕雀的媽媽把它的孩子帶走了。
森林通訊員貝科夫
神秘的金線蟲
在河流、湖泊和池塘裏,或是深水坑裏,都有一種神秘的生物生存著,這個神秘的生物就是金線蟲。人們經常這樣說,當你到河裏洗澡的時候,它可以鑽入你的皮膚,在皮下跑來跑去,讓人感覺到身上很癢,很不舒服。
金線蟲就像棕紅色的長線,也像用鉗子剪斷的金屬絲。它比較硬,把它放到石頭上麵,拿另一塊石頭用力地砸,它也不會受傷,還在不斷地變化著,一會兒伸長,一會兒收縮,還會卷成團兒。
事實上,金線蟲是一種沒有頭的軟體動物,對人類沒有任何傷害。雌金線蟲的肚子裏麵全是卵。它們的卵在水中孵化成小幼蟲,這些小幼蟲長著角質狀的吻和鉤刺。這些小幼蟲附著在水棲昆蟲的幼蟲身上,然後,鑽入幼蟲的身體裏,讓外皮包裹著它們。
如果在今後的生活中,它們的“主人”沒有被昆蟲或水蜘蛛吞進肚子裏,它們的一生就要宣告結束了。若是可以進入新“主人”的體內,金線蟲就會變成沒有腦袋的軟體蟲,在水裏遊來遊去,使那些迷信的人心驚膽戰。
槍殺蚊子
有一個半島,那裏有座國立達爾文自然保護區的辦公樓,周圍是雷濱海。這是個新的海,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海。前些日子,這裏還是樹木繁茂的森林。海不是很深,甚至有些地方可以看到樹梢兒。這是個淡水海,海水熱乎乎的,所以,這裏會有成千上萬的蚊子生活著。
有許多蚊子偷偷溜進了實驗室、餐廳和臥室,鬧得人們睡不好覺,吃不下飯,更沒有心情工作。
到了晚上,我聽到每個房間放霰(xiàn)彈槍的聲音。
出啥事了?沒什麼事,隻是在打蚊子。
其實,子彈筒裏裝的並不是真的子彈,也不是鉛霰彈,而是科學家們裝了少量的火藥和底火,塞上彈塞。接下來,在筒上麵填滿殺蟲粉,再塞一個彈塞,隻要殺蟲粉不漏出來就可以了。
扣動扳機,“啪”的一聲,殺蟲粉像很細的塵土一樣,一下子灑滿了整個房間,不放過任何一個縫隙,這樣蟲子就全都被殺死了。
少年自然科學研究者的夢
在班裏,一位少年自然科學家要向大家彙報工作,主題是:《森林和田地的破壞者——昆蟲,我們怎樣與它們作鬥爭》。他細心地收集資料,為作報告奠定了基礎。
少年自然科學家說:“為了更好地與昆蟲作鬥爭,使用機械和化學方法的費用已經超過了13700萬盧布。出動人力已殺死1301萬隻昆蟲。如果把這些昆蟲裝入火車的車廂裏,足足裝滿813節車廂。”“在與這些昆蟲的鬥爭中,每一公頃土地上要投入20人到25人的勞動力……”
這位少年在看這些數字的時候覺得有些頭暈。這麼長的數字,簡直像條蛇,還拖著很長的尾巴,在他麵前晃來晃去,忽上忽下。
回到家裏,少年隻好蒙頭睡覺。他受到了噩夢的折磨,一夜也沒睡安穩:
成千上萬的昆蟲、幼蟲和青蟲,從黑乎乎的森林深處爬出來,快速爬過田間,把田地圍得密不透風,看樣子要毀掉整個田呀!他用手捏死了許多昆蟲,還用水管把殺蟲藥水澆到昆蟲身上,可是並沒有減少昆蟲的數量,它們還是無憂無慮地走著,它們走過的地方都成了荒地了。少年研究員被這個場景嚇醒了。
到了早上,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也不怎麼嚇人。他在報告裏建議大家,在“愛鳥節”到來的那一天,要做好大量的椋鳥巢、山雀巢和樹洞型鳥巢。
許多小鳥捉昆蟲、幼蟲和青蟲的本領可大了,人們捉昆蟲的本事還不如鳥類呢,而且,鳥類是不會收費的。
做一個試驗
人們常說,在沒有任何遮蓋、鐵絲網圍起來的養殖場上,或者是在無蓋的籠子上,從不同的方向拉起繩子,並讓繩子交叉,這樣,當貓頭鷹和雕鴞(xiāo)到來時,在撲向獵物之前,會先落在繩子上麵歇會兒。貓頭鷹認為,這根繩子很牢固。可是等它落到上麵時,就會倒栽跟頭,那是因為繩子非常的細,又比較鬆。
這些猛禽出現倒栽時,頭朝下,一直掛到第二天早上,這樣,它也不敢扇動翅膀,擔心會從繩子上掉下來摔死。等到黎明時分,你就可以輕鬆地捉住這個壞家夥。
這是否真實,你可以親自試驗一下。若是找不到繩子,可用比較粗的鐵絲替代。
用魚做預測
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如果你從河流和湖泊抓一些小鱸(lú)魚,把它們放入魚缸養著,或是放進大玻璃罐裏,這樣,你就可以預測到,今天要不要去抓魚。很容易,在出發前,你隻要喂一喂小鱸魚就一清二楚了。
如果它們迅速搶食吃,就說明今天是個釣魚的好時候,魚兒容易上鉤;如果它們不想吃食,說明河流和湖泊裏的小魚也不會吃食。同時,這也說明氣壓有了很大的變化,天快要下雨了,接著會有雷陣雨。
對氣候和水溫的變化,魚類是最敏感的。根據它們的反常表現,可以對天氣進行預測。
但每個愛好釣魚的人都要親自試驗一下,在屋裏和露天情況下,是不是都準確無誤。
天空中的大象
天上有一塊雲在快速地飄著,黑乎乎的,很像一頭大象。不一會兒,它的鼻子托到了地上。剛一落地,就見地上的塵土飛起來了,並在半空中盤旋著,還不斷地增大,到最後和大象的鼻子連結在一塊兒了,形成了一根大柱子,上可以頂天,下可以接地。大象把這根柱子一口吞下了,又開始往前奔跑了。
大象跑到了小城的上空,停下來不走了。突然間,芝麻大的雨點就從它身上灑落下來了。雨還真大呀!這就是傾盆大雨!屋頂上、雨傘上都是啪啪的響聲。這是什麼敲得那麼響呢?是一些小魚、小蝌蚪和小青蛙,它們落在了大街上!但是它們卻一會兒跳到這裏,一會兒蹦到那裏,多快樂啊!
事實上,這塊如大象一樣的黑雲,主要借助從地上旋轉著刮起來的龍卷風的力量,吸取了小河裏的水,還有蝌蚪、青蛙和小魚,一塊帶到了天上,跑了幾英裏後,把它們全都丟下來了。然後,大象又繼續往前跑。
綠色的夥伴
在很久以前,我們的森林非常大,一眼看不到邊。可是,以前的森林主人沒有責任感,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資源。他們亂砍濫伐森林,還占用土地。
那些沒有樹木的地方,就成了荒漠。田地失去了保護,幹風就會從沙漠那邊吹來,給農田帶來致命的傷害。滾燙的沙子把田地蓋住了,莊稼經過這麼一燙,全都枯黃了,再也看不到綠色,也沒有誰來保護它們的安全。
湖邊、小河邊和池塘邊都沒有了樹木,水窪裏的水也幹涸了,荒漠和峽穀開始擴大範圍,並向田地進軍。於是,人們開始向幹風、旱災和沙漠下戰書了。
綠色的夥伴——森林,成了我們最得力的助手。
無論哪裏的河流、池塘和湖泊遭受烈日的暴曬,需要保護了,我們就把它們調到哪裏當守護神。強壯的森林挺直自己的腰板,用自己茂盛的枝葉遮住陽光,不讓陽光曬到它們。
心狠手辣的幹風,時不時從遠處狂奔過來,帶著熱沙,把耕地都淹沒了。人們開始在這裏種植樹木,來保護耕地。森林守護神開始向凶悍的幹風挑戰了,它挺起寬大的胸膛,阻擋住了幹風的進攻,還為田地築起了堅實、牢固的城牆,使得田地不受它的摧殘。
哪裏的土地鬆軟,出現了坍陷,那麼峽穀很快就會把那裏的土地吞沒,我們就會在那裏植樹造林。我們的綠色夥伴——森林,就會在那裏長期居住下來,並用它的根牢牢抓住土地,不讓峽穀肆意蔓延,不讓峽穀吞沒我們的田地。
與幹旱的鬥爭還在進行著。
再次造森林
以前,季赫溫斯基區的森林都被砍光了,現如今,那兒已經開始了造林運動。
雲杉、鬆樹和西伯利亞闊葉鬆,已經被種植在250公頃的土地上。可是在以前,有230公頃的土地上,亂砍濫伐使得樹木幾乎絕跡。
現在那兒的土地比較鬆軟,這給那些砍剩下的樹木的種子,提供了有利條件,以便它們更好地發芽,生長。
大約10公頃的土地上,種植了西伯利亞闊葉鬆。樹苗很快長出了嫩芽。這種林木,為列寧格勒省增添了貴重的木材。
那裏又開了一個苗圃,主要培育針葉樹和闊葉樹,這些是建築用的好材料。
森林大戰
(續前)
草族和小白楊曾經遭受了雲杉的欺侮,現在雲杉又來欺侮小白樺了。
有一塊空地,人們曾在這裏砍伐過樹木,雲杉就是在這裏成為霸主,它已經沒有對手了。森林通訊員來到另外一塊空地,這裏的樹木也遭受了工人們的砍伐,這是前年發生的事。
在那裏,森林通訊員看到了霸主雲杉,它在戰鬥開始後的第二年出現。雲杉是強壯的,但也有兩個不足點。
它的第一個不足點是根係向外擴張的範圍很大,也紮進了泥土裏,但紮得並不深。到了秋天,在那寬廣的砍伐過的空地上,狂風怒吼著,刮倒了許多小雲杉樹,甚至把它們連根拔起。
它的第二個不足點是小雲杉很不強壯,它非常的怕冷。小雲杉樹上的嫩芽,經不住寒冷的襲擊,全都凍死了;有一些樹枝很脆弱,凜冽的寒風吹過,也都吹斷了。春天來到了,在雲杉曾經稱霸的土地上,一棵雲杉也找不到了。
雲杉不一定每年都結種子。雲杉雖獲勝了,但這個勝利不是根深蒂固的。有一段時期,它們沒有了戰鬥力。
第二年春天,生長迅速的草種族剛剛從土裏鑽出來,就開始了戰鬥。
現在,它們要與白楊和白樺戰鬥了。
白楊和白樺如今都長大了,也變得強壯了,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那些小草從身上抖落下來。那些小草把它們包圍得嚴嚴實實,這對它們也有一些好處呢。去年的枯草覆蓋在地上,厚厚的一層,好像一個舒適的地毯,腐爛後散發出許多熱量。剛長出來的小草,遮蓋住了小樹苗,這是在保護它們,以免幹旱侵犯它們脆弱的身體。
小白楊和小白樺生長迅速,矮小的小草追趕不上了,遠遠地落在後麵。它剛落在後麵,就見不到陽光了。
每一株小樹都高過了小草,很快把自己的枝葉伸展開,把草都蓋住了。小白楊和小白樺的枝葉,不像雲杉那樣稠密。還好,它們的葉子比較大,可以形成較大的樹蔭。
如果小樹長得比較稀,它們之間的距離較遠,草族還可以挺過去。但是,在砍伐過的空地上,小白楊和小白樺卻長得很密。它們團結一致,共同戰鬥,把它們的手臂似的枝條都連接在一起,一排排圍起來,猶如一個嚴密的綠蔭帳篷。小草由於得不到足夠的陽光,很快就死去了。
現在,森林通訊員看到小草不見了,到處都是小白楊和小白樺的身影,這說明它們獲得了勝利。
於是,森林通訊員來到了第三塊空地上。他們看到了什麼?將在下一期的《森林報》上刊登。
祝你釣到大魚
釣魚和天氣
夏天,刮起大風、下起暴雨的時候,小魚兒就會遊到避風的地方,像深水坑裏,蘆葦叢裏和草叢裏。如果一連好幾天都在下雨,那麼魚兒就會遊到安靜的地方去,變得沒有精神,也不想吃食。
天氣比較熱的時候,魚兒就會找陰涼的地方去,如有泉水的地方,泉水冒上來時,使得周圍的水變得涼涼的。在烈日炎炎的時期,隻有在清早或傍晚暑氣減弱的時候,魚兒才會吃食。
在出現幹旱的時候,小河和湖裏的水位有些下降,這時,魚兒會遊到深坑裏去。在水深的地方,它們的食物比較少。因而,隻要找到一個釣魚的好地方,就可以釣到很多的魚,尤其是用魚餌去釣。
最好的魚餌是麻油餅。這要在平底鍋裏煎一煎,再把它搗爛,研磨成細末,再與燕麥、麥粒兒、米粒或豆子放在一起煮爛,然後添加到燕麥粥或蕎麥粥裏。這樣,就會散發出很香的麻油味。這種氣味是鯽魚、鯉魚和其他的魚最喜歡的。若每天在同一個地方撒上魚餌,魚兒就會記住吃食的地方。以後,那些貪吃的魚,如鱸魚、刺魚、梭魚和黑魚,就會跟來。
短時間的小雨或雷雨,會把水變得清涼,使得魚兒有了胃口。大霧過後,在晴朗的好天氣裏,魚兒也容易吃食,這時,收獲也是很大的。
我們每個人都應會根據雲的變化、晴雨表、魚是否咬鉤、很快消散的大霧和露水,對天氣的變化進行預測。紫紅色的霞光,說明空氣中的水氣比較多,要下大雨。相反的情況下,淡金紅色的朝霞,說明天氣比較幹燥,4到5小時內不會下雨。
乘坐小船釣魚
除了平常用的浮標和普通魚竿外,還可以乘坐小船來釣魚。先準備好一根結實的繩子(約50米,一頭接上鋼絲和牛筋),還要準備一條假魚。把假魚拴在繩子上,托到船的後麵,距離船20至50米遠。船上必須要有兩個人,一人劃船,一人拉繩子。可以把假魚沉入水底,或是拖在水當中。那些食肉的魚,如鱸魚、梭魚和刺魚,一旦發現遊在它們頭頂上方的假魚,以為是真魚,就會迅速遊過來,一口吞下去。這時,就拉動了繩子。拉繩子的人感覺到有魚上鉤了,就開始往身邊拉繩子。拉的速度不要過快,以免魚兒脫鉤。靠這種方法捉魚,可以捉到比較大的魚。
在寬大的湖泊裏,最適合用這種方法捉魚的地方是灌木生長旺盛的陡峭的岸邊,放著淩亂樹枝的深水坑,還有河麵比較寬廣的水域,及水草茂盛、蘆葦密布的地方。
在河裏釣魚時,要沿著陡峭的岸邊劃船,或者是比較深的地方,且水麵平靜,還要離石灘和淺灘遠一些,或者在上遊,或者在下遊。乘坐小船釣魚,一定不要快速劃船。因為在沒有風的情況下,小魚能聽到從遠處傳來的聲音,這樣魚兒受到驚嚇,就不容易吃食了。
捉蝦的方法
捉蝦最好的季節,是在5月、6月、7月、8月。
想要捉蝦,就必須對蝦有全麵的了解。
幼蝦是通過蝦卵孵化出來的。蝦產卵的數量足有100個。蝦卵都儲存在雌蝦的腹足裏和尾巴後麵的空腹裏。河蝦有10隻腳,最前麵的是一對鉗子。蝦卵會在雌蝦身上度過寒冷的冬天。在夏季到來時,蝦卵就會裂開,孵化出幼蝦,這些幼蝦跟螞蟻的個頭差不多。在以前,多數人都不曉得蝦在哪裏過冬,隻有觀察力強的人才知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蝦是在河岸或湖岸上的小洞穴裏過冬的。
蝦在出生後的一年裏,要蛻換8次外殼,長大後,一年換一次。蝦蛻掉外殼後,就赤裸裸地躲到洞裏麵,等到新的外殼長出來後,才肯出洞。有許多的魚類都愛吃蛻掉外殼的蝦。
蝦喜歡在夜間遊蕩,白天躲在洞裏睡覺。但是,隻要它感覺到獵物出現時,就顧不上白天黑夜了,馬上從洞裏跑出來撲捉獵物。在某些時候,你可以看到從水底冒出來的氣泡,這說明蝦在呼氣。水中的小魚兒、小蟲兒,都是蝦的獵物。它最喜歡吃的是腐爛的肉。在水下,它能聞到離自己很遠的腐肉的氣味。
在捉蝦的時候,要用它最愛吃的餌料:一塊腐肉、死青蛙或死魚。天黑下來後,蝦就會從洞裏跑出來,開始在水下尋找食物吃。這時,我們可以捉到大量的蝦。蝦在受到驚嚇時,就會退著逃走。
餌料要在蝦網上固定好。蝦網要用兩根直徑約30至40厘米的木箍或鐵絲箍繃緊。以免蝦進入網後,把腐肉拖走。用一根較細的繩子把蝦網綁在長竿的一頭,把它放到水底。
在蝦比較多的地方,很快就有許多蝦來吃食,一旦鑽進網子裏,就再也出不來了。
還有一些複雜的方法,不過有一種是比較簡單且收獲不小的方法:在水淺的地方尋找蝦,找到後,用手捏住蝦的背,把它從洞裏拽出來。有時,蝦會鉗住你的手指頭,這不值得大驚小怪的。我們這個方法不是向膽小鬼推薦的。
如果你還帶著鍋、蔥和茴香,那你可以隨時在河岸上,燒一鍋開水,把蝦放進去,再放入蔥和茴香,煮著吃。
在夏夜的星空裏,若是在河邊煮蝦吃,那真是美極了!
黑燕麥長高了,已超過了人的身高,現在,它已開花了。
在麥地裏,雄山鶉(chún)帶著雌山鶉快樂地遊玩,像在森林裏一樣;後麵緊跟著它們的孩子,一個個像黃色的小毛球。它們剛孵出來,就從巢裏跑出來了。
這是割草的好時候,人們都在忙著割草。有的地方用鐮刀,有的地方用割草機。割草機嗡嗡地從麵前駛過,還不停地揮動著胳膊。這樣,散發著芳香的牧草在它的後麵倒下了,一行行排得很整齊。
在菜園裏,畦(qí)壟上的蔥生長得很旺盛,綠油油的一排。小孩子們已經開始拔蔥了。
采漿果是小女孩和小男孩最喜愛的勞動,所以,他們就一塊去了。這個月才開頭,在陽光照射到的地方,那裏的草莓已經成熟了。現在,草莓還真多呀!樹林裏的酸梅果也快成熟了,桑椹果也快成熟了。在一片沼澤地裏,長滿了苔蘚,還有一些長得圓實的桑旋子,也從青色變成了紅色,又從紅色變成了金黃色。你喜歡吃什麼樣的漿果,就去摘吧!
孩子們想采得多一些,但是家裏還有很多活要幹,要去挑水澆菜園,還要除草。
農莊新聞
牧草的苦衷
牧草在向大家訴苦,說它們總是受到人們的欺侮。
有些牧草準備開花,有些已經開了,從穗子裏伸出了一個柱頭,像白色的羽毛一樣,花莖非常的細,上麵掛滿了花粉。但在不經意間,來了很多人,三兩下就把牧草割完了。它們沒有機會開花了,還得繼續生長下去。
森林通訊員做了認真的調查發現,人們把割回來的草曬幹,這是為牲口過冬準備的食物。因而,人們不等牧草開花,就已齊根割下,這並沒有錯。
神奇的水
有一種神奇的水噴灑到雜草身上,雜草很快就死去了。這對它們來說,可是致命的水。
但是,噴灑到穀物身上,什麼事也沒發生,穀物沒有死,反而更加茁壯地成長,看它多麼高興啊!這對於穀物來說,可是生命之水呀,對它們沒有任何傷害,還能改善生活狀況,還為它們消滅雜草。
受傷的兩隻小豬
在村子裏,有兩隻小豬在散步,它們不小心被太陽灼傷了後背,很快就起了水泡。於是,迅速請來獸醫給小豬療傷。
在炎熱的日子裏,不再讓小豬出去散步,就是有豬媽媽跟著也是不可以的。
度假的人神秘失蹤
村子裏,來了兩位避暑的女人。可是在前不久,這兩個女人神秘失蹤了。找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在離村子3公裏的幹草垛上找到了。
原來這兩個度假的女人迷路了。一大早,她們到河裏遊泳去了,去的時候是從亞麻地裏穿過的,那時亞麻還開著藍花。中午時分,她們要往回趕,就開始尋找開著藍花的亞麻地,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於是,她們就迷路了。
這兩位女士並不了解亞麻。亞麻是早上開花,到中午的時候就凋謝了,這時亞麻地就從藍色變成了綠色。
母雞的功勞
一大清早,村子裏的母雞就要旅行了。這次還不錯,可以乘坐汽車,但還是要住進自己的房間裏。
母雞的棲息地是在田地裏,那裏的麥子已經收割完了。地上有一些麥稈根和麥粒。為了不讓這些麥粒浪費掉,就把母雞請到這裏來幫忙。
這裏也就成了臨時的母雞村,隨時都可以搬家。等母雞把地上的麥粒撿完了,就會搬到新的地方去。
綿羊媽媽的擔憂
人們要把小羊帶走了,綿羊媽媽心急如焚。不過,這樣也好,小羊已經長高了,總不能還跟著媽媽呀!應該讓它們適應獨立的生活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小羊們要獨自吃草了。
快樂的旅行
漿果都已成熟了,有樹莓、板栗和茶麃果。它們到了動身的時間了,要趕往城裏去。
走遠道,板栗並不擔心,它說:“先帶我去,我的身體強壯,能堅持住。我們現在就去,越快越好,趁現在還沒熟透,我還比較堅硬。”
茶麃果說道:“把我包好一些,我也可以到達目的地。”
樹莓就不一樣了,它是第一個害怕的,它說:“你們不要動我了,把我留在家裏吧!一下子走那麼遠的路,太累了,我害怕還沒到地方,就已經走不動了。我最怕的就是顛簸。經過一段時間的顛簸,我就會成為泥漿的。”
不規範的餐廳
在池塘裏,有幾處標語顯露在水麵上。這是一個用木頭做的標語牌子,上麵寫著“小魚兒的餐廳”。在所有的水底餐廳裏,都擺放著有棱有角的大桌子。可是沒有椅子。
每天早上,在木牌周圍,這塊水域就像炸開了鍋,小魚兒都在等著吃早餐。魚兒是什麼也不講的,它們你爭我搶地亂成了一鍋粥。
7點左右,廚師乘坐小船給它們送飯了。有馬鈴薯、草末兒、小蟲子和其他好吃的東西。
在這段時間,餐廳裏的魚兒可真多呀!每個餐廳裏大約有300條魚在吃飯呢!
少年自然科學研究者講的故事
我們的村子在一片小橡樹林旁。林子裏很少有杜鵑鳥飛來。即使有,也隻是叫幾聲,然後就不見它的蹤影了。今年夏天,我經常會聽到杜鵑的叫聲。在這個時候,人們把母牛趕到這裏來吃草了。
中午的時候,有個牧童跑過來,氣喘籲籲地說道:“牛瘋了!”我們趕快跑到林子裏去,到那裏時,已經是一團糟!
那場麵很嚇人的,母牛到處亂跑亂叫,用尾巴不停地打著背,不知東西南北地往樹上撞。它們這樣會把頭撞爛的,也有可能會把我們踩傷。
我們盡快把牛趕到別處去。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原來是毛毛蟲的惡作劇。身上全是棕黃色軟毛的大毛蟲,有些像小野獸,每一棵橡樹上都有這種蟲。有些樹上已經沒有了一片葉子。毛毛蟲身上的毛掉下來後,微風吹過,到處亂飛,迷住了牛的眼睛,紮得牛很痛。這可真是讓人毛骨悚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