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射擊運動技巧
射擊的要領
射擊名詞解釋
1據槍:俗稱舉槍,即在射擊時舉槍指向目標方向的動作。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確是整個射擊過程中的第一個環節,據槍不正確,將影響到瞄準和擊發。在狩獵過程中,由於經常要射擊的是活動目標,因此據槍動作也必須要快、要準確,以爭取時間進行瞄準和擊發,否則獵物將脫離獵槍的有效射程。
2瞄準:霰彈槍沒有表尺,瞄準方法也與膛線槍有很大差別。霰彈槍的瞄準可分為見瞄準板瞄準法和不見瞄準板瞄準法。見瞄準板瞄準法:也稱瞄準板上瞄準法,瞄準時,適當抬高槍口,使眼睛能看到瞄準板,因為抬高了槍口和準星,瞄準線指向目標下方,所以射擊時必須將目標置於準星上方才能命中。這種方法,可以清楚的看到目標,便於在運動中瞄準和射擊,但要經過實踐逐步掌握槍口抬高的程度。不見瞄準板瞄準法:也稱瞄準板下瞄準法,瞄準時,槍口不抬高,眼睛看不到瞄準板,隻能看到瞄準板,隻能看到準星,射擊時,彈道下降,命中點將低於瞄準點,因此,射擊時需將目標置於準星下,才能命中,這種方法,適用於固定目標的射擊。
3擊發:擊發是瞄準射擊的最後一個步驟,擊發時,手指要均勻用力,在正確瞄準的瞬間,停止呼吸,加大手指壓力,直到似乎在不知不覺間擊發為止。
擊發時應避免有意識的猛扣板機,那樣將因擊發用力過猛而使槍支押運,引起瞄準誤差,影響射擊的準確性,總之,擊發時要保持所有的瞄準動作不變,除了手指動外,其他部位都不應有特殊動作。
4提前量:在狩獵過程中,我們往往要對活動的獵物進行射擊。射擊時,隻有將瞄準點置於獵物運動方向的前方一定距離,才能命中目標。這個提前的距離就是提前量。提前量的大小,主要決定於目標移動的速度,射擊距離,氣候條件,目標移動方向與獵人之間的角度及霰彈的號數等。實際狩獵時,提前量的掌握隻能靠積累的經驗來掌握。
射擊要領——飛靶射擊類
1姿勢。避免肌肉之收緊,而應放鬆的站立著,至於過分的動作或誇大的射擊姿勢,隻會吸引到新的射擊手,對成績毫無幫助。
2平衡。
(1)注意身體保持放鬆但能靈活,身體緊張往往會造成過急之擺動。
(2)雙膝須微彎,重心應平均在雙腳上,從臀部起,身體須為向前傾,當然不要做到失去平衡。當飛靶出現時,身體便開始擺動,重心便由一隻腳移到另一隻腳上,使整個身體平滑擺動,而非隻是手臂擺動。
(3)兩腳位置須有少許距離,如兩腳位置距離太近會較困難保持平衡。但當距離太開,又容易使肌肉緊收,故要以身體能放鬆、平衡及舒適為原則。
3持槍。固定肩頰位置,持槍密合,食指靈活,身軀平穩。
4瞄準。配合呼吸,目光的焦點在槍杆上,使“人槍一體”當飛靶飛出時瞄準正確,目標擊落,要求最完美的瞄準動作。
5扣板機。舉槍時食指慣性加壓,正直、單獨、均衡用力,循靶移動不停、連扣不斷、直到擊發。
6要點。
(1)眼睛焦距,請調整到目標點。
(2)將身體及心情放輕鬆。
(3)舉槍瞄準,身體重心略向前傾。
(4)把口張開,用丹田氣報好放。
(5)槍枝瞄準點,順著目標移動。
(6)超前,取適當前置量,扣板機。
槍械射擊技巧
很多人都有這種認識:在據槍自然舒適的時候,會產生很強的自信心,射擊成績也相對理想;如果對槍的感覺處於模糊的、無意識的、不恒定的地位,其成績就不會理想,原因是“槍感不好”。因此,通過有意識的訓練來提高射手“槍感”,對於改善其心理素質、提高射擊成績是大有裨益的。那麼,通過哪些方法能鍛練和提高“槍感”呢?
加深對手中武器的理性和感性認識
作為一名優秀射手,重要的是熟悉武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各部件在發射過程中的運作行程方式以及後坐的產生、大小、方向及對命中的影響等理性知識,以徹底消除對武器的顧慮。在感性認識方麵,通過對槍的形狀、重心、重量以及後坐的感受,培養對槍細膩的感覺。這些,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實現。如射擊時我們可以不考慮成績,在正確據槍的基礎上,專心去感覺槍響瞬間槍對身體的撞擊,槍口擺動方向以及雙手變化等。
采用盲訓,提高自身感覺
盲訓是一種排除視力參與,喧賓奪主,突出身體感受的一種特殊訓練方法。它是射手在正確瞄準下並完成正確據槍的定型和正確擊發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通過運用身體感受進行練習,提高身體感受性和動作協調性。可分為“半盲訓練”和“全盲訓練”。
半盲訓練:射手在據槍時和擊發前均用視力進行瞄準,僅在擊發前瞬間開始排除視力參與,完全依靠肌肉的知覺保持力量完成擊發。全盲訓練:首先對目標調整好射擊姿勢,並據槍、瞄準、擊發數槍,以記憶肌肉的運動感覺,然後排除視力參與,憑著肌肉的感受對目標據槍、擊發,5~10min後,再據槍進行檢查,看指向是否正確。
重扳機訓練
在步槍無依托射擊訓練中,采用加大了力量和行程的扳機進行訓練也是培養“槍感”的一種有效方法。由於扳機力大且行程較長,所以扣壓扳機時就需要加大力量和增長運程,同時要保持握槍力量的“靜”。如此訓練一段時間,可以促進肌肉感覺的精確分化。
培養對彈著點的預知能力
優秀的射手,在每發射一發子彈後,基本上能感知彈著點的位置。原因是他們的直覺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實際動作與標準動作間細小的差異,並能做出矯正。而對於未臻此境的人則很難做到這一點。
狙擊槍射擊的基本技巧
瞄準
人有兩隻眼睛,但是其中一個是主眼,另一個為輔助,信不信由你。平常生活中哪個眼睛為主沒有多大關係,然而到射擊上關係就大了。當你舉槍瞄準時,是否習慣地閉上一隻眼睛?閉眼的動作實際上就是你強迫自己舉槍手一側的眼睛成為主眼的行為。射擊訓練前,你需要發現並且訓練自己的主眼。
確定主眼的方法是,你正視一個目標,然後在自己麵前垂直伸出一隻鉛筆,筆尖跟眼睛和目標形成三點一線。這個時候,你閉上一隻眼睛,如果鉛筆尖還在那一條線上,說明你睜著的眼睛是主眼,如果鉛筆尖跑到了一邊,說明你閉上的眼睛是主眼。如果你的主眼恰巧跟你持槍的手不在一側(比如你的主眼是左眼,但是你用右手持槍),你最好讓自己的眼睛適應你的持槍方法,或者持槍方法適應你的眼睛
準星
說到瞄準誰都知道三點連一線。然而舉起槍的時候會發現,你要連成一條線的三點處在不同的距離,遠遠超出自己眼睛的景深之外。那麼你焦點對在什麼地方?無疑照門(缺口)是更加搶眼的,你很容易把目光焦點對在那裏。當然你更關心靶子,關心中間那個圓心,所以你更可能注意靶心,恨不得把它擊穿。還有更為周全的人,舉起槍之後眼睛的焦點就不時在照門準星和靶子中心換來換去,力求麵麵俱到。
扳機控製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討論本文最為重要的部份:扳機控製了。扳機控製,射擊訓練當中最為主要的部份。誠然,良好的瞄準是射擊的基礎,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提高射擊成績的最大障礙在於扳機控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學會扳機控製是射擊練習的裏程碑,學會扳機控製才能夠說真正入門。
步槍和手槍射擊的技巧與方法
射擊方法
1射擊時要控製好呼吸,最好在射瞄準到射擊時不呼吸,當然對於有經驗的射手來說也可以選擇均勻呼吸。因為呼吸會使槍抖動,影響散布。
2充實抵肩,我們中國人身高普遍不高,當一個射手身高低於1。75M時,可能會發生用肩去碰槍托的抵肩的情況發生,這也是一個大問題。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在發出抵肩的一瞬間,我們的肩膀就要放鬆,用手把槍托送到肩上,確實抵肩。對於身高比較高的人來說就占便宜了,我們可以不象他們一樣把胳膊拉的過直,我們可以有充分的曲臂位置。
3準心與照門(後麵的)的水平要把握好,就是使準心和照門最上麵的兩個平麵“一”字線對成一個一字線。然後要注意把準心放到照門內側左右麵的中央,就是要使準心的左右兩個麵和照門壁的距離相等。
4人的眼睛需要像照相機一樣對焦,瞄準時目標應該是模糊的,準心和照門應該是清楚的。對於初學者來說,開槍的時間不容易控製,太早打自己害怕沒準頭,其實眼睛適應景物需要一個變清楚的時間看物體大約3到7秒時最清楚,應該抓住機會。過了黃金時間後就模糊了。我在這教大家一個方法。在瞄準默數三個“射擊”“射擊””射擊“這時候基本就是最佳射擊時間了,你可以擊發了。
因為建議你訓練時睜著兩隻眼睛瞄準,而不閉上另一隻眼睛。兩隻眼睛瞄準的第一個優點是增加了視界,如果你遇到手槍槍戰,視野開闊與否是至關重要的。第二,如果你用兩隻眼睛瞄準,你的注意力便不會過於集中到靶心,而會著重於瞄準器和整個靶子的關係。這一點在以後有關瞄準的部份再詳細探討。第三,兩眼都睜開時你臉上的肌肉會放鬆,身體也會感到自然。這對你進行長時間的比賽尤為重要。
實際上瞄準時,是眼睛、表尺缺口、準心、目標四個點成一線,這樣才能檢查出表尺缺口、準心、目標是否在一條線上。當你用右眼瞄準好換左眼時,左眼是在槍的旁邊,根本就沒在槍管的延長線(即準心、缺口的連線)上,你先要把左眼往右移到缺口、準心的連線上以後,才能進行瞄準啊。這是你會發現缺口、準心、目標仍在一條線上。
當然你不移動眼睛而去移動槍也可以,那就等於是換了一個角度去打目標(目標是圓心,你兩次瞄準的瞄準線是兩條半徑,都指向圓心)
5快速瞄準術。我們在快速瞄準時可以先把前麵的準心對目標,然後在把後麵的照門抬起,很快一個“三點一線”就形成了。這個過程是可以和抵肩同時進行的。同時大家如果想試試站姿瞄準射擊時,前腿在前,後腿在後,就是搏擊預備姿勢。這時前腿承受重量,這樣一來可以減小部分後座力。當然手槍射擊也可以采取這種比較舒服的手段,在加上持槍手微曲臂。另一手握住持槍手,呈大曲臂放鬆自然垂下態勢。但是我們的軍用老教材裝“酷”單手側身射擊,這樣雖然減小了自身著彈麵,但是手臂易疲勞,很容易影響成績,需要大量的掉水壺訓練。
6預備站姿射擊和警戒姿勢,大家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武警把槍口對天進行警戒,其實這和95式步槍掉水壺一樣是老教材中的錯誤,在新教材中早以改變。正確的預備站姿射擊是把槍口朝地,手指在扳機戶圈外,這樣容易使用上麵說的快速瞄準術,而槍口朝上不行。警戒姿勢一樣,隻不過是把槍側向貼身體。握握把的手在上麵,一手在下握戶木。
射擊技巧
1槍麵平正。在射擊時把靶子下麵的“一”線和前麵說的準心和照門的水平線比一下,看是否與靶平行。
2發現槍麵過高過低的處理方法:發現槍麵過高向前移,過低向後,槍放右向右移,反之亦然。當然保持身體的舒展對射擊精確也有幫助。
3有幸使用瞄準鏡的一般處理方法,這是後你要做的是把距離和風偏手輪調好。在瞄準時保證不要發生陰影。就是前麵的洞眼和後麵的洞眼和眼睛不是一條線,後麵的鏡周圍產生月牙形圖象。沒有月牙這樣一來就說明你的眼放到中間了。這種東西我用的很少。具體大家可以拿望遠鏡試。但是目標越近,效果越差,因為視角小了。
用什麼方法可以更好射擊
獵人的能力將取決於他的鏡頭以外很多東西,直槍射擊配備適當目光。適合槍有重要影響力,使他迅速準確掌握。在散彈槍,這是適合所有重要但大多數步槍幾乎都是同一個直股票平均後將適合射手。判斷一個合適槍擺在肩上射擊位置,看看那裏的風光是指當置於臉頰接觸股票。眼睛,目光和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如果配合完美。
輕微故障槍適合改變立場是可以克服的射手左手的前臂的槍但如果它需要一個線路緊張或尷尬的目光投向了以靶槍應該更改以配合個人良好軍械。射手用同一時刻瞄準方法。這是沒有用的,他就記在了他的槍靶場把視線定在他麵前的表尺缺口,使它難以見效,然後開槍運行鹿一半以上的缺口前方在望。這一變化的影響,因此他便點過頭。他發現他的習慣應該符合程序,當發現鹿、射擊運行在這些時候他很少有時間畫優秀珠串。
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100%擊發的落錘高度是305mm,落錘質量是35g。計算得出所需擊發能量E=01644J,可見擊錘簧本身儲備的能量就不足。
再次檢查了故障槍與合格槍的擊錘簧、回針簧簧力,均符合產品圖樣的要求,並與原樣槍的簧力基本一致。因此,將原樣槍做實彈射擊試驗,同樣出現擊發無力的故障,隻是故障率較低而已。對這個現象的分析,有兩種可能:第一是原樣槍已經使用了較長的時間,並經多次裝拆,簧力有所下降;第二是國產彈的底火敏感度與國外彈略有差別。
根據上述的計算來看,因為回針簧所吸收的能量很小,沒有減小的餘地,所以隻有提高擊錘簧簧力來提高擊發能量。提高簧力後,再次計算擊發能量得E擊=01793J。
增加擊錘簧簧力後,擊錘簧儲備的能量增加了,但不是很充分。因為考慮到自動機後坐與複進過程中壓擊錘的行程較長,若過大增加擊錘簧力,會加大自動機運動的阻力,也會增大雙動扳機力。
影響擊發能量的第二個因素是擊錘簧的能量在傳遞過程中損耗較多。擊錘簧能量的傳遞路線是:擊錘簧→擊錘簧杆→擊錘→擊針。擊錘簧能量傳遞過程中的主要阻力有:擊錘簧杆與擊錘的摩擦阻力,擊錘與套筒座擊錘槽的摩擦阻力。將故障槍與合格槍的上述摩擦麵比較發現:故障槍上的擊錘簧杆頭部的一側麵摩擦較為明顯,而另一側麵基本沒有摩擦痕跡;故障槍上的擊錘一側麵上部、另一側麵下部有摩擦痕跡,套筒座擊錘槽對應部也有摩擦痕跡。可見故障槍的擊錘工作位置不是很正。
采取的措施是提高配合孔的垂直度,保證擊錘處於正常工作位置,消除不應有的摩擦;提高摩擦麵的粗糙度,減少摩擦阻力,減少擊錘簧能量在傳遞過程中的能量損耗。
擊錘與擊針的碰撞屬於碰撞分離。擊錘與擊針碰撞以後又與套筒碰撞,擊錘與套筒的碰撞點不同,同樣會影響能量的有效傳遞。
而在靶場射擊,射手也有多種選擇崗位,但他選擇在樹林有限。俯臥作別的罕見情形除外。合議庭休息了,除非他是一個可以利用一些輕便即興樹或肢體。如果這樣做,從不把槍管直接接觸任何固體物但作為一個用左手臂減震器或休息的對象和支持的手槍。跪的位置,可快進入狀況,而且往往就是最好的獵人才能使用。而這就使穩定性宗旨、目標區隻是小部分周邊地區。必要時調整位置鹿背負這個目標區,往往隻是需要多少時間到達鹿安全套。非射擊手位置是最快的,而且往往隻有獵人可以采取的立場,實踐和時間將在樹林還清。所有的提案都使用這一立場應承擔本能。一旦我們的目標是遠大的,它的眼睛不能離開後才開槍。右腳的立場應該轉移到以自動槍將抗衡的反衝力,把射手的身體在合適的角度與目標。約有一半的目標應提前一站之間的直線直角的左。
慢射手槍和氣手槍項目初級訓練
姿勢動作特點
立姿無依托,重心高,單臂持槍,支撐麵小,穩定性差,是手槍項目的共同特點。慢射手槍和氣手槍是手槍項目中射擊精度要求最高的項目。因此,對姿勢動作的穩定性、一致性及穩、瞄,摳的協調配合等要求比較高。
姿勢動作規範
應符合生物力學原理,結合個體特點,做到結構合理、姿勢穩定、動作協調、用力一致,使人槍係統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達到最大的穩定,實現穩、瞄、扣的協調配合。
1據槍。
(1)站立姿勢:以身體右側對向目標(右臂持槍者),兩腳開度大約與肩同寬,右腳稍向外展,兩腳尖連線與射向平行或左腳稍向前突出,兩腿自然伸直,腹微挺,腰下榻,小腿略向前傾,軀幹略向左側傾,人槍總重心垂線落與兩腳支撐麵中央或稍靠左前,腳掌受力均勻,身體稍向右側轉,頭正直向右側轉,眼正視,持槍手臂與兩肩峰連線的內角在150度左右。
(2)握槍:按照手形修理木套,使手接觸木套部分受立均勻,鬆緊適度,食指靈活,正直塌腕能自然保持平正準星。依次握把:先虎口,後大魚際和小魚際,再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把位置和用力位置始終一致。
(3)舉槍:持槍手臂自然垂直,以肩為軸,舉槍時深吸氣,稍用體帶臂將槍舉到靶紙上方,調整力量,平整準星,呼氣,臂隨之下落,塌肩,呼吸兩次或三次,有淺到深,自然屏息,正直,緩慢均勻的穩入瞄區。
2瞄準。瞄準不是瞄點,而是瞄區。陷區應選擇在下2環至下4環之間。保持槍麵的平正和一致,保持平正準星,保持姿勢、重心和力量不變,保持槍支的平穩自然晃動。視力回收,精力靠後,看清平正,具實靶虛。
3擊發。舉槍至靶紙上方,調整力量,平正準星後,用食指第一關節的中前部接觸扳機,確實預壓。槍支達到穩定狀態前大膽提前扣,先扣後穩,邊穩邊扣。食指單獨用力,正直均勻。控製擊發心情,直到自然擊發。擊發後適當保持,防止尚未擊發就過早分散精力和放鬆。瞄準擊發時間是一個時間區間,但變化不宜過大。應提倡利用第一穩定期擊發,特別是對初學射手。注意養成果斷擊發的良好習慣。
慢射手槍與氣手槍的比較
慢射手槍與氣手槍技術動作要領的區別:
1由於氣手槍的重心比慢射手槍距握槍手的中指處遠,扳機引力比慢射手槍的重,所以氣手槍的握把和管用力應比慢射手槍稍大,握把角度(外側角)應比慢射手槍稍小。
2由於氣手槍的板機引力比慢射手槍的重,所以氣手槍扣扳機的力量應比慢射手槍稍大,扣扳機的速度應比慢射手槍稍快。
3由於氣手槍靶紙的10環直徑和氣手槍的彈徑比慢射手槍的都小,所以平行晃動對氣手槍命中精度的影響較大。氣手槍靶紙的10環直徑和氣手槍的彈徑比慢射手槍的相對較大,角度晃動對氣手槍命中精度的影響則相對較小。因此,氣手槍射擊應適當加強姿勢重心的整體控製力量,減小身體的晃動;慢射手槍射擊則應注重肩、腕關節的力量保持。
速通射手槍項目初級訓練
射擊姿勢的訓練
1速射手槍項目的特點:速射手槍項目是奧運會項目,是用速射手槍在規定的8秒、6秒、4秒三種不同時間,在25米對一組五個限時速射環靶進行連續射擊。主要特點是“快”和“準”。
2姿勢的確定:速射手槍項目是單手持槍無依托立姿。姿勢的外形是,側身對向目標,兩腳開度與肩同寬或稍大於肩寬;兩腿自然挺直,稍用力支撐著上體;上體保持基本正直或稍向左後傾;頭部轉向目標,做到頭正、頸直、下顎回收、兩眼平視;右臂向目標方向伸出,與身體額狀麵夾角約成150度;繃肘,挺腕,稍收肩;槍、手、臂、體結合成一個整體;左臂自然下垂。左手插於衣褲內或貼於腹部;身體和槍的總重心落點位於兩腳之間。
射擊動作
1握槍:允許使用符合競賽規則尺寸要求的特製木套。它對射彈散布、槍支跳動和動作一致均有一定影響。理想的木套應是虎口位置盡量靠上,據槍時手腕自然挺直後準星在照門的中央,發射後槍支跳動正直,食指鬆,摳扳機自如。
握槍方法:先將左手握住槍管或套管的中央,右手伸進木套,虎口對正,拇指自然伸直,食指根部貼住木套,第一、二關節不能貼在木套上,中指,無名指,小指稍用力向後,與小魚際,大魚際形成前後夾持用力。
2據槍:手槍速射的據槍又稱運槍,有自下而上的第一靶縱向運槍和從右向左的第二靶的橫向運槍。
(1)第一靶縱向運槍:“準備”。當下達“裝子彈”的口令時,將子彈裝入彈夾,將彈夾裝入機匣(槍框),調整握把,檢查子彈是否入膛,調整站立位置與指向。預備姿勢。當下達“注意”的口令時,開始據槍做試瞄動作。在下達“5、4、3、2、1”口令的同時,持槍的手臂向第一靶上方約30度伸舉,吸氣,提肩,手臂和槍下落至瞄區。此時,“視力回收”監視平正準星,進行試瞄。同時,食指預壓扳機“第一道火”,力量保持,眼睛盯住10環位置。然後將手臂下落成45度,吐氣,屏息,等待“開始”的口令。啟動。注意力集中盯住靶標,在靶標正啟動的瞬間迅速據槍,以前臂帶動上臂向上運槍。反應要快,但不宜猛,動作協調平穩。據槍。啟動後運槍路線正直,速度先快後慢或勻速。當接近靶標時減速,平穩進入瞄區。“稍停響”。在槍支進入瞄區的同時,視力回收盯住準星缺口的平正,並扣壓扳機“二道火”,進入瞄區後稍停即響。在縱向運槍的全過程中,啟動、運槍、視力回收、扣壓機直至“稍停響”應是緊密銜接,形成下快上慢的整體動作,切忌運槍中間停頓。
(2)第二至五靶的橫向轉體運槍:在第一靶槍響的同時,視力轉向第二靶瞄區,在餘光的誘導下轉體運臂(臂、肩、腰、髖、踝的整體協調用力),指向第二靶。當槍支進入第二靶瞄區的右側時減速,同時“收視”盯住準星缺口的平正,壓實扳機一、二道火,進入理想瞄區時稍停即完成擊發。第三至五靶的動作與此相同。當完成第五靶的動作後,繼續保持力量運向假設的第六靶。
橫向運槍可分為柔轉、穩人、“稍停響”三個環節。“柔轉”是指槍響後借助槍支起跳力量的同時,立即向左轉體運槍,而不是等槍支跳動恢複原位之後再做轉體運槍動作。“穩入”是指當運槍至瞄區右側時減速,平穩進人瞄區。“稍停響”是指利用槍在運動中短暫的相對穩定狀態,作為理想的擊發時機,完成最後的擊發動作。橫向運槍的動作要求是:上體和肩、臂在轉體運槍的過程中保持角度不變,力量不變。轉體運槍的力量來自踝、髖、腰的整體用力,在視力誘導下槍向左做平行等距的轉體、運槍和短停。
3瞄準:是在運槍的過程中短暫的相對穩定時機完成的。其過程是眼睛盯住靶標的瞄準位置,當槍支進入靶區對立即收視盯住準星缺口的平正關係。餘光誘導槍支平穩減速進入瞄區,適時完成擊發。瞄區選擇在10環區較為恰當。瞄區的範圍取決於運動員運槍能力和槍支的穩定水平。
瞄準有兩種,一種是舉弓時就瞄準,另一種是做完固定的動作就瞄準,其優劣處前者動作自始至尾動作連貫不停頓,省力、省時(但瞄準較不確實);而後者由於固定後停住,專心瞄準,瞄準確定後始可擴張兩臂放箭,其時間花費久,體力耗費多,但瞄準較確實,話雖如此,目前較好選手仍采用第一種方法為多,後者為較傳統的瞄準方法,目前已甚少人使用,因為射箭運動之比賽往往時間很久,體力耗費甚大,勝負不在於一支箭之輸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體力之下,全力以赴,爭取佳績,省時、省力的方法,自然而然較為多人來采用,而這一種舉弓時便瞄準的方法,乃稱為預瞄。
另外瞄準的方法,除預瞄外,尚須注意到弦影是否切齊(弦影乃瞄準準心之同時,餘光尚可糢糊地看到弦的影子,再把弦影貼其弓窗或瞄準器之邊,此法可更精準的瞄準目標),再將準心對準靶心,聞定箭器響片之響聲,即可放箭。
瞄準雖為基本動作姿勢中的一種過程,也是技術中重要之一環,依其動作之順序:
(1)預瞄
(2)閉氣
(3)看箭頭
(4)切弦影
(5)對準心及靶心
(6)聞定箭器及響聲
(7)放箭
瞄準之動作過程雖簡單,但要學好相當不易,因此初學者要下相當的功夫,方能有所成就。
4擊發:擊發也稱扣扳機,扣扳機的技巧是速射手槍項目的關鍵技術。其特點是連續不停地做扣、鬆動作。扣扳機的手指部位應是食指第一關節的中部或中、前部。
第一靶扣扳機方法:當完成預備姿勢下垂45度時就應完成對扳機“第一道火”的預壓,當槍接近靶標下沿並繼續向上運動時,應不間斷地、均勻地對扳機施加壓力,當槍支進入理想瞄區稍停時立即輕柔地完成壓下扳機的最後過程。
第二至五靶扣扳機的方法:當第一發槍響的同時,食指迅速回鬆扳機(但不能離開扳機),並同時壓下“第一道火”,在槍支進入下一靶的瞄區的過程中,對扳機的“第二道火”均勻施加壓力,在進入理想瞄區稍停時完成擊發。如此連續完成五個靶的射擊。
射擊中的幾個問題
晃動擊發
晃動中擊發是射擊常識,被廣大射手運用於訓練比賽。如果對晃動中擊發的認識不足,就難以體現其優勢,在運用中也會出現偏差,所以有必要對常識再認識也求新發現、新提高。
對射手來說晃動是身體、手在結合槍支保持力量之後,眼睛監測到的準照關係與靶子之間產生的運動軌跡,體現相當綜合。為了便於研究,我們把軌跡線連成的麵稱為晃動麵,擊發是這個麵中間的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