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曆史觀(1 / 2)

曆史是什麼,曆史就是我們過去發生的事情。人類所經曆過的,都能成為曆史。史書上所記載的,人們所傳說的皆為曆史。就好比我今天寫的這篇文章,可能100年後被別人發現的時候,便成了研究21世紀中國人的文獻資料了。

但是正所謂:“沒有思想的讀書人隻不過是一個兩腳書櫃而已!”所以吾輩讀史,當擁有自己的、獨立的、科學的曆史觀,這樣我們才能在曆史中得到我們想要的知識營養。我認為先進的曆史觀應該建立在一個先進的大前提上,既是建立在以中華民族最高利益為核心的前提上。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呢?便是最能夠代表我們中華民族特色的東西,也便是我們的文化。

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5000年來,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正是因為我們有著最先進的文化,並且有著海納百川、包容天下的寬闊胸襟!縱觀曆史上,中華之領土並不是純粹靠武力擴張而得來的(當然也不乏武力得來的領土)而更多的是靠文德的感化和文化的影響,統治中國武力最強大的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所謂的元朝,但是結果如何呢?90多年就回蒙古草原啃羊腿去了。所以由此可見,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也不是靠我們有多麼的富有,我們中華曆史上最富有的王朝是宋朝。但是宋朝卻是總被遼金蒙古等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一定要注意遼金以及後來的蒙古都是國家,是有著完整的政治、軍事製度的封建製少數民族國家,且軍事力量又比中原王朝強大,而漢唐的對手匈奴和突厥都是少數民族部族,往往一次比較大的自然災害就能給他們以致命的打擊)所欺淩。我們正是靠我們的文化與文德來擊敗我們的對手的,在我們的先進文化麵前他們必然會從征服者變為被征服者的。我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形成了一種觀念:“諸侯以夷禮則夷狄之,夷狄近於中國則中國之!”這是一種大智慧和大胸襟的集中體現,是一種大民族對於天下的包容胸懷。換言之,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以血統來維係的,而是以文化來維係的。戰國之時,趙國的先君本是晉國的大夫趙毋恤,可謂出身中原世家大族了。但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所以中原各國視趙國為夷狄。而反觀真是夷狄出身的秦國和楚國(秦是西戎、楚是南蠻)由於他們一直與中原各國頻繁接觸,已經與中原的華夏族無異,所以中原各國並不十分歧視秦國和楚國。這也為後來秦始皇吞並六國,起到了促進作用。

正是因為我們的先進文化,才造成了一個奇怪而又有趣的現象。“胡虜無百年之國運”有人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沒有超過一百年的,其實這種解釋是錯誤的。中國曆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超過一百年的很多比如:契丹人建立的遼國,西元907年太祖阿保機建遼至西元1125年金國滅遼一共218年(如果算上後來的西遼的話,時間就更長了)黨項人建立的西夏國,西元1038年元昊建夏至西元1227年蒙古滅夏一共189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國,西元1115年太祖立國至西元1234年蔡州亡國一共115年。後來滿洲人建立的清朝更是厲害,就是從西元1644年清軍入關開始算到西元1912年宣統遜位一共享國268年(其實唐朝的皇室也就是李家本是漠北的鮮卑族後裔,如果連唐朝也算是少數民族政權的話,這個政權存在了280年快三個世紀了)。由此可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超過一百年的比比皆是,不比漢族的少。所以,對於“胡運不過百年”的解釋應該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統治中國後要麼被同化(如遼金清朝),要麼被趕走或消滅(如東晉時代的北方十六國、蒙元還有二戰時期的日本)這個時間段不會超過一百年。可見我們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名族才是戰無不勝、天下無敵的,那些異族用快馬彎刀、強弓鐵騎建立的武力統治的政權,在他們開始統治中國開始放下刀讀起書的那一刻,他們便開始感覺到強烈的自卑感,快馬彎刀我們不如你,但是子曰詩雲我是你祖宗。所以,才使得這些昔日的征服者變得與中華的漢民族無異了。

在當今社會,我們可能會經常看到一些“憤怒青年”(以下簡稱憤青)在大街上開著一輛車,後麵貼著標語“是中國的領土”在馬路上橫衝直撞。謝謝,我知道是中國的領土,您這輛車應該開到東京的大街上去。如果您把這張標語牌拿下來並且好好開車的話,我認為對社會的貢獻更大(做起碼又減少了一個馬路殺手的誕生)。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說,你這是什麼立場,你可太不愛國了。但是我認為什麼是愛國?愛國的前提就是熱愛自己國家的文化,熱愛自己的文化首先就是要熱愛自己國家的曆史。有道是:“如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一個沒有曆史的國家是十分悲哀的,在當今時代尤其是我們今天的中國物質條件已經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更應該向世界展示我們的“軟實力”展示我們中華文化的魅力和中華曆史的博大精深,不能讓外國人說中國是“硬件特硬,軟件特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