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直麵自己(1 / 3)

第五章直麵自己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怯弱、羞怯的我,這是正常的心理活動。但是當這種心理發展為一種阻礙,影響你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你就必須改變自己。隻要直麵自己,隻要給自己足夠的勇氣去戰勝自己懦弱,你就是最棒的,隻要你能走出第一步就已經是戰勝懦弱的開始了。在人生道路上,沒有勇氣,隻有怯弱與害羞的話,你的命運將會一塌糊塗。因此,要直麵自己,改變懦弱的你。

1自我認知的起點——責任心

高爾基說:“人需要責任感,就像瞎子需要明亮的眼睛一樣。”每一個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都是主角,但是在別人的生命裏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不論哪一種角色,都代表著一種責任。社會、家庭、學校等舞台中,你作為一名社會成員,作為人之子女,作為學生,也承擔著許許多多的責任。不要以為青少年的責任就是學習,責任是從出生就注定的,誰也無法推托。對於自己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不要總想著依靠別人;對於身邊的人也要有責任感,即使他們隻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你也要對其在你生命中曾留下足跡而感恩。有時候,感恩就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有時候,尊重也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有時候,對自己負責便是對他們的責任感的體現。

要對自己負責任

羅曼羅蘭曾說:“一個人的責任感越崇高,生活就越純潔。”培根說:“責任好比寶石,它在無數光影的照耀下顯得更加燦爛。”對於青少年來說,對自己要有責任感,要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

著名的愛爾蘭作家克裏斯蒂·布朗,在幼時就身患腦癱,有口難言,全身隻有左腳聽使喚。對這個小生命的降臨,他的父母是既驚喜又傷悲。布朗長到五歲還不會走路,也不會說話,身體也不能活動,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卻無濟於事。一次,妹妹和布朗玩,看到妹妹在地上用粉筆寫字,布朗突然興奮起來。他使勁伸出惟一聽使喚的左腳,將粉筆夾到指縫裏在地上寫下了生平寫的第一個單詞“mother”(媽媽)。這讓布朗的父母欣喜若狂,之後他們用自己的努力給了布朗和正常人一樣的教育內容,布朗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學到了很多知識。他雖然身殘,但是誌不殘,最後他憑借著才能與毅力,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成功的學會了用左腳做一係列的事情,如打字、畫畫、寫作詩文等等,充分發揮了自己惟一的肢體的功能。

布朗21那年,他正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自傳體小說《我的左腳》。他在自傳中,向世人宣告,“我的左腳支撐起了我的整個生命,我的左腳在創造著不屈不撓的生活。”之後,他創作了很多的作品。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一共有五部小說,三本詩集先後問世,他以真摯的感情、深刻的哲理、動人的故事和詩一般的語言震動了讀者和文學界,成為愛爾蘭最有名的詩人和小說家,創造了愛爾蘭的神話與奇跡。

布朗用驚人的毅力對他殘缺的人生負了責,很認真地完成了上天交給他的苦難作業,而且還很完美。麵對不公的待遇,他並沒有表現出對這個世界的憤恨,也沒有因此而選擇逃避,而是選擇勇敢地麵對。也許是上帝想彌補自己的過失吧,它雖然沒有給布朗一個健全的身軀,卻賦予了他智慧和靈巧的左腳,布朗就以此來完成所有想做的事情,讓全世界的人都對他肅然起敬。

能夠做一個健全的人是幸福的,這是布朗給予人們的警示。青少年要從小就明白生命賦予你們的意義,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對正常人況且如此,更不用說對於像布朗這樣大腦有殘疾的人了。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承擔責任的過程,在承擔責任時,應該學會如何用好的方式來承擔,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讓自己不僅付出該付出的,而且還能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很多情況下,責任不是可以自主選擇的,但是卻可以自主的去做,去把握,從而掌握自己的人生。

對他人要有責任感

一個理發師每天上班下班,努力過著自己的生活。一天,他接待了一個身著破舊衣服的老者。理發師對老者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穿著很隨便,而且看起來很肮髒,覺得他好像是個乞丐。說實話,理發師寧願不掙錢也不想給這個老乞丐剪頭發,連他的頭發也不想碰,但是開店做生意,即使有滿肚子的不願意他也得笑臉相迎。於是理發師強忍著心中的不愉快,隨隨便便地給老者剪了剪頭發。結賬時,老者伸手從口袋裏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發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發師轉身一數,不由得樂了,那傻老頭兒多給了好多錢呢!

過了一個月,那老者再次踏入理發店,理發師一眼就認出來了。於是客氣地接待,上心理發,熱情地問他對發型有沒有什麼要求,直到老者滿意為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並沒有讓老者感到吃驚。到了結賬時,老者從口袋裏拿出一把錢,認真地數了數,一分不少,但一分也不多。這讓理發師覺得很奇怪,便開口問原因。老者笑著說:“上次你不負責任的胡亂給我剪了頭發,我就胡亂地付錢給你,這次你很認真地給我剪,所以我也很認真地付錢給你。”

不要認為別人的生活與你無關,很多時候自己的人生是與別人分不開的。作為一名理發師,就必須為自己的工作負責,為顧客的形象負責。也許就因為你玩世不恭的態度,別人會因此而受到不必要的傷害。青少年更應該將“責任感”作為自己奮發向上的動力,在父母為你刻苦學習的時候,當老師為你在講台上揮汗如雨的時候,你就注定了這輩子要和責任感不離不棄。

要有責任感,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責任?責任就是一個人應該做的和不應該做的事情。你既然生活在這個社會,那就要在學會對自己負責的同時,也學會對國家社會負責,對別人負責。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努力做一個尊敬老師,尊重同學,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好學生,做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的人,唯有這樣才能受到他人的尊敬,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才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寬闊。

青少年身上不僅寄托著家庭的希望和幸福,還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汗水,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做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的人。有時候,做好你自己,就是對別人負責,有時候,你的成功,就維係著對祖國的責任感。

2勇敢嚐試,戰勝自己

古人說:“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如今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嚐不是呢?人生就像是一盤棋,怎樣去下,每一個下一步要怎樣走,全由自己掌握。也許會走錯棋,也許會走進死胡同,沒關係的,隻要這盤棋還沒有結束,一切都有可能出現。對於青少年來說,隻有在前進的道路上,勇於突破自我,即使是失敗也是一種鍛煉。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不要永遠活在失敗的陰影下,勇敢地去找尋失敗的原因,提升自己,戰勝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把人生這局棋走的很精彩!隻有勇於突破自我,才能少些不必要的煩惱與憂愁。勇於突破自我,無需猶豫!戰勝自己,何須等待!拿出你的勇氣來,勇往直前,永遠爭取吧。

勇於突破自我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主角,不必模仿誰,我是我,你是你,好好地活著,為自己活著。有夢想就大膽的追求!失敗也不要放棄,隨它花自飄零水自流。其實對青少年來說,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戰勝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

林西從小性格就內向,自尊心也特別強,所以學習成績一直也很好。可是,最近她總以為別人時刻都在用鄙視眼神的看她、評價她,所以她擔心自己會出什麼差錯,否則,會讓人看不起。後來,她暗戀上了班內的某個男生,但又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愛慕,還怕別人知道這個秘密。有一次,好朋友給她開玩笑說:“我知道你愛上他了,你別藏在心裏啦!”她一聽心裏急得發慌,擔心別人會對她評頭論足。從此以後,她見人就躲開,不願理會別人。有人找她聊天、玩耍,她就麵紅耳赤、心慌意亂,而且說話也是語無倫次,最後導致一見人就擔心害怕。

以上這個事例表明,林西是由於社交恐懼心理導致她不能正常與同學交往。最終陷入困境、不能自拔。這種社交恐懼是因心理緊張而造成的心因性疾病,隻要有這種心理的青少年做到全麵了解自己,樹立自信心;改善自己的性格;學會與別人交流;掌握上些社交技巧……隻要將這些落實到位,相信戰勝不良的心理障礙指日可待。

中國有句俗語說得好:“不會戰勝自己的人,是膽小的懦夫。”突破自我,需要勇氣,需要其頑強生命的活力。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無論是健全的身軀還是殘缺的臂膀;無論是優越的條件還是困窘的環境,大膽地拿出你的勇氣,你的膽識,去克服困難,克服恐懼,克服失敗帶給你的消極情緒。不管你正在前行中,還是失意時,此刻不要在彷徨,不要再猶豫,對現在的你來說從失敗中找出通向成功的途徑才是最重要的。

青少年朋友們,隻要勇於突破自己的防線就等於打開了智慧的大門,開辟了成功的道路,鋪墊了自己在人間的旅途,鑄成了自己的一種麵對任何煩惱和憂愁的良好心態。

戰勝自己,奔向成功

魯迅先生說:“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麵前才有路。”的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乏荊棘和陷阱,到處都有困難和坎坷。有些人遭到了一次次失敗,便把它看成拿破侖的滑鐵盧,從此一蹶不振。而對於一心要取勝、立誌要成功的人來說,一時的失敗並不是永遠的結局,在每次遭到失敗後重新地站起,要有堅強的毅力和決心向前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布倫克特曾說:“隻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著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麵前。”要堅持你的夢想,不要退縮,成功並不是海市蜃樓,那是黎明前的黑暗,因為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堅持自己的夢想,成功就在你的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