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球運動健將
亞運會水球冠軍梁仲興
梁仲興,1986年12月23日生於廣東,1998年進入鬥門業餘體校水球隊學習,2001年進入廣東水球隊,2004年被選入國家集訓隊,2005年亞洲錦標賽冠軍,2006年多哈亞運會獲得冠軍。
14歲長到一米八
梁仲興本來有可能和兄弟一樣,讀完書當漁民,一次偶遇改變了他的命運。1998年6月的一個上午,鬥門體校教練馮炳友循例到白蕉鎮小學招生。一幫5年級的學生齊刷刷站起,馮教練眼前一亮:小仲興都158米了!再一看,手大、腳大,“這孩子我要了。”
但小仲興打籃球一般,跑步也慢,就會玩點水,讓馮教練有點擔憂。但孩子腦袋瓜靈活,進體校訓練體能後,各項遊泳一教就會。幾個月下來,從沒見過水球的小仲興,要摸球打了。
“在水裏哇哇叫啊!不是叫苦,是高興地指這指那,要叫往那打。”說起仲興第一次打水球,馮教練眉飛色舞。平常很少言語的小仲興表現出好悟性,讓他看到了希望。苦練是必經之路,在擊水和拍球聲中,兩年過去了,14歲的梁仲興已經18米。
教練曾怕他被挖
2002年,馮教練帶小仲興到省裏參加青少年比賽,幾個教練都誇他是塊好料,上下仔細看幾眼,判斷能長到19米。馮自豪地說,能到兩米呢。一位省隊遊泳教練悄悄把小仲興拉過去,叫他考慮到省隊遊泳。
“這可不行,仔仔剛打好水球,遊泳起步晚了!”眼看愛徒被人“挖”,馮教練急了,因為他心裏有個夢:從小練水球,當了運動員當教練。連亞運會都沒進過,他不服氣。省隊的老隊友開玩笑說,“我們要是能培養一個打進奧運,一生無憾呐。”
馮當時回答說:“有戲,我手頭有個寶。”回到鬥門,他和梁仲興家人談話了:可能要進省隊,非常苦,你們願不願意?漁夫老梁兩口子更直爽:再苦也願意,就是以後進了國家隊都好。
就這樣,2002年省隊集訓,2004年進省隊,同年進國家隊,梁仲興在2005年就拿了亞錦賽冠軍,2006年又摘下亞運會桂冠。漁夫老梁笑不攏嘴,馮教練也樂成一朵花。
不用預賽直進奧運
2006亞運男子水球中國勝沙特,梁仲興突破傳球。街坊們都說梁仲興悶得可愛,盡管已經身高198米,盡管已經是亞運冠軍,他還是像個孩子樣。馮教練記得,梁仲興2006年亞運會奪冠榮歸,市、區的領導說要見見冠軍,他就打電話通知派車去接。沒有料到梁仲興說,“不用了,我自己趕過來,我騎摩托車。”近兩米的高個,鄉下的摩托還不曉得有沒有牌照,集訓多年還摸得上摩托嗎?這讓馮教練急了,下了死命令才讓轎車把他接過來。
梁仲興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父母都誇他孝順,每年國內國外比賽,不會忘了給家裏給教練打電話。兒時,三兄弟睡大赤坎小民房的閣樓上,父母睡下鋪,如今,哥哥打魚,弟弟跟貨車,蓋了三層小樓房等著裝修。
由於是東道主,梁仲興所在的水球隊不用預賽,直接打進奧運,這是個難得的機會。馮教練分析,國家水球隊在奧運會最好的成績是第九,幾次都因為預賽被擠掉了,這次水球隊目標應該是十強,爭取八強。“有壓力,不會很大,沒有打過奧運就更加輕裝上陣啦!”
水球守門員葛偉青
葛偉青於1977年4月25日出生於上海,1990年進入上海徐彙區少體校進行水球訓練,1993年進入上海水球隊,1999年進入國家水球隊,2001年獲得九運會水球冠軍,2005年獲得亞洲錦標賽冠軍,2006年獲得多哈亞運會冠軍。
意外走上水球運動員的道路
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賽場上,葛偉青作為中國男子水球隊的主力門將迎接世界強隊的挑戰。“水球就是水下橄欖球”,他接受采訪時說,“希望通過中國水球隊的努力,能夠讓國人開始認識並熱愛上這項運動。”
1990年的夏天。13歲的宛平中學初一學生葛偉青,在暑假的某一天下午來到家附近一個體校的遊泳池。遊泳池開門的時間還沒到,他就站在門口等著遊泳池放人進場。正在那裏晃悠時,改變他這一生命運的事情發生了,體校的水球教練肖鋒遠遠在人群中瞥見他,然後來到他麵前,叫他到遊泳池的辦公室裏來一下。
“我還以為自己是犯了什麼錯誤”,葛偉青從來沒有練體育的計劃,在遊泳池裏的他最擅長的是狗刨。肖鋒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微微有些胖的男孩,問:“想不想跟著我練水球?”葛偉青還沒弄明白,肖鋒就說:“明早就來我們隊吧,跟著我練。”
17年後的今天已是中國男子水球隊隊長的葛偉青還是沒搞明白,當初教練為什麼會看上他,“我媽一直在說,你小時候那麼胖,一點都不精壯,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運動員的樣子。”三十歲的葛偉青,正處於他意外走上的職業道路的黃金期,不久,他將在北京迎來他職業生涯中的唯一一次奧運經曆。他坦承自己擔心,在家門口打不好,在國人麵前丟麵子。
2008年年初,中國男子水球隊重新組建,並到澳大利亞進行訓練和教學比賽。5月底,中國男子水球隊聘請了克羅地亞教練德拉甘,以備戰世界水球聯賽。德拉甘曾經率領西班牙國家隊獲得奧運會第二名。在他眼裏,中國隊的小夥子身體素質很不錯,關鍵是要多和歐洲強隊打比賽來提高競技水平,想步入強隊行列還需要一個過程。
“盼望我們能夠改變水球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現實處境。”葛偉青說,這是他們全體隊員的夢想。希望通過他們在北京奧運會中優異的表現能夠獲得國人的關注,改善水球這個運動不受關注的現實情形。
不打前鋒是因為遊得太慢
在德國、法國、克羅地亞、西班牙等地,水球的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於足球,尤其是在北歐的瑞典、挪威、丹麥等國,水球的風靡程度甚至遠超足球,成為第一運動。
“遊泳多枯燥,能有一個球多開心啊。”葛偉青說。19世紀末,隨著遊泳運動的開展,人們開始覺得遊泳項目太少,比賽也太單調枯燥,於是就產生了要求開展一項更新、更有趣的水上運動項目的願望。在19世紀末的英國,曾經流行抓鴨子比賽,人們將鴨子放到水裏,運動員下水趕鴨子,誰先抓到鴨子即算獲勝。還有一些地方,人們將足球踢到水中,在水中將足球擲來擲去。這些遊戲,逐漸形成之後的水球運動。“水球就是水下橄欖球,你可以把對手壓到水麵以下,也可以在水底下抱住對手摔跤。這些動作放在水麵上是犯規動作,但是在水下麵就是合理的。這是水球的魅力所在。”葛偉青對記者說。
在比賽過程當中,運動員不得接觸遊泳池底和池壁,必須采用踩水或遊泳的方式進行比賽。所以,一場水球比賽,運動員往往要遊完將近五公裏,被公認是體育運動項目中最耗體力的運動項目之一。一名水球運動員不僅需要具備遊泳運動員所必須的耐力、速度,同時還要兼具橄欖球運動員的力量等綜合素質。水球運動員要傳球、帶球進攻,水球守門員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觸球。在比賽時,除了守門員之外,其他的運動員隻能以一隻手觸球。
剛進少體校訓練時,葛偉青還不會遊泳,他隻能一邊學遊泳,一邊練習水球。兩年之後,他正式進入專業隊,“那時候因為專業隊裏沒有專門的教練負責教我遊泳,所以我的遊泳速度在我們隊裏算是很慢的。”同時進入專業隊的隊友大多從小就開始學習遊泳,“當時我們的主教練李明光說,你試試看練守門。可能是他覺得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守門員。”
進入專業隊後,由於經驗缺乏、實力不濟,葛偉青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板凳選手”,常常是報了名到了比賽賽場,卻不得不看著隊友們在泳池裏廝殺。1997年八運會,20歲的葛偉青在看台上挨過了漫長的40多分鍾,“那個時候,父母跟我說,實在不行,你可以放棄。可是我自己覺得,為什麼說我不行?我不甘心,還想再試一下。”八運會之後,葛偉青把目標定在成為隊裏的絕對主力上。終於在1999年的全國錦標賽上,他第一次作為主力守門員守滿全場,“一下子就找回了感覺,整個人完全振奮起來。”
和日本水球隊的競爭史
20世紀90年代,中國男子水球一度在亞洲稱霸,1978年至1990年間,曾經連續四屆獲得亞運會的金牌。然而,隨著日本隊崛起以及蘇聯解體、哈薩克斯坦加入了亞洲戰圈,中國隊連續三屆亞運會無緣金牌,1994年廣島亞運會獲得銀牌,1998年曼穀亞運會和2002年釜山亞運會獲得銅牌。
2005年,第七屆亞洲遊泳錦標賽水球比賽在中國順德舉行。決戰雙方是中國隊與日本隊。前兩節,日本隊一直掌握著局麵;第三節開始,日本隊發動猛烈進攻,葛偉青成功化解一次單刀球,“他們隊長田中信次有一個單刀被我守住,那個球極大地鼓舞了士氣。”第四節中國隊開始反擊,首次取得了本場比賽的領先,6比5的比分一直保持到終場,中國隊獲得了冠軍,這是15年之後中國重新獲得亞洲冠軍。
日本隊是中國隊的死對手,“以前我在國家隊打比賽,我們被日本隊翻盤的時候很多。”葛偉青說。
2003年的世界錦標賽亞洲區資格賽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預選賽上,中國隊都是在被日本隊奪去了世界錦標賽和雅典奧運會的參賽資格,“2003年世錦賽對日本時,我們全場一直保持優勢,在比賽最後兩秒鍾時被日本隊追平,然後日本隊憑借加時賽一記進球贏得了最後的比賽。同樣,在雅典奧運會資格賽上,我們和日本打到第四節的時候,我們還領先兩個球,但是在第四節時候被他們反撲,一節就攻進四個球。”多哈亞運會之前,中國隊已經意識到,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不偏不倚,就是有積怨的日本隊。
多哈亞運會之前,日本的國內媒體高調追捧這支日本男子水球隊。隊中七名隊員全部在歐洲的高水平聯賽中打球,並且經過十年磨合,被日本國內譽為水球的黃金一代,目標直指這塊亞運會水球金牌,“因為他們也有36年沒拿過亞運會水球金牌了,比我們還多20年,所以他們也是非常想要這塊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