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羽毛球運動規則(1 / 3)

第五章羽毛球運動規則

羽毛球發球規則

1發球時任何一方都不允許非法延誤發球;

2發球員和接發球員都必須站在斜對角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腳不能觸及發球區的界線;兩腳必須都有一部分與地麵接觸,不得移動,直至將球發出(規則34)。

3發球員的球拍必須先擊中球托,與此同時整個球要低於發球員的腰部。

4擊球瞬間,球拍杆應指向下方,從而使整個排頭明顯低於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

5發球開始(規則32)後,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連續向前揮動,直至將球發出。

6發出的球必須向上飛行過網,如果不受攔截,應落入接發球員的發球區內。

7一旦雙方運動員站好位置,發球員的球拍頭第一次向前揮動即為發球開始。

8發球員須在接發球員準備好後才能發球,如果接發球員已試圖接發球則被認為已做好準備

9一旦發球開始,球被發球員的球拍觸及或落地即為發球結束。

10雙打比賽,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同伴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擋對方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視線。

羽毛球發球違例規則

違例規則是指運動員發球時從第一次向前揮拍或拋球開始,至擊球瞬間為止的這一段時間間隔。出現下列現象為違例:

1過腰。球的任何部分在擊球瞬間高於發球運動員的腰部。

2過手。擊球瞬間,球拍頂端未朝下,整個拍框沒有明顯低於握拍手的整個手部。

3未先擊球托。在擊球瞬間不是首先擊中羽毛的球托部分。

4不正當行為。一旦開始發球,雙方站好位置,這時任何運動員不得做假動作,或有意妨礙對方或故意拖延發球或接發球的準備時間,有企圖占便宜等不正當行為(發球隊員的向前揮拍動作不得中斷)。

5發球方位錯誤。發球時,發球隊員(雙打時包括接發球隊員)未站在應該站的發球區內發球或接發球。

6順序錯誤。雙打中發球或接發球隊員,沒有按照正確順序進行發球或接發球。

7腳違例。發球時,發球或接發球隊員,不得有踩線、任何一腳離開地麵、移動等動作。

發球隊員違例,失去發球權。接發球隊員違例,則判發球方得分。另外,羽毛球運動的發球時,球擦球網而過落入發球區,仍為有效球。

羽毛球裁判規則

羽毛球比賽時的裁判由裁判員、發球裁判員、司線員和計分員組成。

羽毛球裁判員規則比賽場上的控製者和比賽事實最後裁判的宣判者。

在比賽開始前,裁判員負責向裁判長(或裁判組長)領取並填好計分冊,檢查網的高度和網柱是副否正確安放,網有無破損;司線員和發球裁判員的位置是否適當;召集運動員,進行挑邊選擇、首先發球方和場區;帶領運動員進入比賽場地;選擇比賽用球。

比賽隨著裁判員報“0:0”開始,裁判員應計分;報分(先報發球員分數,單打——當一方失掉發球權先報“換發球”隨後報分。雙打——當發球方失去第一次發球權時先報“第二發球”隨後報分);兼看落在沒有司線員負責看管的線附近的球是否界內;宣判發球時接發球員的違例和比賽進行中雙方的違例現象;注意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拖延比賽時間,並有責任警告運動員,如繼續拖延,則判其違例;正確執行“再賽”的選擇;遇有外來的羽毛球或其他人和物侵入比賽場區,影響比賽進行時,應判“重發球”;比賽遭意外中斷時,應在計分冊上記下當時的分數,發球員和雙打時發與接發球方的方位,是第幾發;正確執行和提醒運動員交換場區。

羽毛球發球裁判員規則專看發球員發球時動作,並對其負有最後的裁判權,一般坐在裁判員對麵網柱的矮椅上,負責注意發球員發球時兩腳有無踩線;擊球瞬間是否“過腰”、“過手”、“未先擊球托”;發球時有無不正當行為等現象。如有違例動作,應立即高聲宣判“違例”,並保證能使裁判員聽見。

羽毛球司線員規則對所看管線上的事實有界內或界外的最後決定權,如球落在界外,不論多遠均作手勢(兩臂側平舉)表示;如球落在界內,則用右手食指指向界線上落點;如視線阻擋,則應立即舉起雙手交叉在眼前表示,由裁判員裁決,如裁判員也未看見,應判重發球,不得依運動員或場外人員的意見。所有手勢均要能保證使裁判員清楚可見。

單打

1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2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3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得分,按規則規定站位。

4球發出後,由發球員和接發球員交替對擊直至“違例”或“死球”。

5接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麵而成死球,發球員就得一分。隨後,發球員再從另一發球區發球。

6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麵而成死球,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隨後,接發球員成了發球員,雙方均不得分。

雙打

雙打規則

1一局比賽開始和每次獲得發球權得一方,都應從右發球區發球。

2隻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則為“違例”,發球方得1分。

擊球次序和位置

1發球被回擊後,由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然後由接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2發球被回擊以後,運動員可以在球網的各自一方任何位置擊球。

得分和發球

1接發球方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麵而成死球,發球方得1分,原發球員繼續發球。

2發球方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方場區的地麵而成死球,原發球員失去該次發球權,雙方不得分。

發球區和接發球區

1每局開始首先發球得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2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得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

3他們的同伴發球或接發球時的站位,與上述兩條相反。

4發球都應從左右兩個發球區交替發出。

5自一局開始,發球權是從首先發球員到首先接發球員,然後是該接發球員的同伴,接著是對方應站在右發球區的運動員,之後是他的同伴,如此傳遞。

6運動員發球順序和接發球順序不得錯誤。一名運動員在同一局比賽中不得連續兩次接發球。

7一局勝方的任一運動員可在下一局先發球,負方得任一運動員可以先接發球。

羽毛球新規

每局比賽打到14平(女單10平)先到14分(女單10分)一方可選要加3分(打到17分,女單13分)或不加(打到15分,女單11分),而且隻有這一次機會。

現行計分製度仍維持不變。男單、男雙、女雙、混雙每局15分中,有一方先達到8分時,由裁判強製休息90秒;女單每局11分中,有一方先達到6分時,裁判措施如上。在第一局和第二局間,最多允許90秒的休息。在第二局和第三局間,最多允許5分鍾的休息。根據規則,每局中,雙方可在任何時間要求暫停30秒。

第二章羽毛球球拍

球拍的種類與保養

很久以前,人們用一種叫做木材的材料製作球拍,但這種材料質地疏鬆、缺乏彈性、笨重且容易折斷;若幹年以前,人們發現鋁合金不僅適用於飛機汽車,用作球拍拍框也有出色表現,但很快發現這種材料彈性和強度都無法滿足高水平選手的要求;再後來,質輕彈性好的碳素纖維開始壟斷球拍材料業,隨後又結合了鈦合金、超鈦等航空材料,但這些都無法改變碳素纖維之間存在的細小間隙,正是這種間隙極易造成彈性疲勞及削弱球拍強度。

常見的羽毛球拍根據材質的不同,大致可分為7種:

球拍的種類

1木拍。木拍是羽毛球的始祖,但隨著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木拍已基本被其它材料所代替。

2鐵拍。構成與特點:拍框為鐵材,拍杆為鐵管。拍體較重,容易變形,現已少用。

3鋁鐵一體拍。主要的結構和鋁合金拍相同,但采用“內三通”連接,工藝要求較高。

4鋁合金拍。構成與特點:拍框為鋁合金,拍杆為鐵管,拍框和拍杆由“外三通”連接。這是這是現今最普及的羽拍,價格較低。

5鋁碳拍。構成與特點:拍框為鋁合金,拍杆為碳素纖維,利用“外三通”連接。重量比較平均,價格也比較適中,塗裝一般較為簡單。

6鋁碳一體拍。構成與特點:拍框為鋁合金,拍杆為碳素纖維,采用“內三通”連接。拍框一般比較重,塗裝一般較為漂亮。

7全碳素拍。構成與特點:拍框和拍杆均為碳素纖維。此類拍又分為兩種結構,一是連接行,即分別做出拍框和拍杆,利用粘合工藝將兩部分連接在一起。二是一體成型,這種工藝難度最大,成本也最高。全碳素拍的重量較輕,材料的特性和拍身的結構能令使用者充分發揮技術水平。所以現在絕大多數的專業球員都使用全碳素羽拍。

附加說明:碳素纖維原先是應用在航天科技的一種複合材料。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需求,近年已被廣泛地應用到民用產品上,如:羽毛球拍、網球拍、釣魚杆和自行車等。

拍弦

拍弦有尼龍、牛筋、羊腸衣的尼龍的堅固耐用且價廉;牛筋彈力較好,但不如尼龍堅固;羊腸衣的則略遜一籌。

比較高級的羽毛球拍,一般都沒有上拍弦,而是讓人們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配製適宜的弦並控製上弦的鬆緊度。拍弦的種類有羊腸弦、尼龍弦、牛筋弦和化纖羊腸合成弦四種。羊腸弦彈性好,但易磨損,因而易斷;尼龍弦美觀,但彈性稍差,受氣溫的影響也較大,冬天發脆易斷;牛筋弦較結實,價格也低,但彈性差。上述三種弦在專業羽毛球選手已不采用。化纖羊腸合成弦,是目前正式比賽中專業選手所選用之拍弦。它吸取了上述弦的長處,避免了各自的短處,具有既牢固可靠,又彈性頗佳的特點。這種弦製作工藝複雜,價格昂貴,目前仍主要依靠進口。

現在人們使用的羽毛球拍多是由碳素合金鋼材材料製作的,它的最大特點是不易變形。但是,這種球拍怕壓、擠、磨等,最好在不用時候用拍套套起來,放在能掛起來的地方保存。一般運動員在比賽時要準備好幾把球拍,以便在比賽時做備用。一隻新的球拍,在拍柄上會有一柔軟的皮包裹著,它是為防止運動員在使用時因手部用力過大或時間太久而被拍柄磨出血泡或磨破皮。但是,運動員比賽出的汗水與皮質接觸容易打滑,從而影響比賽的正常發揮。所以,運動員常用毛巾膠或紗布替代原來的皮質。換成毛巾膠或紗布後,運動員握起來手感舒適、柔軟,其本身又能吸汗,是一種上佳的護手裝置。

羽毛球拍的保養

1碳素的球拍是很脆的,所以一定要盡量避免碰撞,特別是雙打當中,同伴之間的拍子很容易碰到,有時候,碰撞之後,當時看不出來,但是拍子內部已有隱性的傷害了,也容易在日後的某一次衝擊下斷裂。

2球拍不用閑置時注意保持球拍受力均勻,最好懸掛放置,切勿受擠受壓,以免球拍變形。

3注意經常檢查羽線,如有嚴重起毛現象或裂痕則及時更換,不要等羽線斷了才更換,如果線斷了,最好馬上要把線剪斷,以免球拍拍框受力不均而變形。但是線不要立即抽出來,防止扣眼上的塑料丟失。

4找一些穿線講究的店去穿線,不要小看穿線的技術,對球拍的壽命,打起來的感覺,絕對不一樣!拉線一穿到底的方法最常見,叫兩點穿線法,要用鉤子很容易劃了線,很快就斷了,而且容易掉磅和走線。有的是4點穿線法,有4個結,橫豎分開穿,先拉豎線,從球拍頂部中間拉起。不用鉤子,線的壽命明顯長,而且不容易掉磅和走線。橫線拍壓比豎線高10%,一般就是兩磅。拉線磅數最好不要超過球拍上標明推薦磅數的12倍。

5要調整擊球的姿勢,盡量使每球都打在球拍的甜區裏,如果球打在拍框上,加上揮拍力量大,也很容易被打斷的。

6手愛出汗的朋友,建議一個月或兩個月換一次吸汗帶,每次打完球後,最好把球拍拿出來放到通風處讓把皮自然幹。

7球拍不能放在高溫,潮濕的地方,要防止過熱或者過冷。過熱容易變形,過冷會由於太脆而破裂,比如天熱的時候不要長時間放在汽車的行李箱裏,冬天不要放在暖氣片上,也不要在外麵氣溫很低的時候在室外打球。羽毛球動的黃金季節就要到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球拍的鑒定

羽毛球拍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防偽方麵也不斷改進,如從早期的激光防偽商標到現在的雙光刻鋼號。現根據許多球友的要求和建議,並總結本店在經營羽毛球拍產品方麵的一些經驗,教大家如何辨別真假羽毛球拍的鑒別方法以及保養方法,以饗廣大羽毛球愛好者。

原裝正品球拍的特點是:材質精美、印刷清晰、線孔膠粒用模具注出且端部有30~45度倒角、多帶手感較軟的全拍拍套、近年出產的羽拍拍柄錐麵和拍杆上多刻有出廠編號(鋼號)。早期生產的球拍曾貼有過方形激光防偽商標標簽,後改為橢圓形激光防偽商標標簽,近年因激光防偽商標標簽容易仿冒,普通人較難鑒別真偽,現已取消激光防偽商標標簽,改為在拍柄錐麵和拍杆上刻上先進而難以仿冒的雙光刻鋼號。而仿冒產品的材質粗糙、印刷模糊失真(如有盾牌型PBSI標誌的球拍特別要檢查PBSI標誌是否印得清楚、整齊)、線孔膠粒端部經割剪成平頭無倒角、拍柄上多貼有模糊不清的假冒激光防偽商標標簽(橢圓形為多)、拍套手感較硬、多無出廠編號(鋼號)。

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麵鑒別:

1整體外觀:原裝羽拍拍杆和拍框表麵光亮而平整,英文字符、圖標等符號清晰整潔;而假冒羽拍以上各個方麵都不及原裝羽拍,尤其是拍柄上的盾牌型PBSI標誌兩者清晰度相差甚遠。另外,原裝羽拍拍柄PBSI標誌的對稱麵上或拍杆上多刻有出廠編號(俗稱鋼號),而且較新款的原裝羽拍拍柄和拍杆上都采用先進而難以仿冒的光刻鋼號(雙鋼號:拍杆上的編號為產品係列號,每隻球拍都不同;拍柄上的編號為產品批號,同一批產品同一批號。

2線孔膠粒:原裝羽拍的線孔膠粒裝入拍框後內端部不再割剪,且不同位置基本上用不同大小的膠粒,線孔膠粒用模具注出、端部有30~45度倒角。在中高等級的羽拍拍框堅橫線交叉的位置上,羽拍拍框內側的線孔膠粒呈V字型;而假冒羽拍的膠粒一般在裝入後經割剪,不同位置基本上都用相同大小的膠粒,膠粒端部平整無倒角。

3拍柄膠皮:原裝羽拍拍柄膠皮薄而軟,繞纏均勻、平整、穩固;而假冒羽拍拍柄膠皮則厚而光滑,容易鬆動和滑手,且使用後很快破損。

4拍柄後蓋:原裝羽拍拍柄後蓋上的字母周圍顏色均勻一致;而假冒羽拍拍柄後蓋上的字母周圍可看到有白色長條形的痕跡,且較粗糙。

5球拍拍套:原裝羽拍拍套款式多樣,不同代理商的羽拍拍套不同,手感柔軟,部分拍套外表的商標還采用電腦刺繡;而假冒羽拍各種型號拍套造型和材料基本都相同,手感較硬。

總體來說,作為世界知名的羽拍,會認真對待自己產品的每一個細節,大至產品的設計包裝,小至字符、圖標印刷的清晰度和整潔度,您都可以看出名廠的風範,並據此去辨別真假。

羽毛球的種類與選擇

羽毛球的種類

1家庭中常用的羽毛球,一般多為室外用球,商店裏稱之為紅頭羽毛球,因為此種球的底托是用紅色橡膠所做的,所以,打起來比較省力,彈力好,使不了多大勁即能打出很遠。

2比賽用球則為白頭羽毛球,也叫室內羽毛球,其底托的用料,內為軟木,外包白色羊皮,選料、製作都比較嚴格。

3全塑羽毛球,每個球為一個整體,其製造工藝很簡單,不必編線捆綁,也不會發生掉毛問題,成本也比較低,但用起來不如前兩種那麼好使。

挑選羽毛球的標準

1要看羽毛球底托的質量好壞。紅托球的橡膠薄厚要均勻,膠合緊密。白托球的軟木直徑應為25毫米,其形狀要圓,木質要軟,羊皮膜包紮要細、要牢固。挑選球托彈力是否好時,可用手捏一捏,也可以將球在球拍上輕輕向上托幾下。

2要看羽毛是否紮牢,每個羽毛球規定要紮16根羽毛。最好的羽毛為鵝翎。因為鵝翎翎管堅硬,挺直、抗打耐用,下落速度符合標準。雞鴨翎就不如鵝翎質量好了。其翎管細、管壁薄,常常會出現彎曲現象。挑選羽毛時,羽毛為越白越好(專門染色的除外)。羽毛長度要在60~70毫米之間,要長短一致,間隔均勻,毛翎要粗細相同,不可有倒毛、斷梗、蟲蛀等毛病,否則球打出去會不走正路。

3對於比賽用球,需要符合比賽規則中對羽毛球的規定。在正規的羽毛球場地的右發球區靠近雙打後發球線有兩個小標記,它們之間位置是羽毛球球速檢驗區。

4球重為50克重左右為合格,球重是決定速度的一大因素,另外還有羽毛張開的幅度,球體重心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球重不一定等於速度快。隻有經過發球機的測試才能為球速做上標記!

羽毛球的主要質量指標

1飛行穩定性:飛行穩定性的定意是:羽毛球實際飛行軌跡與理論軌跡的偏差,簡稱穩定性。

羽毛球在飛行狀態下自身搖擺的程度分為四個級別(四檔):

A飛行:是羽毛球在飛行狀態下,自身完全沒有搖擺(晃動),飛行軌跡是一條標準的直線(俯視平麵看),羽毛球自身轉速達到350轉/分左右,直到飛行處於自由落體階段時,仍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到羽毛球的毛杆部份。

B飛行:是羽毛球在飛行狀態下,自身隻有微小程度的搖擺(小晃動),飛行軌跡基本是一條標準的直線(俯視平麵看)。

C飛行:是羽毛球在飛行狀態下,自身會有小搖擺(較明顯地晃動),飛行軌跡是基本是一條直線(俯視平麵看),羽毛球自身轉速達到300轉/分左右,直到飛行處於自由落體階段時,可能會較清楚地看到羽毛球的毛杆部份。

D飛行:是羽毛球在飛行狀態下,自身會有明顯地搖擺(明顯地晃動),飛行軌跡不定(俯視平麵看)。羽毛球自身轉速有快有慢。不能達到上述三種飛行標準的均屬於D飛行球。

2相關行業俗語。(1)蛇形球:羽毛球在擊發球後,從脫離拍麵開始飛行時,由於自身轉速超過標準,球速先快後慢,造成飛行軌跡象蛇在草地上遊動,俗稱蛇形球。這種球主要是發生在右毛球中。

(2)轉彎球:羽毛球在擊發球後,從脫離拍麵開始飛行時,由於自身轉速超過標準,造成飛行軌跡有一個明顯地向左轉彎的現象(麵對飛來的羽毛球看),俗稱轉彎球。這種球主要是發生在左毛球中。

(3)飄球:羽毛球在擊發球後,從脫離拍麵開始飛行時,由於自身轉速低於標準,造成飛行軌跡沒有一定的規律,給人一種隨運動場館的氣流而飄動的感覺(微小感覺),羽毛球在自由落體狀態時,能很清楚地看到羽毛毛杆。俗稱飄球。

這種球在左右毛球中均可能出現。

3飛行速度。

(1)速度與落點的關係。羽毛球的落點通常是用飛行速度來表示,而速度又是用羽毛球的重量間接來表示,現在正規生產羽毛球的廠家,在羽毛球的速度(重量)上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一般在球筒的頂蓋上會標注:76,77,78,79或1,2,3,4。其標號數值越小則表明球速較慢,標號值越大則表明球速較快。羽毛球的重量輕則球速慢,反之重量重則球速快。羽毛球球體很輕,決定羽毛球的羽毛球的速度快慢首先取決於羽毛球的重量;其次,氣溫的高低、空氣的溫度大小以及打球地點的海拔高度,對其重量都有較大的影響。一般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或高海拔都要選擇重量較輕的羽毛球。冬季氣溫低、氣候幹燥、濕度小,或低海拔就要選擇重量較重的羽毛球。

羽毛球重量選擇與氣溫關係的對照

球:474克,76#1#,在夏季高溫時使用;

球:48~49克,77#2#,春、秋氣溫稍高,人身體感到很舒適氣溫在25攝抵度左右

球:50~52克,78#3#,春、秋氣溫略低,人體感覺略有涼意,氣溫在18攝氏度以下。

球:53克,79#4#,冬季攝氏5度左右

球友要根據自已所在地區的氣溫與球館的溫度來確定購買何種速度的球。

(2)正確選擇飛行速度

①市麵上有些球雖然也是標注為50,但重量很可能已在5。1克以上。這種球一般是采用了開大球口直徑的方法,來增加飛行阻力,從而達到降低飛行速度的目的。此種球的最大缺點是極易損壞球拍線。

②由於廠家的工藝性不好,有時一筒球中會有4。8克~5。4克的球出現,這對球友來說,是很難掌握其飛行速度的。

③羽毛球自身轉速過高,會造成飛行速度偏慢,羽毛球自身沒有轉速,又會造成飛行速度過快。

考量何種品牌球的工藝性比較好,僅從一打球的重量是否一致(12隻球一個重量,誤差僅為01克),基本就可以確定。

4耐打度。羽毛球的耐打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質量指標,一般來說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考量:

(1)正常雙打情況下,不小心打在毛葉上,羽毛不會立即就斷掉;

(2)雙打比賽一般情況下一隻球可以很順利地打完一局球,單打比賽一般可以打完二局球(用球不是很挑剔);

(3)大力殺球的情況下,隻要不是劈殺球(球拍麵與羽毛球側麵接觸),一般情況下要能抵擋業餘球手20拍以上的殺球,要能抵擋專業球手12拍以上的殺球。此時球的飛行穩定性應該還沒有很大的改變,球還能繼續使用一段時間;

(4)羽毛球兩道線圈的膠水含量一般來說眼晴直觀地看上去,線圈的線跡被膠水基本補滿(膠水固含量055~06克),就可認為是較好的球,如果仍能看到勾線的痕跡,就證明膠水很少,以致於耐打度下降。

(5)羽毛球在使用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不能很快變形。

中高檔球由於在選料與製作工藝方麵比較嚴格,因此耐打度一定會好於低檔球,訓練球的耐打度一般會比低檔球差一點點。

怎樣讓羽毛球更耐打?

準備一碗燒開不久的開水,將羽毛球的球毛部分浸入水中2~3分鍾,注意不要讓水浸到球頭部分,水溫不能低了如水涼了要及時換成開水。

浸泡完畢後將球取出陰幹(注意一定要陰幹)就可以使用了,這樣處理過的羽毛韌性較好隻要不直接打在球毛上,球的耐打性會提高不少。特別要注意如果處理後沒有在5~6天內使用應該重新處理一次,另外如果買到的是鴨毛球由於其結構和強度遠遜於鵝毛,處理的效果會不好。

羽毛球質量檢驗

羽毛球的質量好壞,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觀察:

1羽毛細密整齊,各個羽毛一致性好。

2羽毛排列角度整齊,羽毛主幹較直,有一定硬度。

3羽毛開口圓度好,大小標準。

4羽毛杆粘接牢固,與球托粘接牢固。

5羽毛整體與球托同軸性好。

6球托緊密不鬆軟,球度標準,內部塗膠少。

7球整體重量合適,重量分配合理。

好的羽毛球打起來應該手感很好,不墜手。擊球清脆,出球快而穩,減速適中。飛行旋轉平穩,不晃動。回頭快而準,方向性好。具體感覺隻有自己體會。買球的時候,向上拋出約1米左右,看球的飛行和掉頭。如有可能試打一下。如果碰上很中意的球,別憂鬱多買幾筒,因為趕上這個批次質量好不容易。一般一筒球最多有兩個球質量稍差,但不是偏離太多。如果差球多說明質量也成問題。

球拍的選擇

羽毛球運動在中國收到廣泛歡迎,你會發現越來越多人的人裝備上越來越專業的球具,到專業場館訓練比賽。如果你正要認真投入這項有趣的運動,選擇一支合適的羽毛球拍是第一步。

羽毛球拍是球員和球之間的“中介”,對一個羽毛球愛好者而言,一支球拍的拍形、重量、結構、材料、硬度與正確的穿弦顯然比它的顏色、包裝和價格更為重要。

拍形與甜區

1拍形:就是拍頭的幾何外形。現在一般有三種:傳統的卵形、頭部為方形的ISO拍形、弦麵更大的加大ISO形。還有一種較少見是WILSON的產品為拍框上寬下小的“大榔頭”形,這款拍形是從WILSON的網拍移植過來的很少見,不過性能較差。

2甜區:就是球拍麵的最佳擊球區。當擊球點在甜區時能給你足夠的擊球威力、控球性、震動感很小,你會覺得很舒適。甜區的大小對球員是很重要的,它能使球員更容易打出高質量的球。而決定甜區大小的最關鍵因素就是框形。

硬度、扭力和控球性的關係

硬度:擊球時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時間隻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在擊球前的揮拍過程中和球拍擊到球時,拍杆有一個彎曲和複原的過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經飛離了拍麵。在球員力量相同的情況下,拍杆越軟在擊球前的揮拍過程中越容易彎曲,彎曲幅度也更大,從而帶動拍頭

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動,產生更大的擊球力量。拍杆越硬則擊球時能傳遞給球的力量就越少,但更能減低擊球震動的傳遞。對於拍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觸球時就越不易發生變形和扭動,越能把更多的力量傳給羽球,同時傳遞的震動也越少。

扭力:所謂扭力就是指,當球拍擊球時,球拍麵產生扭轉的幅度大小。扭力越小對球的控製性就越好。

硬度與控球性的關係:

1方向的控製性:當球拍擊球時,球可根據擊球的方向或角度回擊。拍杆、拍框越硬對於方向的控製穩定性越高而且當球並非打在拍麵的甜區時,越硬的球拍扭力越小。

2深度的控製:這是指被回擊的球飛行的距離(落點)的控製。深度的控製和球員本身的力量有關,力量相同的清況下,拍杆越軟對深度的控製性就越好。

高強度碳纖維材料就比碳纖維的硬度大。在挑選羽拍時你也可以用手彎彎拍杆試試硬度,同時注意拍杆的彎曲點,以越靠近拍柄越好。還可以抓著拍柄和拍框頭反向轉動球拍(象擰毛巾一樣)試試球拍的扭力,注意一定要用力才能體會。

總的來說,現在的羽拍的拍杆有變軟的趨勢而拍框有變硬的趨勢,較軟的拍杆更適合業餘愛好者。

重量、平衡點與長度

每一支球拍都應該標出了它的重量,一般通用的標法為U、2U、3U、4U。一般全碳羽拍重量大多為2U(90~94克)或3U(85~89克),也有少數全碳羽拍的重量低至80克左右。較重的球拍適用於力量好並偏重進攻的球員,較輕的球拍更適用於偏重防守的球員。如果你更多的是采用進攻的打法,2U的重量是比較合適的,如果用3U的羽拍你會感覺擊球時羽拍有一些飄,殺球的力度不足。

同樣重量的球拍拿在手中的感覺會大相徑庭,這就是因為球拍的平衡點不同的緣故。如果球拍的平衡點更靠近拍頭,就叫“頭重”。如果球拍的平衡點更靠近拍柄,就叫“頭輕”。一般平衡點是從球拍底部向上量,以厘米和英寸為單位計之。根據力學原理,重量對揮拍的感覺成正比,而平衡點對揮拍的感覺成平方正比,頭重的球拍由於拍頭慣性更大,打出的球更有力量但揮拍靈活性略差,更適用於進攻同時也是那些力量不足的球友選擇,因為頭重的球拍雖然降低了你的擊球速度,但是卻可以使你更容易把球打到後場。頭輕的球拍雖然較為靈活,但打出的球較少力量,而且球拍傳遞的震動也會較大,不適用於大力擊球的球員,更適用於防守控製型球員以及追求速度的球友,因為這種球拍的連續揮拍的速度會快很多。當然如果你力量已經象專業人士靠攏,那你就可以在使用頭重的球拍加強威力的同時擁有速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發現同樣型號的專業用羽拍比我們買到的商業用羽拍更沉。

標準羽拍的長度為664毫米,而加長羽拍的長度一般為674毫米。加長羽拍的最大優點是提高了擊球點、加大了拍杆的閃動性。加長羽拍的最大優點是提高了擊球點,能擊出落地角度更大的殺球並加快了球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攻擊性擴大了接球的區域,如果你喜歡殺球,加長型羽拍的確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同時要注意的是加長的羽拍會比普通羽拍更容易造成手腕和手臂的受傷可能性,同時羽拍的靈活性也有所下降,特別是對於貼身球的處理會給你一點小小的麻煩。

拍框截麵與接頭的意義

拍框的截麵有以下三種基本形式:半圓截麵、多麵截麵、平行截麵。

箱形截麵是較早出現的設計,它的最大優點是控球性能出色,但揮拍的空氣阻力較大。翼型截麵是出現的較晚也是現在用的最普遍的設計,它的優點是空氣阻力小,揮拍更快容易擊出快速、凶狠的回球,由於截麵較薄其控球性略顯不足,然而現代的羽毛球技術更多追求的是快速、凶狠所以這一設計更受親睞。半圓形截麵設計是羽拍從鋁框向全碳過渡是的設計,其截麵形狀和鋁框球拍的截麵基本上一樣,工藝製作比較容易。

在實際羽拍中,除了采用單一的框形截麵設計還常常采用組合框形的設計,改善球拍的綜合性能。

接頭從外形上看有T形和Y形,從工藝上看有內置和外置。

全碳羽拍從外觀上來看都是一體的,其實絕大多數優質球拍都是采用了內置接頭,隻有極其個別的球拍采用的是無接頭工藝,但是拍子的扭力較差。由於羽毛球運動對擊球的準確性要求很高,拍框和拍杆分開製作然後再用接頭連接,有利於更好的控製球拍的品質,重量和平衡點。

外置接頭的出現源於鋁框羽拍的出現,外置接頭在強度、扭力方麵都不錯,但它的重量偏大而且在接頭和拍框的結合處應力集中,成為鋁框球拍最易於斷裂的部位。內置接頭采用高強度碳纖維製成,從拍杆和拍框內部把他們聯為一體,它克服了外置接頭的弊病,但其工藝要求較高。主要用於全碳羽拍和鋁框碳杆一體羽拍。

Y形接頭是美國PRINCE(王子)公司的創意和專利,和T形接頭相比其接頭由於拍弦穿入的區域短,理論上其應力分布性能比T形頭好強度更大,中間的幾根主弦的長度加大從而彈性更好。

在選購羽拍時根據你的打法,選擇合適的框形對你的技術發揮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一般而言翼形截麵是現在的主流,對於雙打和擊出攻擊性的回球更有優勢,而箱形截麵卻能更好的控球。接頭方麵最好是內置接頭,T形或Y形就差距不大。

選擇羽毛球拍應注意的問題

在選擇羽毛球拍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麵∶

1重量要合適。並不是拍子越輕越好,拍子輕了,不牢固,會影響擊球的力量。

2拍子要有彈性。拿到拍子之後,揮動一下,震手的拍子太硬;不震手,說明拍杆較有彈性。也可一手握住拍柄,一手扶住拍頭頂端掰一掰,拍子有微度彎曲,證明拍杆部位較有彈性。

3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球拍,如在單打時,適合選擇加長型的球拍,如屬於攻擊型選手,應選擇重量稍重,中硬性的球拍。在雙打時,最好選擇標準長度的球拍,如屬防守型選手,應選擇較輕的球拍。

4根據每個人手形的大小挑選拍柄,以握住拍柄感覺舒適為宜。

5弦要裝得勻稱,交叉弦組成的每個方塊都要同樣大,每條弦的鬆緊度要一致。

新手選擇球拍應注意的問題

1價格:作為業餘選手,首先我認為沒有必要選擇太貴的球拍,(如果您經濟實力允許那則另當別論,不是有句話嗎:隻買貴的,不買對的。)新手購拍價格在100~300之間即可,其他選手購拍價格在300~600之間即可;其次,還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購買,別買了一塊收藏拍回來,那就違背了初衷,也失去鍛煉的意義了。

提示:擁有一塊真的YONEX即可,其餘可購買性價比高的其他品牌的球拍。

2品牌:初學者一般選擇各大品牌的初級係列全碳拍即可,這類拍比較適合業餘選手的要求,價格也比較便宜(一般在100~300元),比如國產品牌裏的凱勝(中國國家青年隊用拍)、勝利、索牌、佛雷斯、波諾亞士、鷹牌等等,國外品牌裏的YONEX(世界最高級別的羽毛球用品供應商)、GOSEN、TACTIC、CARLTON、FINNEX、KENNEX、APACS等等,這些國際國內大牌都有其低端係列,都比較適合我們業餘選手選用。

提示:大品牌的產品成熟,值得信賴,而且價格也可以接受(即使是YY的球拍250元都可買到,價格在我們初級選手選擇範圍之內)。

3性能:選擇球杆柔軟度——擊球的力量由球杆來傳遞,因此選擇適合柔軟度的球杆至關重要,業餘選手(特別是初級選手)應該選擇中管較軟的球拍為好;選擇球框平衡性好的球拍比較好——球框的平衡性好,才能給球員提供更好的擊球感覺和手感,還要注意球拍的扭力越小越好,另外可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適當選擇小方頭或傳統園頭;平衡點的選擇——球拍的平衡點一般在285mm,高於這個參數的說明拍頭較重,屬進攻型,低於這個參數的說明拍頭較輕,屬防守型,等於嘛,當然就是攻防兼備型啦,選手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挑選適合自己打法的球拍。

提示:職業球手的球杆柔軟度為73~75,數字越大,球杆越軟,選擇扭力小的球拍。

拿穩一支球拍,轉動球框,看球框轉動是否均勻。

4重量:一般根據您的手臂力量的大小來選,力量較大者可選稍重的球拍,力量較小者可選較輕的球拍。一般重量為:2U——90~95克;3U——85~90克;4U——80~85克;5U一般為80克以下較少見(目前好像隻有雅拍、凱勝有此重量的)。當然球拍也不是越輕越好或越重越好,要選擇適合您自己用的重量方能達到較好效果,比如職業小球員在訓練時就用重拍(120克~160克)來進行訓練(好象全球隻有丹麥的飛捷生產),動作定型後換正常重量的球拍訓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另外,相同重量的球拍上手後感覺重量不一樣是因為球拍的平衡點不同所造成的一種“手感”,老球手由此也可判斷球拍是什麼類型的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