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壩鄉上河村打死農民事件發生三個月後,市委書記郭玉順提拔為省委常委的消息一公布,不光是石楊縣人民把目光又集中到張繼廣身上,整個沂州乃至全省關心張繼廣的人開始議論他的去向了。
郭玉順心裏清楚,他當上了省委常委,意味著沂州市委書記將在不久將來就要謝任。按照通常情況,市委書記提拔了,將由市長來接替市委書記,可是郭玉順知道沂州市長曲誌興不光是不適宜擔任市委書記的重任,而且他一直是排斥張繼廣的。曲誌興的態度非常明確,甚至說如果張繼廣來當市長他寧願不當這個市委書記。
郭玉順從此再也沒有和曲誌興說過市委班子的調整問題。不久前,省委組織部長征求郭玉順的意見,說省委準備把曲誌興調回省裏,另行安排。所以,沂州市麵臨著的是市長、市委書記大換班。即使他還能繼續兼任一段時間市委書記,不久將來調整市長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對於沂州的將來,誰來當市委書記,誰當市長,省委希望郭玉順有一個通盤考慮的意見。
本來,在前段時間,也就是石楊縣長壩鄉發生打死農民事件之前,省委組織部根據沂州市委的意見,曾經對張繼廣進行一次認真考察。對於這樣一個富於爭議的領導幹部,同樣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不過,這是郭玉順預料之中的事,雖然在當今官場上的“潛規則”裏,對一個領導幹部的爭議往往影響提拔使用,不過對於張繼廣來說,不是經濟上的問題,不是貪汙受賄、生活腐化問題,而是對他激進改革的手段形成不同意見。正如有人說他是“酷吏”;有人說他是“青天”;有人說他是“大搞政績工程”;有說他是“顛覆了傳統經濟的發展思路”;有人怒斥他“是胡鬧”;有人鼓勵他“大膽地試”!也就在當時,有一次省委書記畢浩和他談起張繼廣時,畢書記反複強調要旗幟鮮明地支持改革者、保護探索者、幫助創業者、褒獎有功者。畢書記的意見和郭玉順不謀而合,在當時,郭玉順想讓張繼廣出任沂州市長,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上河村打死人事件,雖然省電視台“大寫實”欄目的報道沒有播出,新華社內參的文章也是從正麵作了報道,但是,這樣的事件對於一個地區的主要領導幹部來說,政治上的打擊也是致命的。
就在這時,省委組織部又一次對沂州市的領導班子,以及部分縣委書記進行了一次全麵考察。誰都知道,沂州市委、市政府麵臨著領導班子的大調整。當然,所有人想到的就是張繼廣的政治生涯和前途問題。
省委組織部考察幹部之後,不久又傳出了關於張繼廣要提拔的消息,甚至有人傳出的消息有鼻子有眼睛的,說關於張繼廣能不能提拔,提拔到什麼崗位上,省委常委也是兩種截然不同意見。一種意見主張立即把張繼廣提拔到市長的位置上,而且主張,市委書記郭玉順已經提拔為省委常委,不久將來肯定要讓出市委書記的位置,沂州市委書記也非張繼廣莫屬。反對意見認為,張繼廣不能提拔的原因是對強權政治的反思,對人治的批判,對民主的政治的呼喚。寧願不發展也不能讓張繼廣這樣的人胡鬧。
這樣的小道消息很快就傳到張繼廣的耳朵裏了,他雖然對這樣的小道消息一笑置之,但是,對這樣關係到自己前途和命運的大事,擺到誰的身上,說不考慮那都是假話。但是在幹部問題上,無論社會上怎麼傳說,即使是有鼻子有眼睛的,隻要上級組織沒有正式談話,沒有正式紅頭文件的任命,那都不算數,都是一句空話。何況官場上的事是瞬息萬變的。
我們無從知曉張繼廣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是和那些凡夫俗子一樣的膽戰心驚,度日如年的熬煎著。但這對他來說,確實是一個重如泰山的大問題。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始終沒有更多的,更具體的關於他提拔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