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三寸之舌(1 / 3)

第四章三寸之舌

好口才是人的一種重要才能,可以使你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幫助,更易與他人合作。它的力量是無窮的,突出的口才會帶給一個人自信,幫助他獲得機會,走向成功。看看古今中外的曆史,會發現成功者大多數是出色的口才專家。在現代社會,能準確地適應時機的動口,就是一種卓越人生的資本。然而說話的能力並非天生的,是需要訓練,需要掌握技巧的。

1口才,你一生的財富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口才一直是決定一個人生活及事業優劣成敗的重要因素。由一個人每天所說的話可以判定他每天的工作生活情況,一個人每天的喜怒哀樂,往往由其言語來決定。一生成敗於口才的人很多,和人接觸時所說的話很容易被人估定其價值。口才好,說話流利會被人欣賞,但有才幹兼有口才的人,成功的希望更大。因為你的才幹可以通過言語談吐充分地表露出來,使對方更深一層地了解你,這樣對方才敢把重任托付與你。而一個有學問而沒有口才的人和人交往時,就有點難以應付,在無形中也損失了不少收獲。一個滔滔不絕的說話者頗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影響周圍氣氛,擁有好口才的人,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隨著人類文明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際交流越來越頻繁,口才所體現的作用和意義也越來越不可代替!口才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更替而改變或消沉,它屬於曆史(過去),也屬於現在,更屬於將來!

高爾基曾講過一個俄羅斯謎:不是蜜,卻可粘住一切?謎底是:語言!試想:人們的思想:哪一樣可以離開語言來表達呢?人的口無非是有兩個作用:一是吃飯,二是說話。也許說話對人類來說太普通,太平常了。所以,人們對這個抓不住,摸不著,看不見的“怪物”有著很多美麗的想象!

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古今中外都湧現出一批能言善辯、能說會道的雄辯家。例如:在古羅馬,演說曾風靡一時,群眾把聽演講作為生活的一種享受,那時的演說家比天文學家更有光輝的地位,雄辯之術更成了一種一切高尚生活不可缺少的裝飾品。那時,人們不願意聽音樂而願意把時間花在聽演講、聽爭辯上,每到這個莊嚴的時刻,城市萬人空巷。我國封建社會統治階段甚至專門養一批“說客”周遊天下,為宣傳自己的主張服務。戰國時,蘇秦和張儀,合縱連橫,辯才聲震天下,所謂“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此外,孔子周遊列國,燭之武退秦師,諸葛亮舌戰群儒……直至近代,更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人物:如周恩來、孫中山、李大釗、林肯、華盛頓、馬克思、列寧、斯大林等,他們都堪稱口語的藝術家,在推動曆史前進的鬥爭中,語言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兩位下崗女工為了謀生,同時在一家大學校園門口開了店鋪賣早點,都是攤點煎餅賣點茶葉蛋之類的小營當。兩人一左一右守著大學的大門,做的口味也差不多。可是一年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甲兼並了乙的店鋪,開了一家規模較大的早點店,當起了女老板,乙則給甲打工。

這件事引起了一位老教授的極大興趣,發現乙竟是敗在一張嘴上。原來對顧客光臨,甲都是問:“您要兩個蛋還是一個蛋?”“顧客的回答往往都是兩個蛋,極少回答加一個蛋的。而乙卻問:“您加蛋不?”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加蛋”。這樣下來,甲鋪的利潤不就是乙鋪的兩倍嗎?

僅僅是因為問話方式的不同,甲乙兩位的經營結果竟是天壤之別。所以說,口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你一生的財富。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是有口才必定是人才。”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擁有好的口才往往能事半功倍,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就說香煙吧,誰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表達的效果卻是截然不同。

20世紀初上海著名的滑稽演員杜寶林,曾用自己傑出的口才成功地做了一次香煙廣告。在一場演出中,他巧妙地將話題扯到了吸煙上:“抽煙其實是世界上頂壞頂壞的事。怎麼講呢?花了錢去買尼古丁來吸嘛……我老婆就因為我喜歡抽煙,天天跟我吵架,要離婚。所以,我奉勸各位千萬不要抽煙。”然後,他突然一轉:“不過話說回來,戒煙是最難的事。我16歲起就天天想抽煙,到現在十幾年了,煙不但沒戒掉,癮卻越來越大了。我橫想豎想,最好的辦法是吸尼古丁少的煙。向各位透露一個秘密:目前市場上的煙,要數‘××’香煙尼古丁最少。”他這種欲揚先抑、以退為進的方法,一下子就抓住了顧客的消費心理,自然會獲得很好的效果。

初看起來,要從尼古丁的角度說服顧客去買香煙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杜寶林用他那絕佳的口才,卻硬是做到了。

在現今這個群體中,無論做什麼工作,從事哪項事業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推銷自己,讓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或是推銷產品,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財富。所以說,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和你說話的方式將決定你一生的財富和命運。不管胸懷什麼樣的雄心壯誌,首先得掌握駕馭語言的能力,有讓人羨慕的好口才。你也許不能成為律師、教授或商界精英,但你每天都要說話,同樣需要順暢的語言表達。渴望成功的人們,先從口才入手吧!這會使你受益無窮,成為你一生的財富。

2口才決定你的成敗得失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與合作的信息化社會,說話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之必需,也是直接影響個人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生意場上有“金口玉言,利益攸關”之說;工作場合有“一言定乾坤”之說;生活中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說。可見,是否能說,是否會說,極大地影響著一個人的成敗得失。

人們常說“禍從口出,福從嘴來”,說明說話既能阻礙你成功,也能助你成功,關鍵就在於你對說話的分寸把握得是否有度。就像一個新人在團隊裏的表現也要把握度一樣,不“慎言”與過度“慎言”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貽害。

小慧畢業後,如願以償地到一家報社當記者。在試用期裏,她一直保持著淑女般的矜持,可讓她意外的是,她麵對的竟然是一大批“老油子”同僚。這些“老油子”們雖然工作經驗豐富,能力強,但一張張利嘴似乎都沒有閑過,尤其是她在辦公室裏整理文件的時候,他們總是有事沒事到她桌前,大談特談編輯部主任的性醜聞。

“你想,那麼敏感的場所,那麼敏感的話題,真叫我不知如何是好。”傳話者——靜姐就坐在小慧對麵,她的消息來源是否可靠先不說,小慧對她那一籮筐的內幕秘聞感不感興趣!有一次,小慧剛上班,靜姐照例挨到小慧麵前開聊。小慧覺得自己再不開口不行了,於是未等靜姐說完話,她就打斷說:“靜姐你看,我是新人,你們都敢說的話,我敢說嗎?難道你們都不喜歡我,不想要我了?”就這一句話起了作用,辦公室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再也沒有人在她麵前談編輯部主任的話題了,而且在試用期滿時,她也順利地通過了群眾的評議。

在一個新的團隊裏,小慧麵對的是辦公室裏“老油子”們低級趣味的閑聊,而且是有關頂頭上司性醜聞的流言。這對一個新來的女性而言,的確是很難處理的事,但她卻以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使自己擺脫了重圍,而且還不得罪人。如果當時小慧換一種說話方式,自命清高地遏製他人低級庸俗的閑談,後果可想而知,她一定會在無形當中給自己樹了敵;如果小慧和“老油子”們同流合汙,把無聊低級當作無傷大雅,最後傳到頂頭上司那裏,吃虧還不是明擺著嗎?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句話說得讓人跳,一句話說得讓人笑”的情形,也就是說,同樣的目的,如果表達方式不一樣,結果就可能大不一樣。俗話說,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或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高高在上,稍不如意張嘴就罵人;或是怒氣一上來就失去理性思維的能力,口不擇言,惡言相向,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引發新的問題。

有個人在過40歲生日時,請來一批客人在他家為其慶賀生日。大部分人都到了,但還有幾個人遲遲沒到。酒菜都準備齊全了,那幾個人還沒來。過生日的這個朋友一急,脫口而出:“真是急死人了,這該來的怎麼還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