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998年初,我移民到了加拿大。這是一個美麗、和平、整潔的國家。因為其良好的生活環境,完善的社會製度及優越的福利待遇,每年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到這裏定居,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的比例更是逐年的攀升。

然而在美麗的楓葉之國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及舒適的生活的同時,我更看到了每一位華人在這裏艱辛的奮鬥,特別是最初的過渡時期從思想上到心態上的調整及苦苦的掙紮。隨著移民條件的日益嚴格及國內教育的逐步完善,近幾年移民加國的華人絕大部分是具有高學曆或在國內擁有良好的社會、教育、經濟背景的人,他們最初懷著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及夢想登陸在這塊土地上,然而很快在麵對真正的現實時:難於在短時間內克服的語言障礙,長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學專業無從發揮,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強大的工作壓力,居無定所,很難介入到主流社會甚至個別的時候要受到排擠和歧視,另一方麵昂貴的費用支出讓生活反而變得更加簡樸,人們心理承受的最後一道防線崩潰了,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與最初的夢想背道而馳;為了生存在這塊新的土地上,大學畢業去洗衣場流水線做工,博士生在工廠裏開機床,研究生在餐館裏打粗工,在國內是老總的人自己開家小的店鋪經營……所有這些給新華人移民造成的心理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以致近些年在新移民案例中,華人犯罪的比例不斷地攀升:

1998年初,一華人移民跳安大略湖自殺。

1999年初,一華人移民將另一人推向飛馳而來的地鐵,同時自殺,造成兩人均死於車輪下的慘案。

1999年8月,一華人移民從溫哥華移居到多倫多,因長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放火焚燒了居處。

2002年初,一華人新移民在居處殺害了自己的女友,至今潛逃在外。

2000年5月,一華人新移民因精神壓力在住所處殺害了自己的女兒,同時自殺未遂,造成震驚了整個華人圈的5?23慘案……

截止2006年6月的社會調查顯示,具有高學曆的新大陸移民中有90%沒有找到適合本專業的工作而遍布加國餐館、衣廠、超市及雜店。

1999年中旬,我進入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多倫多大學攻讀教育學。在學習中我逐步發現中國目前教育體係中非智力因素的啟蒙教育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

記得剛到多倫多的第一個冬天,恰逢加國曆史上百年罕見的一場冬雪,厚厚的積雪甚至掩埋了家家門前的汽車,當時戶外的氣溫達到了零下41攝氏度。在去往學校的巴士乘降站上一個當地的年輕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的頭發、眉毛上掛滿了冰霜,活像個聖誕老人,可他麵帶微笑,熱情而耐心地向每一位過往的行人推銷著當地著名的多倫多星報,時不時還為行人指點路徑,幫助老人和孩子推車;趁他沒有顧客時,我與他攀談起來,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居然是我的校友,畢業於多倫多大學,已是心理學博士了。因為正趕上當時加拿大就業市場的滑坡,他沒有找到與專業相符的工作,就幹起了推銷報紙的行業,他並不認為這是份無聊的工作,相反他說他可以接觸到各類的人群,他準備有機會專門從事銷售心理學方麵的研究,而目前的工作一方麵可以解決生存的問題,另一方麵恰好可以獲得第一手的資料。看著他一臉認真的態度與充滿自信的神態,我堅信他生活得很充實也很愉快,特別是他那份對生活的熱情、自信及對周圍人的關愛之心深深地感染著我。

相比之下,許多中國的年輕人也很自信,他們雄心勃勃地來到新的環境中要麼進一步的深造,要麼尋求更好的發展,可是當環境改變時,變得更加艱苦和殘酷時,很多人卻從精神上先垮掉了,所以我們並不真正地了解自己,因為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永遠是自信的。真正的自信又是什麼呢,在與眾多的新移民的對話中,我了解到當麵對現實時,太多的人喜歡逃避,太多的人念念不忘過去曾經的輝煌。人也許從低走到高在心理上非常容易接受,從高走到低卻太不容易承受。由於中國的教育體係中從小缺乏一種對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中國人的自信往往建立在一種表麵化的生活上,坐擁在優越環境中那份西服革履的氣派,燈紅酒綠後的推杯換盞,良好的社會地位或是一份高薪而穩定的工作。當一個人一夜之間不再擁有這些而一切要從零開始的時候,過一種簡單、質樸的生活時,麵對普通的人群,為了生存仍需要奮鬥的時候,你的心理天平失衡了嗎?你抱怨上天的不公了嗎?你變得對周圍的人敏感了嗎? 你感到壓抑了嗎?你不斷在擔憂明天的生活嗎?那麼你並沒有真正地認識自己,也就談不上真正的自信,你曾經的自信都是建立在過去外在的條件中的,是的,你或許會說:那是我努力奮鬥的結果,可是現在我一無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