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盛世第十九章
聖人終經俗世煉凡胎脫盡仙體現
詩曰:《聖恩浩蕩》
俗世紛爭多少事,
俗事拘絆不自由。
苦命兒郎多磨練,
苦盡甘來應無恨。
天生聖才拯世危,
天下眾生感聖恩!
凡人百年歎苦短,
六十退休隻等死。
我欲長生千萬歲,
世聖許我得所願。
脫凡離俗變神人,
脫胎換骨成仙體。
根據資料分析,紫薇聖人:1必著聖書,並且在2015年之前已經問世(此聖書是影響世界命運的書。一定為科學著作,特別是理科著作,否則建設不了新世界。靠虛的華而不實的宗教書和文科的說教書肯定是不行的。據此搜索網上,隻有“炁學”能登上聖書的寶座)。2必是世界天子(聖人才華服天下,世界服聖人。聖人以聖書為根本,彰顯聖人才華。一國之尊者不是)。3必出身農民、平民、喜歡讀中國古書(即易學書。從政工商學兵者不是)。4姓楊,名全林,簡稱林。5海南島人(有先天祖的海島隻有海南島)。
話說農家出身的紫薇聖人楊全林,出生時家庭貧困,從小生活十分艱辛,幾無童趣。這都是因為紫薇氣太過貴重,凡人無以勝任,何況一個嬰孩呢!能存活下來已屬萬幸。紫氣乃帝王之氣,天子無一不是紫氣加身之人。何況紫薇之紫氣比凡間紫氣貴重不知多少倍!還有就是,勵誌有言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誌,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亂其所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風雨,怎見彩虹?”吃些苦,受些難,遭些罪,對人的成長是大有助益的。也許正是這些艱難經曆造就了聖人,否則還成不了聖呢!就如孔子當年如喪家犬般無路可走,就如薑子牙七老八十才運起勃發,就如******先挫後強。
雖為縣城人,紫薇聖人卻從五歲開始就要到三四百米遠的地方挑水吃!從一二米深的水井裏把水打上來,對一個幾歲小孩來說是不可想像的。打水時,用扁擔掛著水桶放入井中打,有時水打過多了提不上來,弄得急得都要哭了,隻好等大人來了才幫忙弄上來。不要說戰戰兢兢怕掉到水井裏,那是下去就出不來掛掉了的!人矮挑低,腳後跟經常被鐵水桶刮碰得是皮開肉裂血淋漓,傷痕累累,舊疤未愈又添新傷。挑個十來二十趟,水缸滿了,還要挑些備用。挑夠了水又要劈柴升火做飯。那時候是燒稻草雜草樹葉,人離不開灶的,大熱天那是夠嗆,又熱又煙。由於排水不好,大雨天就麻煩了,水漫金山,倒灌廚房,又要用桶把水潑出去。柴草受潮不好生火,煙薰得涕淚汗直流。經常是一邊哭一邊做家務!是真的哭啊!不是被煙薰的。
稍大上學後,放學回家,放下書包,邊起火做飯,邊淋菜水,到處積泔水,喂豬雞,帶弟妹。有時遲了,連飯都來不及吃,就餓著肚子上學,回來再補吃。到外麵買快餐吃?別開玩笑了,那是什麼年代?一是沒錢,二是無處買,三是有錢也舍不得買。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知道父母不易啊!反正個中辛苦勞累,絕非七十後所能理解和接受。一個月都沒幾毛零花錢花。辛辛苦苦纏著父母跟父母討個幾分錢,舍不得買零賣的冰棍(三分錢一根),跟同學一起跑到兩公裏外的部隊製冰廠買,三分錢兩根。隻為一根冰棍,跑兩公裏路!是不是好傻?是不是傻得可愛又讓人心酸?一般幹部月工資,****時隻有十幾元,八三年四十元,九三年四百元,一三年四千元。通貨膨脹把人民的血汗稀釋了,人民的勞力賤賣了。那時的娛樂很原始也很豐富,比彈珠,賽橡皮筋,賭煙盒,彈弓打靶,上樹抓老虎比咬架,抽螺旋,比紙飛機誰的飛得高飛得遠,抓迷藏,丟手巾,玩繩花,自製笛子,吹樹葉,跳隔子,好多好多。
小聖人楊全林小學畢業那年,恰逢教育改革,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比現在總共少了三年教育。不過對學習也沒啥影響,因為那時正逢熱火朝天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白卷英雄風行天下、讀書無用論、批臭老九、農業學大寨、學校學生產”,勞動課比學習課多。到學校農場勞動,每天積肥,參加支農墾荒開梯田。可以說是半文盲畢業,連個收據請假條都不會寫。不象現在的學生,小學就會寫情書,中學就會***中學畢業,初弟初妹幾乎絕種,就一個服字了得。記得高中上山開荒,住農民家。某夜跟同學到鄉裏看電影。散場走分散,伸手不見五指,無燈光,竟憑印象獨自摸黑回到住地,有三四公裏田間小路呢!運氣啊!否則該夜不知道會不會累死或者被嚇死。高中二年級那年,部隊到校招空軍,楊全林懷著一腔報國誌去報考,結果部隊的大門不讓他進,讓他感概傷心一番。
1994年,楊全林高中畢業,回家務農。跟他母親一樣,作為農民卻十分害怕螞蟥,也就是水蛭,一種很嚇人的吸血蟲。為此他不參加水田活,以拾牛糞積肥為活,幹了幾個月。他母親就沒那麼好命,盡管很怕螞蟥還得下田幹活,怕了一生,被嚇了一生,估計其心髒病就是這樣得的。後來到大隊開手扶拖拉機,那是比較安逸的年月,幹了一年吧。再後來入水泥廠做合同工,跟車上下做水泥的石頭等力氣活和汙染髒累活,幹了一年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