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盛世第三章
易運坎坷多逢難絕處逢生星火燎
詩曰:《炁流鬧炁海》
炁海有物名炁流,
源自炁粒動炁體,
影響事物無形跡。
炁流傳播在炁海,
不識隻因看不見,
故而難明炁流理。
易學悟道明炁流,
分為陰陽與五行,
合為幹支並甲子。
炁流方向為陰陽,
流向炁粒為陰氣,
離開炁粒為陽氣。
炁流大小分五行,
水木火土金五氣,
場波熱光射線能。
西學雖識名能量,
不知能量是炁流,
力乃炁流對炁流。
水木火土金五行,
穩麵紊線粒炁流,
動變化物全靠它。
易學如此之厲害,為什麼卻如此沒落,現今很少人認識易學了?這是很悲哀的。易學一生命運極其坎坷,生死輪回經曆多次。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種情況是傳播上的保守,作繭自縛。在易學傳播上,普遍存在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法不傳六耳。三口不言,六耳不傳。藝傳有德人,佛渡有緣人”,隻怕人學了去。想想看,就算是家裏人都沒有辦法學到,更別說是外人了。一般是一個師傅隻收一個到幾個弟子,從不多招。而且師父大都會留下最好的一到幾手技藝防身不傳,以免引發“教會了徒弟,沒有了師父”的曆史教訓。這是由於易學的實用性太強大,會搶了師父的飯碗,會爭了師父的光芒。這樣必然會導致學習的人很少,也學不到好東西,使最好的易學知識失傳,又有待後輩重新鑽研領悟。結果是使易學一代不如一代,整體水平難以提高,甚至江河日下。而西學則相反,一旦出一點成果,立馬廣而告之,唯恐他人不知不學不用,因為它不怕你學了去。它就是想你學去,好賣技術掙錢。在易學界,偷師學藝的比比皆是,在西學界,根本不用偷就能弄到。西學太雜太細,你學了也沒多大用處。例如西醫,你隻能專一科,不可能全學全通,精了牙科就不能精其他,起碼所用的看病治病的醫療工具和藥品都不一樣。而中醫呢,從看病到開方配藥治病都可一人獨攬,畢竟隻要技藝在身就行。
第二種情況是國家壓製。由於易學功能十分強大,對統治者構成了很大的威脅,被視為洪水猛獸,必然會嚴加打壓,更不會去扶持了。例如怕山師破了他的風水,命卜相師知他的根底(當官最重隱私,尤其是大官),武師壞了他好事甚至性命。曆代政府不但不重視易學的普及教育,甚至會出於政治需要反過來加以壓製。從古到今,我國曆朝曆代政府一直在壓製著易學,隻有極少數幾個時期是比較開明的。就說現代吧,直到1990年以後,國家才比較保守地逐漸打開了禁錮易學的牢籠,而且也隻是開了一條小小的裂縫而已,並沒有完全開放,易學才有了比較廣闊比較自由的發展空間。就是如此,易學至今還是沒有機會進入校園進行普及教育。這同西學的普及教育相比,也是判若天壤之別的。嗚乎哀哉!
第三種情況是焚書坑儒的反文化運動。如果國家隻是不推廣扶植易學還沒有什麼,更加嚴重的問題是規模龐大的全國性的反文化運動。在中國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多起全國性的毀滅性的長期的焚書坑儒毀跡滅形的重大的反文化事件。這是由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發明的“偉大創舉”,此後仿效者接連出現。接著秦始皇之後比較著名的是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最近一次就是舉世聞名的“十年**********運動”。如果說古代的反易學運動是官府單方進行的獨角戲,那麼十年****則是全國範圍群眾性的自覺行動。“****”是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規模之大、時間之久、範圍之廣、清查之徹底是前所未聞的。隻有中醫是一個特殊的唯一的例外,那主要是因為有偉大領袖******主席的最高指示做靠山拯救了中醫,否則也必然會遭受同樣的命運,有一樣的結局。這些毀滅性的反文化運動,每一次都是對易學進行毀屍滅跡般的戰鬥,使得易學瀕臨滅頂之災般的嚴峻考驗,幾乎使易學徹底地退出科學殿堂,從曆史的舞台上滅絕殆盡。隻有極少數易學的東西能夠死裏逃生而逃出生天,那都是前人用血淚甚至是身家性命保護下來的珍貴的文化遺產。能夠逃過一劫的隻是龐大的易學書山的冰山一角,甚至還沒有這麼多,絕大多數的易學成果(書本和古跡古物)都已經滅絕了,我們再也看不見學不了啦。我們如今的皮毛易學知識都是來源於這星火般的螢螢易學遺傳,卻是怎麼也成不了氣侯。相比之下,西學就幸運得多了。西學真是福星高照鴻運當頭,處處是綠燈開道、倍受尊崇。現在的世界無疑是西學的世界,哪裏還有易學的立錐之地呢?子不殺伯牙,伯牙卻因子而死。子無罪,罪在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