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某一天,夜間21點。
“有人說美國人搞他的霸權,我們搞自己的經濟,誰也不礙誰的事,這多好?其實不然,有一本書是這樣說的,勝利隻有一種,無論他是為什麼。所以......”
躺在沙發上意圖在新聞中尋找睡點的劉明失敗了,他換了個台。
一顆彗星即將撞上地球,美國人在奮力的拯救,結果,他們輸了。然後大家一起跑去避難...
劉明硬忍著從廣告中看完了插播的美國大片,還是沒有睡著。他心裏有點壓抑,走到窗前,眺望星空。那裏有早已被工業發展湮沒的銀河,如今在視眼中不複存在,但那裏仍有一片可以寄存於幻想的空間。
它很空冥...
“那是什麼?”
在北方的天際,三顆彗星緩慢的糾纏著,旋轉著。它們的彗尾在有規律的擺動,組成了螺旋,使它像極了一種神秘的符號。
“呃......難道是...”
《彗星撞地球》
......
次日2點。
三顆彗星緩緩消失了。
劉明也在這漫長的四個小時中證實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能看到那三顆彗星的人,隻有他自己。
這很不科學。他上心下上網查詢了一些資料,終於在精力快被消磨幹淨時,又再次看到了那個符號。
“生機,生門?下麵有一套陣法?老子信了!”
困意如潮水般襲來,劉明抵擋不住,匆忙間爬到床上去睡下。
下午醒來。
“才怪......”
這種無聊的解釋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碰巧。劉明寧願相信是自己的腦袋出了問題,也不願去相信荒誕不經的奇談怪論。
不過腦袋出了這種問題,是不值得去看腦科醫生的。所以生活還得繼續......
夜間22點。
“那符號!”它又再次出現了。劉明癡迷於它的美麗,享受著它帶給自己的神秘,也組織著屬於自己的幻想.....
次日2點。
它消失了。
劉明決定將床搬來窗邊,與它夜夜共舞。
......
七日後,劉明生日。
22點,朋友們吹完牛皮,都走了。人去樓空,卻仍留下幾了罐啤酒。
“幹杯!”這一夜,他醉看癡迷,心有菲......
......
半月後,22點。
女友在寒風中感受淩冽,他卻在高崗上仰望天空。
“你真美!”
正常的生活很單調,但向往神秘又有利有弊。
“誰?”
“它,它可真美。”
“......劉明,我們走吧,我有些怕。”
“再等一會兒行嗎?”
女友恐懼的來源是誰?是劉明言中的“它”,或本就是劉明。
這個答案,要從女友一人獨自離開時說起,又從劉明獨自下山時結束......
......
三月後。
21點55分,龍首山。
劉明約莫覺得就在這裏。
他在等,五分鍾。
這是一段漫長的心慌期,心髒產生了一種奇異的撕裂感,繼而空泛。
新生,劉明就是為這個而來的。這四個月裏,他把一切都搞砸了。
女友沒了;
工作沒了;
父母惡嫌;
朋友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