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白蛇傳
(一)西湖尋夫
說起西湖風光,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個美麗的傳說就發生在美麗的西湖邊上。這天是清明節,杭州人一向都有個風俗習慣,那就是家家戶戶都要在當天去祭掃祖墳,說是掃墓,其實總是要連帶著踏青。街上人頭攢動,有唱小曲兒的、有放風箏的、有賣小吃的,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好不熱鬧。這時,從一間藥鋪走出來一個少年,隻見他右手提著個竹籃子,裏麵裝著金銀紙錠、鞭炮蠟燭之類上墳用的東西,左手帶了一把雨傘,扛在肩上,少年對著藥鋪的窗戶說道:“表叔,我去南山給父母上墳了,來往路途遙遠,要晚上才能回來,店裏的事就有勞您費心了。”房裏有人答道:“許仙,你放心去吧。路上小心,你早去早回。”“知道了。”說罷,許仙就提著東西走了。
走過了幾條街,許仙就到了西湖的碼頭,準備渡船去南山。看著湖麵上的風光,心想:西湖的景致真好,今天上墳,提早一點回來,若到西湖還早,就在這遊玩半天再回城。許仙有了這份心思,果然上墳回來很早,到達西湖,時間還很早呢,就帶著雨傘,順著西湖邊上的人行路,邊走邊觀看西湖的美景。可剛走沒多久,剛剛還晴空萬裏的天空上飄過來幾片烏雲,隻一會工夫,西邊響起震耳的雷聲,刹那間便下起雨來。許仙撐起傘,直奔西湖邊跑去,當即叫了一隻渡船,讓船夫送他到對岸去。船夫解開纜繩,剛要把船蕩開,又聽見兩個年輕女子在岸上呼喚:“老人家,讓我們搭個便船吧。”船夫有些猶豫不決,轉身朝許仙看去。許仙從船艙裏探出頭去張望,一看原來那邊有兩個年輕女子,一位約十八九歲,身穿白綾衫,下係白綾裙。一位十六七歲,穿了一身青色的裙子。兩個女子被大雨淋得衣服都濕透了,他不覺動了惻隱之心,連忙吩咐船夫把船靠岸,讓她們兩人上船。
兩個姑娘進了船艙,一見許仙,就深深地道了個萬福。許仙慌忙起身還禮。穿白衣服的女子說道:“小女子名叫白素貞,這是我的妹妹小青,今天多謝公子,請問公子尊姓大名,將來我二人提到今日遇大風大雨,為何人所救,要是答不出來,就太失禮了。”“不敢,在下姓許名仙。”“府上又在何處?”“寒舍就在過軍橋黑珠兒巷。如今在一家藥鋪裏做買賣。”“官人這是出來遊玩?”“豈敢。想我許仙,自幼父母雙亡,全靠姐姐拉扯長大。今天是清明節,我是出來給父母上墳的。回來早些,便在這裏逗留了片刻。”“原來如此,官人掃墓,為何不帶家眷?”“小生家境貧寒,至今尚未婚配。”卻說這許仙平日裏是沉默寡言,今天見了白娘子和小青,卻一反常態,變得非常健談。這時,許仙覺得似乎是遇見了意中人,忍不住多看了白娘子幾眼。
不知不覺,船已經靠了岸。小青道:“姐姐,現在雨還在繼續下,怎麼辦?”
許仙說:“我這裏有一把雨傘,小姐拿去用吧。我到店裏路近,一跑就到了。”說著,就把傘交給了小青。白娘子見此情景說道:“清波門外錢王祠畔,有個小紅門,門口貼有‘白宿’的紙條,那便是我家,請公子明日來府上取傘。”許仙道:“明日下午,一定到。”於是小青先撐著傘,跳上了岸,白素貞也跟著一跳,手扶在小青的肩上,兩人共撐一把傘,向遠處緩緩走去。
(二)美滿姻緣
三月裏的天氣,陰晴是誰也說不準的。昨天下了一陣大雨,今天就是個大晴天了。白素貞一個人坐在房裏,對著院子裏的花草發呆。“姐姐,你確定昨天的那個人就是你的救命恩人嗎?”小青一邊給白素貞倒茶一邊問道。“我確定就是他。”白素貞若有所思地說。原來,白素貞與小青本是修煉了千年的蛇妖,幾百年前曾經有人救過白素貞一命,這個人就是經曆了多次投胎轉世的許仙。白素貞是為了報恩,才來到杭州的,就連昨天的偶遇也都是白素貞事先計劃好的。卻說白娘子,從峨眉山千裏迢迢來到杭州西湖,就是為了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現在恩人找到了,心中肯定無比喜悅。可報恩的方式多種多樣,自己要怎麼選擇呢?想想昨天的接觸,白娘子對許仙很是喜歡。就下定決心,要以身相許,用這樣一種最浪漫的方式來報恩。“那他今天能來嗎?”小青接著問道。正在說話的工夫,就聽見外麵有敲門聲。小青開了門,果然是許仙。小青帶許仙來到客廳,又掀起通往後半間的門簾,轉身到裏麵,悄悄地說:“姐姐,許官人來了。”隻聽得白娘子在裏麵脆聲答應:“讓他到裏屋說話吧。”小青出來,催許仙進去。許仙遲疑了一會兒,禁不住小青在邊上一再催促,就半推半就地跟著進了裏屋。
裏屋原來是一間琴室,布置很是別致。桌邊放了一張古琴,正點著幾炷香,顯得格外的幽靜雅致。白娘子一見許仙,便起身道了個萬福,開口說道:“昨天湖上遇雨,多蒙官人照應,真是感激萬分!”許仙慌忙回禮,一邊又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小生是來取傘的。”白素貞微微一笑道:“不忙,我已吩咐廚房準備了些小菜,請相公寬飲幾杯。”這時候,小青端出了酒菜,三個人圍著桌子,開始邊喝邊聊起來。
小青舉起酒杯,對許仙說:“官人,請飲。”說罷,就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接著說道:“許官人,你二十幾歲還未成親,今天我給你做個媒怎樣?想我姐姐年輕守寡,好不淒涼。官人家中貧寒,也是尚未成家。你們二人,可謂同命相連。不如心心相印,兩人結為一對恩愛夫妻,白頭偕老,不知官人意下如何?”許仙聽了這番話,自然也是滿心喜悅,不過再一想,卻又猶豫起來,吞吞吐吐地開了口:“娘子如此厚愛,小生沒齒難忘。隻是愧於囊中羞澀,又怎麼辦得了婚事?”白娘子一聽,原來是為了錢,便說:“官人不必為這事發愁,我這裏還有不少積蓄,盡夠官人花銷的了。”說罷,一揮手,讓小青上樓,先拿一些下來。
不一會兒,小青從樓上下來,笑盈盈地把一個沉甸甸的小包放到了許仙的手裏。許仙打開一看,包裏果然整整齊齊放著五十兩銀子。隻聽白娘子在邊上輕聲說道:“官人先拿去用吧,將來迎親時還要開銷,也隻管來拿就是了。”許仙看著白娘子,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說:“娘子如此待我,小生感激不盡。待小生回去稟報姐姐,便找媒人前來提親。”再三道謝後,許仙就拿著銀子回家了。
許仙回到家後,把這喜事稟告了姐姐、姐夫。姐姐想,許仙年紀也不小了,還遲遲沒有成親,說到底也就是因為家中貧寒,如今有這等好事,當然是求之不得。沒多想就痛快地答應了。
幾天之後,許仙和白娘子就風風光光地拜了天地,結成了一對恩愛夫妻。結婚以後,白娘子又拿出自己的積蓄給許仙在鎮江開了個藥店,店名叫做“保和堂”。就這樣,許仙、白娘子和小青三人就從蘇州搬到了鎮江,在那裏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三)端午驚魂
話說“保和堂”剛開張,就遇上鎮江鬧瘟疫,老百姓一個個麵黃肌瘦、唉聲歎氣的。地方上一鬧瘟疫,大家就都往藥店跑,保和堂的存貨沒幾天工夫就被搶購一空了,到外地進貨又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許仙看著全鎮的百姓有病卻無藥可醫,很是著急。白娘子看到許仙手足無措的樣子,便自告奮勇地說道:“官人,我小時候跟著外公到山裏采過藥材,我來幫你吧。”許仙一開始不同意,怕她身體吃不消,可禁不住白娘子的一再要求,再看著全鎮百姓飽受病痛的折磨,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