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入武(1 / 2)

魚兒感覺到波浪震動,受了驚嚇,魚尾一擺,便從他的爪下逃離。周武盯著逃走的魚兒,又看著雙手,若有所思。他重新擺好姿勢,運起覺察術。很快,一條遊魚經過,周武雙手揮出,一手抓魚,一手截斷魚兒逃跑路線。果然,魚兒躲過當先一爪,卻撞到周武緊隨而來的第二爪。

周武高興得手舞足蹈,小臉興奮得滿是笑意,一時間忘了肚中饑餓。周武尋了根樹枝,將魚兒串起來,又回到水中抓魚。運用這種方法,幾次下來,周武抓了七八條魚,見太陽歪斜,中午快要過去,這才起身上岸去烤魚。

下午修煉結束,周武又來抓魚。修行生活枯燥,他又是孩童心思,往往將修煉當成遊戲,從中感受樂趣。抓魚對他來說不止是食物,也是一種遊戲。周武看著水下的遊魚,決定換一種方法去抓。他下了水,一手負於身後,單爪抓魚。結果,數次過後,一條魚也沒抓到。

周武心想,野鶴單以鶴嘴就能抓魚,為何我單手卻抓不到?忽見手掌入水引起的波動,又想,波紋驚動了魚兒,將其嚇走,若我出手速度快過波紋,快過魚兒反應,不就可以抓到了。

想到便做,周武運用此法,接連嚐試數次,剛開始一直失敗,但也讓他逐漸摸索到如何使力才能令出手速度最快。到得後來,一出手便能抓到一條遊魚。周武頓覺頗為無趣,太過簡單反而少了樂趣。

他又想起野鶴捕魚的畫麵,鶴嘴入水速度比他慢了許多,卻能抓到魚。他又聯想到向陽拳裏的一式招數鶴手,雖然隻有一式,卻有萬千變化,將鶴的特點特色盡皆融在其中。鶴拳講宗勁,既是彈抖之勁,習練兩臂彈抖之勁,控抖之功。

周武在溪中擺出鶴手招式,心中默想宗勁口訣:見力生力,見力化力,見力得力,見力棄力。鶴手擊出,掌與水麵接觸,瞬時一股反彈之力襲來,周武手臂生力,一彈之間化解反彈之力。手掌入水,他處於覺察術中,身體感覺敏銳,感到水中層層阻力,雖然很小,卻也阻礙速度,指掌極快的輕微抖動,將水彈開,阻力盡去,這時隻需他往前伸手便可。

鶴手極其簡單的就抓到水中遊魚。周武興奮異常,他每日勤加練拳,練的是招式,對拳中奧義卻是不甚了解,隻具其形,尚不知如何運用。此番經曆為他打開了一道天窗,初窺武學門徑,對招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周武比抓到魚吃到肉還要高興,倒不是因為懂得了些許武學皮毛,而是覺得又發現了一件好玩的事。別人辛苦練功,他卻將此當成了遊戲。

往後數月,周武時常觀察各種獸類捕食、戲耍、奔跑之態。鶴手的宗勁據說便是來自於“狗親身”,狗淋濕時,身上總是會發出一種彈抖之勁,把身上的水在片刻之間彈掉抖淨。周武對拳法招數的理解日漸加深,每晚所讀書籍皆變換成武功秘籍,刀法、劍法、拳法、槍法等等,所有武學門徑皆有涉足。

周武於林中捕獵,獵物再難逃脫。每日黎明於林中靜坐冥想,覺察術苦練至今,身體感官敏銳異常,聞聲知遠近,感風力知勁道,周身三十丈內的細微變化皆可知。周武的武學見解一日千裏。

周武覺察術練成,知風向,順風而跑,輕而易舉破去無極迷陣。陣中彎道亦變得十分簡單,腳步變換間,身體已經橫移,轉了方向,過了彎道。項陽微感驚訝,心中開懷,又命修士施展法術,將無極迷陣縮小三倍,使得彎道更險,入彎極難。直道縮短,使得緩衝不夠,或是加速距離不夠。

緊接著再設下重重陷阱,或深坑,坑中尖刺密布;或糞池,池中惡臭熏人;或沼澤,沼中毒物流竄;或流沙,沙土與平常無異,看不出真假。數十種陷阱,無一相同。道路亦變得難以奔跑,或灌木叢生;或坑坑窪窪;或尖銳碎石鋪地;或光滑冰麵。無極迷陣難度頓時提升了百倍。

周武闖關艱難,時常陷於陷阱中,等待項陽的救援。有時掉入糞池中,三天難消臭味;有時陷入沼澤,掙紮不得,被毒物叮咬一天一夜,項陽這才將他救出;有時被流沙吞入地底,萬千重力擠壓,苦不堪言,待到胸中一口氣將盡時,項陽才會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