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章 梟雄之誌(2 / 3)

說完蕭凡起身便往門外走去。

張紅橋急忙叫住他:“蕭大人,你……今日為何要對奴家說這些?”

蕭凡回頭笑道:“因為我總覺得你應該不是個壞人。”

張紅橋美眸中頓現複雜之色,猶疑半晌,垂瞼輕聲道:“我不是壞人,你便給我講這些道理麼?若你遇上了真正的壞人,你也會如此講理麼?”

蕭凡咧嘴笑了,兩排潔白的牙齒散發出森森的光芒:“我對真正的壞人可沒這麼多的耐心講道理,直接想個法子弄死便是,哪會這麼羅嗦。”

張紅橋定定望著蕭凡遠去的背影,目光中充滿了深思,過了很久,她喃喃自語道:“信念……便如此重要麼?值得你不惜舍生忘死,親身犯險?你……不該來呀!”

幽幽歎息數聲,張紅橋望著蕭凡的背影,目光漸漸迷離……

燕王府內。

朱棣一臉興奮的盯著傳遞軍報的軍士,急聲問道:“鬼力赤率五萬蒙古兵已拿下了榆木川,正欲攻打開平?”

“是的,王爺。據斥候回報,三日前,蒙古諸部聯軍在鬼力赤和阿魯台的率領下入我大明境內,並全力攻打榆木川,榆木川守軍不多,數個時辰之內便被鬼力赤攻占,隨後蒙古大軍休整半日後,全軍開拔,一路往南,兵鋒直指開平,如今恐怕已快將開平打下來了。”

“來得好!”朱棣興奮大叫,雙目變得通紅:“本王等候多時了!”

一旁的道衍和尚笑道:“恭喜王爺,此計得售。”

朱棣嘿嘿冷笑道:“區區五萬人馬,便敢犯我大明疆界,他們還以為自己是當年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麼?”

道衍笑道:“蒙古寇邊,正值欽差大人代天子巡北,此危難關頭,身為朝廷欽差,怎能視若無睹?他若不代天子親征一回,於情於理說不過去,他若真上了戰場,卻不知這位文弱書生能否在刀光劍影的沙場之上僥幸逃得性命?恭喜王爺,這回蕭凡進不得,退不得,王爺終於可以除去這個宿仇了。”

朱棣聞言,滿臉興奮的笑容卻漸漸收斂,他轉過頭盯著道衍,半晌不發一語,目光中的神色令人驚惶恐懼。

道衍被朱棣盯得頭皮發麻,不自在的扭了扭身子,尷尬的笑道:“呃……王爺,貧僧說錯了嗎?”

朱棣沉默了很久,用非常緩慢的語氣道:“先生,你以為本王費盡心機,將蒙古人引到大明境內,任由他們長驅直入,燒殺搶掠,攻占城池,為的,僅僅是除去蕭凡這個仇人?”

道衍有些笑不出來了,神色僵硬道:“難道不是嗎?”

朱棣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忽然仰天大笑,接著笑聲一頓,凜然道:“先生,你看錯本王了!”

道衍臉色變得有些發白,強笑道:“王爺,貧僧不是很明白……”

朱棣道:“不錯,本王確實想當皇帝,也確實想除去蕭凡這個眼中釘,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本王的手段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任何卑鄙無恥的方法,隻要有用,本王都能使得出。——但現在是蒙古人寇邊,犯我大明疆界,本王是先帝皇子,是幽燕之主,身負戍守國門,保我疆土的重任,本王再是不肖,也不會為了除去一個仇人而做出引狼入室之舉!這豈是大丈夫所為?我朱棣自從就藩北平,屢屢出擊,多次大敗北元韃子,那是我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戰功,任何人也無法抹殺的!今日我若為了除蕭凡而罔顧父皇生前教導,將來本王死後有何臉麵見他?先生,國家大義,與私人恩怨,二者須分得清楚,否則不可成大事也。”

道衍訥訥道:“但是……王爺您先前說的借刀殺人,難道不是借韃子之手除去蕭凡嗎?”

朱棣悠悠道:“不錯,本王確實是想借韃子的手除去蕭凡,而且這次蒙古犯邊正是絕好的機會,但是本王的主要目的,卻是為了剿滅這五萬蒙古騎兵!除去蕭凡,隻是順手為之。”

頓了頓,朱棣盯著道衍一字一句道:“先生,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大明之患,患在北蒙,本王施此計為的是誘敵深入,一舉殲之,而絕非僅僅是除去蕭凡,大義與私怨,你須拿捏住輕重,別把本王看成為了私怨而不顧大義的敗家子,將來我若為帝,整個江山都是本王的,少了一寸國土,本王都會愧對先帝,負疚終生。”

道衍聞言心神大震,他呆楞著注視麵前這位相處了十多年的明主和夥伴,忽然感到了一陣恍惚,仿佛今日才真正了解這位北平之主,這位奉父命戍守北疆的藩王。

原來他除了勃勃的權欲野心,還擔負著推卸不去的使命,這是一位真正胸懷天下的梟雄,他圖謀九五之位,為的不僅僅是滿足他個人的野心權欲,更重要的,他覺得自己當皇帝會比朱允炆做得更好,他要向逝去的父皇證明,選擇他朱棣為皇儲才是最英明的決定,父皇你生前選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