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飯鋪裏,一個混吃混喝,以行騙為生,號稱有一百三十多歲高齡的老道士,問一個寄人籬下,以窩囊著名的小姑爺生平有何誌向,這副場景怎麼看怎麼詭異莫名。
“我的誌向……”蕭凡抬頭,目光由迷茫漸漸轉成堅毅:“……就是要在一個月之內成為江浦縣的首富!”
前提是自己運氣好,不再遇到古代的江湖騙子。
太虛瞠目結舌:“這就是你的誌向?”
蕭凡堅定的點頭,顯得躊躇滿誌:“不錯!哪怕現在的首富是我的嶽父,我也會毫不留情的把他擠下去,取他而代之!”
太虛瞪大眼睛盯著蕭凡,久久不發一語。
良久,太虛終於喃喃歎息:“……別人都說陳家姑爺大病之後變成了瘋子,貧道見你言行舉止與常人無異,本不相信這樣的謠言,現在看來……傳言之所以能成為傳言,還是有它幾分道理的,貧道對塵世又多了幾分了悟……”
蕭凡欣然拱手道:“道長入世修行,今日修行的功力又深了一層,不日或會羽化升仙,實在是可喜可賀……”
太虛有抓狂的跡象:“聽說你本是農戶子弟?”
“沒錯。”
“而你現在要改去行商?”
“對。”
太虛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我朝子民分“士農工商”四等,你好好的第二等農戶不做,卻偏偏跑去做那最末等的商人,你這根本不叫誌向,叫自甘墮落!”
蕭凡有點傻眼了,連混得如此淒涼的江湖騙子都看不起商人這個職業,明朝商人的地位低到這種程度了?
看來“有錢就是大爺”這句話在明朝並不適用。
錢是個好東西,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好東西,可是擁有這個好東西最多的商人卻被壓在社會框架的最底層,這真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簡直是一句屁話。
與老道士聊了半天,談不上很投機,不過他卻是蕭凡穿越以來跟人說話最多的第一人,姑且可以算作是朋友吧,盡管這位朋友是個騙子。
酒足飯飽,桌上的幾個菜碟都被老道士用舌頭舔得幹幹淨淨,光可鑒人,蕭凡沒理會老道士“再來幾碟”的懇切眼神,招手叫了夥計結帳。
這頓飯花了五十文,不算貴,蕭凡很小心的從貼身的錢袋裏掏出一小塊碎銀,夥計拿到櫃台上,飯鋪的掌櫃用一杆小巧玲瓏的小秤稱了一下碎銀,然後又找了幾十文錢給蕭凡。
出了飯鋪的門,蕭凡與老道士拱手作別,老道士顯得很不舍,跟在蕭凡後麵走了很久,在他身後一直絮絮叨叨,說什麼最近他就在江浦縣紮根不走了,希望蕭凡能夠每天出來與他把晤交談,二人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把蕭凡那個自甘墮落的誌向修改一下雲雲……
蕭凡沒搭理他,他已一眼看穿了老道士的險惡用心,什麼把晤交談,不就是讓我每天管你的飯麼?冤大頭當一次就足夠了。
太虛跟了他半條街才悻悻停住了腳步,然後高舉著“鐵口直斷”的幡子,轉身騙別的冤大頭去了。
走在回陳府的路上,蕭凡腦子不停在轉,認識老道士的過程令他充滿了挫敗感,他一直以為自己很聰明來著,可是現在仔細回想一下穿越以來的種種遭遇,先是差點被人埋了,然後認錯了人,不小心非禮了丫鬟,接著差點被人趕出門,現在呢,又被江湖騙子騙了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