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3 / 3)

嬴政雖起疑心,但這最後一點希望,又怎能輕易放棄。問清海上鮫人所在處,便命禦林侍衛數千人,在漁民帶領下一探究竟。果不其然,數日後禦林侍衛帶回深海鮫人屍身數條。

嬴政稍有放心,又命人全國搜集童男童女各三千,擇日出發。(看來這徐福也不是仁慈之人,前後各四千童男童女,他自是知道如何從民間召集來的,身心卻不為所動,想必是有大抱負之人。)

就在出海前一天夜裏,徐福來到嬴政寢帳,示意嬴政趕走下人,嬴政雖有顧慮,卻也未多想,待下人都走後徐福突然跪倒在地;貧道罪該萬死,今有一物相求。

嬴政問道;你所需之物都已備齊,還有何物相求?

徐福接口道;皇上為貧道備好一切,但是海路凶險異常,鮫人雖除但天氣變幻莫測,我所求之物正是皇上身邊聖物。

聞此言嬴政驚怒;此物乃宛渠異人贈與本王,無人可知,你又怎會得之此物在我身旁。

徐福回答;皇上不必驚慌,此事也是仙姑對貧道所講,仙姑對人間之事了如指掌。貧道雖知此事,但守口如瓶,未對任何人講起。

嬴政雖想出口拒絕,卻又貪戀長生果,一時竟無法定奪。

跪在地上的徐福見嬴政猶豫不決,繼續道;長生果還有十月既長成,若不及時采摘恐又要等333年,而我此去加上回來路程隻需一年時間,皇上在這一年時間裏深居宮中,加強護衛,隻需靜等一年,貧道帶回長生果,皇上便可永治天下。

永治天下四字在嬴政耳旁不斷回響,良久嬴政長歎一聲;罷!隨從密盒中取出一物。

此物像極現在的槍,裝彈匣之處為水晶所製,內有兩室,各裝一種顏色的外星能量,嬴政撥開綠色能量機關,將之倒入一方盒,說也奇怪,倒時流淌像水,待完全倒入盒中後便成方形,硬如鋼鐵。

徐福取得此物後叮囑嬴政;皇上請速回京城皇宮,貧道一年內必定趕回京城,奉上長生果。

話說這嬴政沒了這聖物防身,夜不能寐,連夜啟程趕往河北沙丘宮。

皇上雖然走了,但朝中許多大臣仍在,少不了又要腐敗一下,溜須拍馬.明嘲暗諷自是華夏優良傳統。

酒足飯飽,吉時已到,徐福命裝載童男童女的船先行離去,自己登上最後一條船,船收回纜繩扶梯,即將離開碼頭之時,徐福手托一物來到船尾,對碼頭上的官員大聲喊道;眾位大臣你們可知此物是什麼?

眾大臣派係不同,心中所想之事也不同,今又逢皇上不在,正要回酒桌繼續廝殺一番,卻不想平日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的臭道士,賣弄起寶物來了,紛紛駐足。

趙高回道;我等凡人自是不知此寶物為何,煩請仙人告知一二。

徐福笑道;吾皇真是聖人之人,知我此去頗有風險,特將護身聖物賜予本道護航之用,貧道今賜名與此物,稱“魔能方晶”吧,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說罷消失在船尾。

碼頭之上蒙恬久曆沙場,最是忠誠。見徐福此番做作,心中怒罵;我草擬娘滴,原來你這奸詐小人蟄伏多年,竟為此物而來。今得寶物,又要借刀殺人,吾皇危矣。

蒙恬自是知道船下眾大臣有不忠之士,欲圖謀不軌。當下不便多說,仍隨眾人回到帳中。

經此一鬧,眾人哪還有心思喝酒鬥嘴,紛紛請辭回到自己帳中。

蒙恬一進帳中立即派人備馬,快馬加鞭地追向嬴政。

話說嬴政剛進入沙丘宮安頓好,蒙恬便已快馬趕到,將來龍去脈一說,嚇得嬴政癱坐在龍椅上,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蒙恬見皇上如此,便說道;賢弟暫有一計,還請皇上自己定奪。蒙恬跟隨嬴政十幾年,數立戰功,私下無人之時並不以君臣相稱。

嬴政問道;賢弟有何計,但說無妨。聲音滿是淒涼。

蒙恬說道;皇上速帶心腹離開此處,遠走高飛,餘下之事微臣自會處理,過了這一劫微臣再去接駕皇上入宮。

嬴政在心腹20人的保護下離開沙丘宮,去向也成數千年來的謎團。(作者自是知道嬴政在何處,這裏暫且不說,後麵會提到)

嬴政秘密離開沙丘宮後,蒙恬來到後廚,尋得一人後,命其端上酒菜,徑直進入皇上寢宮。

當日子夜趙高脅李斯趕至沙丘宮,宮內一片狼藉,問下人緣由;都說蒙恬大逆不道,殺了皇上,燒了寢宮;連皇上一並燒了。

趙高心想;平日裏看似忠心耿耿,沒想到也是如此之人。

當下趕到大殿,但見蒙恬此時身披龍袍,披頭散發。一手拿著酒杯一手拿著酒壺,見眾人來到,從龍椅上走下來,見人就喊;我是皇上···我是皇上····

後麵就不講了,趙高一手作權,害死蒙恬及眾多大臣,大秦也沒撐過幾年。

徐福三出東海當然不是真尋長生果。嬴政滅六國後,為君日益膨脹,修長城開天路本是明君所為,並不為過。但卻同時為自己大肆修殿建宮,妄想長生不死,卻又廣建地下王國。

徐福自是痛心疾首,奈何一介凡人無力改天,隻得另尋僻徑。終用九年換來今日成果。

第一次出來徐福曆時六年,探遍東海島嶼,去過朝鮮到過韓國,最終選定日本。

第二次出海也是早有預謀,先改道尋得島嶼放下童男女,自己回去告訴嬴政“鮫人”所在位置。

借用護身聖物本是隨意之舉,未想成功,卻不想造就千年傳奇。

聖物本是一件武器,兩種能量合二為一,既能擊發傷人,也能互補為盾(可能還是最早的量子護盾!!)

藍色為冬,是絕望。綠色是春,為希望。

聖物的存在深深的影響著兩國人民,卻又將兩國緊緊連在一起。

希望則得,絕望則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表象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