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2 / 2)

麝香,竟是有七成!

聽此言罷,玉萱夫人心裏驟然一驚,雙目也不由自主地圓睜,張了張嘴,本想開口,又聽蘇錦不冷不淡地繼續說道:“想必夫人心中應是有了些許明目,要想扳倒皇後,現下不是時機,皇上也許是氣頭上才揚言要廢後,難免日後皇上冷靜下來,後悔起來,怪罪的,卻是夫人你。”

玉萱夫人沉默半晌,顯然是有些接受不了,她更是有些詫異,鄉野出身的太子妃,何故會懂得如此之多?

這其中的彎彎道道,要是讓蘇錦自己一心想出來,那定是不可能的,也多虧了管蓁與她分析了其中利弊,才能在玉萱夫人麵前顯得從容不迫,講得頭頭是道。

蘇錦眼神誠懇地望向玉萱夫人,在等待她的答複。

而邵萱心中還須一些時日將這些東西消化消化,隻無力地抬手擺了擺,露出皓腕上的羊脂玉鐲子,圓潤沁人,卻是比原先戴著的略顯寬了幾分。

蘇錦知她要考慮些時日,便也不再逗留,便起身告了辭。

果不其然,因著邊疆戰事吃緊的厲害,原先揚言要廢後的皇上,現下被頻傳的軍報整得焦頭爛額,哪裏還顧得上處理後宮紛爭,而玉萱夫人也在兩日後拖了人來傳話,知會蘇錦一聲,她同意了蘇錦的想法。

而因著戰事連連催緊,在蘄陽關被破之日,皇帝連下詔書,授太子為征遠大將軍,即刻帶了援兵去支援邊疆已經連連敗退的防軍。

蘇錦知他此番前去,禍福相依,將早先時日縫製的大紅錦囊,塞了個平安鎖進去,別在楊瑞腰間,就盼他平安保重。

出征之日,楊瑞一身紅纓鎧甲戎裝,意氣風發,腰間的錦囊與盔帽上的紅纓頗是相得益彰,蘇錦隨了皇帝在城牆上相送,由皇帝與眾大臣祭天,祈求這次出征能一舉得勝後,又拿著一旁早已備好的斧鉞,握了首端,把柄交給楊瑞,表示將節製軍隊的全權授予他。

待楊瑞恭敬地雙手接過後,皇帝難得露了和顏悅色,執了酒杯,對楊瑞鼓舞士氣地道:“我兒今日出征,必能凱旋而歸!”

天色不是很好,灰蒙蒙的布了些陰沉之色,旌旗亦被吹得獵獵作響,皇帝將杯中的玉液一飲而盡,太子殿下亦向皇帝大聲道:“兒臣定不辱沒我朝雄風!”

隨後又舉了隨身所配的長劍,朝城牆下的三軍將士,滿是激情高漲地道:“三軍將士皆是我朝好男兒,今次之戰,隨我深入漠北,威震柔然,以振我朝雄風,不叫胡騎度燕山!”

瞬間激起了將士心中雄雄的報國之心,齊舉起了手中的兵器,皆是氣勢雄雄之狀,皇帝見之,甚是滿意,彷佛已看到楊瑞班師回朝,收複失地之景。

看著將士如此地激情高漲,楊瑞心中更是決心要將敵軍打得節節敗退,知曉了厲害才行,又細數了敵軍的罪狀:“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禦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

說罷,司儀官鳴炮三聲,是以,大軍才將將出發。

蘇錦望著馬背上雄姿英發的太子殿下越杏眼越遠,心中的悲戚一發不可收拾,竟湧上了反胃惡心之感。

皇帝轉身便看出蘇錦捂著心口,皺著眉頭的不適之狀,頗為關心地問道:“太子妃可是身子不適?”

蘇錦擺了擺手,私以為是心中舍不得楊瑞才造成的不適之感,衝皇帝福了福身,“回父皇,兒臣無礙,休息片刻便好。”

皇帝點了點頭,也不多加細問,看完了熱鬧,也擺了擺手,命人送了太子妃回長信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