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情感中的神經緊張
最嚴重的神經折磨來自於被誇大的、不必要的、不真切的情感。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情感顯微鏡,其放大能力與神經係統的超敏感度成正比。如果一個人隻是有一點點累,小到甚至不易察覺,經情感顯微鏡放大後被擴大了好多倍。如果是非常累了,情感顯微鏡繼續放大,直到人們把自己折磨病為止,這都是自找的。
這種錯誤情感的持續增長並不是神經疲勞導致的。許多人都有一個情感放大鏡,並隨身攜帶,因為不能客觀看待問題而喪失了人生一半的樂趣,並痛苦不已。如果疲憊的人們能夠稍做停頓,運用我們被賦予的能力去認識、理解自己所處的混亂狀態,然後再繼續前行的話,就會很容易認識到由於疲憊,某些感覺被無形地誇大了;就可以稍做休息,放下情感放大鏡,不再讓過激的情感控製自己。人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與生俱來的誇大情感的傾向;予以克服後會感到如獲新生。這一切必須由本人通過分析錯誤、積極予以糾正來完成。直到自己認識到這一點,其它的談話、規勸和訓導才能生效。慘痛的事實證明:當看到朋友正遭受不必要的折磨,如果隻是目光短淺地從他手中奪走情感放大鏡,導致的結果隻能是他的手越握越緊,而情感也越來越被誇大。細致、穩步的訓練有助於更好地將理論應用於實踐;隨著緊握放大鏡的力道的放鬆,放大鏡也會掉落下來。
情感有時不是被誇張的,而是從一開始就是不真實的。它總是以病態的私人情感和所謂的“宗教”的麵目示人。不過這種“宗教”與真正的宗教無關,正如不正常的個人愛戀與真愛無關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壞因素非常有影響力,一旦被感知到,最容易演變為病態和不正常的神經興奮。這種虛假非常逼真,甚至可以以假亂真。
如果告訴那些信仰偽宗教的女人們她們所信仰的是一種假情感,一定會讓她們大吃一驚。盡管真正的與虛假的宗教情感形式相同,還都屬於同一個團體,但兩者之間的對比是相當的明顯。
必須承認,這種虛假情感引起的神經緊張更常見於女性。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令人擔憂。在學校中,所有老師對女生的壓抑虛假、發展真情的教育和幫助都必須是極其小心的,且不能大張旗鼓地進行。任何了解小女孩兒的人都能深深感到病態的過激情感對她們的脆弱神經的傷害。這種情感生動真實地呈現在女孩子的麵前,但卻是假的。千萬不要傷及女孩兒的那種錯誤的真實感,總有一天在她們自己認清這種虛假的本質後,會真心誠意地想要去擺脫它。
如果一所學校由一位極具魅力且喜歡被讚美和熱愛的女人來管理,那麼這所學校就很可能因女生們對老師的喜愛而長期處於一種狂熱狀態。在接觸不到老師的情況下,就會在學生當中互相傳遞這種情感。若是此種情感遍及全校,那麼隻有感覺遲鈍、情感冷淡的人才不會淚如雨下或歇斯底裏。
通常來說,女孩兒會一會兒對這個一會兒對那個產生病態的喜愛,直到有一天她似乎已經喪失了好的、健康的情感。雖說有點奇怪,但這個過程卻使女孩的心變得越來越硬。如果一個男人或女人長期遊戲人生就會得到相同的結局:感覺變遲鈍,心理和生理上都變得脆弱。這與長期服用興奮劑後感官變麻木是一個道理。
多數非正常的情感狀態都是表現在熱戀中的女人身上,但有時也表現在男人身上。他們自己的感覺是非常真實的。也許這麼說有點殘忍:“親愛的,你一點兒也不愛那個男人,是你的情感在作怪。一旦有更出色的人出現,你的情感就會立刻轉移到他身上。”其實不用說這麼多話來勸女人,隻要稍做誘導即可。有一天她會自己清楚地認識到這個錯誤,甚至還會覺得可笑;而在此之前她還覺得這種病態的情感是如此的真實。
有多少愚蠢甚至於瘋狂的行為是緣於虛假的情感和其導致的神經躁動,或是緣於神經躁動和其導致的虛假情感?
首先應改變人的不健康的神經狀態,為她找到健康的出口,引領她進入健康的通道,幫助她更好地自我控製,使她頭腦更清醒,這樣她才可能健康正常地運用她的神經做事。如果可能,騎騎馬,遊遊泳,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做做運動都可以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一個吸足了新鮮空氣、做足了運動的女人可以像除掉老鼠或其它害蟲一樣除掉病態情感的印記。
真正的情感無論是痛苦還是欣喜,都會使人充滿力量;而虛假情感毫無疑問會使人在精神和肉體上萎靡不振,除非人們認識到這是個虛假情感,並自動把它刪除。看到女人們因受到虛假情感引起的神經躁動而倍受折磨、衰弱不堪、精神頹廢,不禁感到一種莫名的悲傷。很少有母親或老師會去關注女孩兒的情感發育是否健康,是否擁有一個正常女人所具備的同情心。
在大學裏流行一句話最能生動貼切地描繪出嚴重的神經興奮和控製力的缺乏,那就是“無酒之醉”。我覺得虛假感情就象是女人喝醉了酒,而神經衰弱就像震顫譫妄。有些人的人生理念是:倘若朋友掉入沼澤中,那他就要跟著跳進去;如果泥沼已經沒過朋友的腰部,那他就應該沒到脖子。隻有這樣才能表示出他的友情。然而,事實很明顯,朋友在沼澤中陷得越深,我就越應該站在安全的地方,這樣才能救他出去;有時即使我不能伸手營救,但卻可以用長杆子把朋友拉出來,使他遠離危險。在精神和道義上也是同理。我們當中有很多人身陷神經泥沼之中,但很少有人覺得用長杆救人是個好主意。如果朋友哭我不哭,朋友抱怨我不隨之抱怨,總是拒絕與朋友共同悲傷,那麼我的朋友及我的朋友的朋友都會責備我是冷血、缺少同情心。其實我不與他一起悲傷是因為或許我真的能幫他擺脫困境,不再悲傷。人們拒絕拉住你遞過來的長杆是因為你沒有把杆子扔到一邊,縱身跳入泥潭與他們患難與共。